齐园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北石家庄050061)
创作、翻译与研究的融合
——雷石榆翻译研究
齐园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北石家庄050061)
雷石榆的翻译理论是建立在创作实践和翻译实践两方面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他把诗歌翻译和创作相融合,把翻译和外国文学理论研究相融合,把翻译和比较文学相融合,为当代学者开创了集创作、翻译、研究于一身的学术模式。
雷石榆;翻译;创作;融合;诗歌;外国文学
雷石榆(1911-1996),原名杜稳,左联作家,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出生于广东台山,最初涉足文坛是以诗人的身份,曾用笔名纱雨、破空、牛车、雷霆、非我、杜拉拉等。1933年留学日本,主编《东流》《诗歌》杂志,出版日文诗集《沙漠之歌》,并与日本著名诗人小熊秀雄联合创作《中日往复明信片诗集》开创了“明信片”诗体。1936年回国,诗歌的创作实践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带动了他的诗歌研究。曾主编《中国诗坛》《西南文艺》等,1946年到台湾,把马克思主义的新写实主义理论第一次系统地介绍到台湾。1949年到香港任教。1952年后受聘天津津沽大学、河北大学教授,从事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其中研究海涅、石川啄木的文章和关于汉诗和日本民族诗歌关系的论文都在学术界产生过重要影响。
雷石榆一生的学术进程是对诗歌创作、诗歌翻译和诗歌研究的一种融合,他是诗人中的翻译者,又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总结诗歌创作理论,最终达到以创带译,以译助论的效果。
雷石榆翻译的作品以抒情诗为主,主题清新,多为原作者早期作品。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德国海涅的《痛苦之谷》《抒情插曲》(第一、二组曲),歌德的《给莉达》《五月之歌》《永远地》《给诚恳的读者》,英国布雷克的《歌》《蓟草与蒺藜》《给春天》,日本森谷茂的《故乡》与谢野晶子的《弟弟你不要死》,石川逸子《这里有一棵树》等。
雷石榆的翻译理论是建立在创作实践和翻译实践两方面基础上的研究成果。
雷石榆非常重视诗歌创作和借鉴之间的关系,并专门撰文加以论述。他认为诗歌可以借鉴本民族的诗歌,也可以在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借鉴外国诗歌。但是在论述如何借鉴外国诗歌时,并没有用艰涩的理论进行总结概括,而是用海涅《还乡集》中的一首《你美丽的打鱼姑娘》的译文作为实例,阐释出虽然这种民歌风格的抒情诗在中文翻译中不易完美,但是艺术形象和意境可以生动深刻。在雷石榆看来,诗歌创作仅限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是不够的,在创作过程中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可以开拓诗人视野,扩展创作思维,而第一手的阅读经验和翻译经历又是接受异族文化熏陶的最佳途径。诗人可以在原文中了解艺术形象,感受诗歌意境,也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两种语言的转换充分接触异族文化,并从中接受更为直接、直观和准确的影响。
在《诗歌审美判断的探索》中,雷石榆把雪莱的短诗《爱的哲学》第一节进行了对照翻译,作为论证诗歌需要“感觉上的直接美感”的依据。
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
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
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ever
With a sweet emotions;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
All things by a law divine
In one another’s being mingle——
Why not I with thine?
译文是:
泉水与河流交融
河流和海水抱拥
天上的和风永久
渗透甜蜜的柔情
世界上没有孤单的东西
神圣的法则安排好
万物各有契机的机宜——
为什么,我得不到你的关注?
从这首诗的译文中可以窥见雷石榆的翻译风格:强调诗歌的韵律,节奏,声、色动人的形象,注重感官上的直接美感。这种翻译风格是在长期创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雷石榆用一个诗人的眼光,带着诗人的感性和诗人的感悟力去译介国外诗歌,并在译文中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的审美感受,最终通过诗歌翻译的过程和效果对比,得出对诗歌创作的有益结论。
雷石榆在翻译实践中对一些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外国文学研究成果中一部分重要的内容,也使他自身从一位创作者、翻译者成为一位外国文学的研究者。其中对于海涅、小熊秀雄、石川啄木的研究是其研究的重要成果。
《绝代歌手与斗士——海涅》是雷石榆79岁高龄完成的研究论文。他从青年时代就崇拜和翻译海涅的作品,在创作这篇论文的时候多方搜集资料,包括参考高桥健二的《海涅》、转译冯至和生田春月所翻译的海涅诗选等。在论文中,他把海涅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创作结合在一起分阶段性论述,总结创作风格的变化,每一部分都翻译出至少一首诗歌作为例证辅助和加强论述效果。例如,在文中论述海涅从积极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的过渡,运用辛辣的讽刺语言在诗歌中影射现实,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进行单纯理论化的总结,而是把作品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以《牧童》为例:
牧童是一个国王,
宝座是绿色的山岗,
沉重的黄金的王冠,
是他头上的太阳。
绵羊卧在他的脚下,
这些谄媚者,标着红十字,
牛犊是他的侍从,
骄傲而威武地漫步。
……
那条狗,他的大臣,
这时必须执政,
它汪汪的吠声,
使四周都起了响应。
雷石榆对于小熊秀雄的研究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是散文式评论。小熊秀雄是雷石榆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挚友,二人在创作上也有愉快的合作,因此雷石榆在1982年创作、1989年发表在《河北师院学报》上关于小熊秀雄童话特色的文章饱含深情。文章从小熊秀雄的不幸童年写到他一生的战斗经历,从中分析出一个在白色恐怖中坚强创作的诗人,一个盛产政治讽刺诗的诗人,是如何在作品中渗透出童话的生趣感,是如何以一种含泪的微笑幻化出美与丑的和谐。深入的交流与了解,创作中的志趣相投,相互的欣赏与促进,翻译精准且传情是雷石榆能把小熊秀雄的创作精髓研究深、研究透的重要原因。
雷石榆对于石川啄木的研究显示了他对诗歌之外的小说领域同样有独到、深刻的见解。在《试论石川啄木的创作思想及其艺术成就》一文中,开篇即提出石川啄木这位天才诗人在中短篇小说方面的创作成就,在文章中分诗歌和小说两个部分对其展开论述,并解释了诗人之所以转向小说创作是对虚假的浪漫主义失望,之后才逐渐向着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探索。雷石榆对石川啄木在诗歌和小说创作中的分裂与关联把握得很准确,他提出:石川啄木对诗歌的抛弃是对消极浪漫主义的抛弃,并非对早期积极浪漫主义抒情的抛弃。他翻译了石川啄木在小说中插入的一些歌词和民谣,指出其中的浪漫色彩与“纯粹自然主义”相差甚远。通过翻译和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得出结论:石川啄木把诗歌中的抒情和对人生的热情态度直接带到了小说创作中。他的小说创作和诗歌并没有完全断裂,起码在情感的表达
上是一脉相承的。这样的结论让后人能够更加全面正确地理解作家创作形式的转变,并总结出作家创作精神上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雷石榆还特别论述了石川啄木未完成的小说作品《我们一伙和他》,详细分析了其中的主人公形象,研究手段仍是雷石榆在占据语言优势之后最为擅长的文本细读。这篇专论是为中文系毕业班讲授学术专题课的讲稿,经过多次修订之后收入中国人民大学编的《外国文学研究》。
雷石榆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所取得和成就和运用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国外作家的有益模式。从国内学界现状来看,能做到翻译与研究并重的学者还是少数,大多数的研究者是在阅读译本或者辅助性阅读原本的情况下所做的研究工作。而雷石榆是在翻译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论述。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翻译不等于简单阅读。第一,翻译一个作家的作品,前提是对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创作、思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本身就是研究工作的重要开端;第二,翻译是沟通两种语言和争取文化认同的过程。无论诗歌还是小说,翻译者对于形象的把握、整体思想的认识、意境的感受与阅读他人的译文相比,其困难性更大,但是认识程度无疑更深,对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互沟通的可能性了解得更全面。这将会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眼界、高度和价值。
雷石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学者,在他的论文中只有一篇1986年发表于《厦门日报》的小短文《从历史的角度看比较文学》,提出过一些理论方面的看法。实际上,在实践研究中他早已开始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具备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例如,当时曾被认为是尖端论文的《但丁和他同时代的抒情诗派》一文。在文中雷石榆追溯了法国普罗旺斯诗人和意大利抒情诗对但丁形成的影响,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一个实例。雷石榆熟谙法国诗歌传统、意大利诗歌流派和但丁的诗歌创作几方面的内容,在论述中利用翻译对照直接向读者展示但丁在语言、形象、对“爱”的认识等方面所受的影响。在当时虽然没有使用比较文学的一些专用术语和理论化的语言,但是找到事实影响的依据,总结共同点与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完全符合比较文学的研究套路。
《关于汉诗与日本民族诗歌的关系》(以下简称《关于》)是雷石榆创作的关于中日文学交流的论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总结出雷石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特点:
1.研究诗歌领域的影响,但是不局限于诗歌语言、风格等创作问题。《关于》一文在第一部分论述中国的《诗经》和汉唐诗歌对于日本和歌的影响之后又论述了中国的儒佛老庄思想对日本诗歌领域的影响,并总结了中日诗歌中佛、儒思想表现的同异。雷石榆举出李白、王维和白居易三位诗人作为佐证,并十分有见地地提出了白居易诗歌对《源氏物语》的影响,虽然雷石榆在文中自谦地说“笔者没有做过调查研究,无权论断”,但实际上已经以一个翻译家的敏感提出了白居易诗歌对平安时期日本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一结论。而其中影响的主要方面,雷石榆认为是白居易奉行的儒家之道和掺杂了老庄思想和士大夫的享乐主义。
2.研究影响兼顾接受。《关于》一文中论述了日本诗歌在接受了中国文学影响之后的演变、发展、革新等一系列比较文学论题。从意境的变化上以松尾芭蕉的俳句为例,从音节革新上以正冈子规和石川啄木的俳句为例,以充足的论据来夯实自己的观点。松尾芭蕉的俳句是比较文学十分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雷石榆在当时就已经总结了其俳句特点是“取材广泛多样、反映多变化的自然色调鲜明,用于洗练而含蓄,既有李白的诗思,又摄取了《庄子》的修辞,融化禅味,意境深远”。但是雷石榆同时也指出,正因为有如此深厚的诗思禅意,翻译芭蕉的俳句很难达到切意而又符合格调,并以典型之作《古池》为例,如果直译为“青蛙跳入古潭,咚的一声响”就很难表达其格调和意境。
3.研究双向影响。《关于》一文中雷石榆一方面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没有忽略日本明治维新后对于中国作家的影响。文中翻译了从清末黄遵宪到现代周恩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与日本有直接关系的著名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作为例证。比如对于郭沫若的两首五绝进行分析,“仿佛但丁来,血池水在开;奇名惊地狱,胜景擅蓬莱”;“一浴宵增暖,三巡春满怀;白云千载意,黄鹤低徘徊”。雷石榆分析是郭沫若看到战后日本的满目疮痍,仿佛但丁地狱一般,但是温泉浴体之后的体暖神怡又联想到黄鹤楼仙人的传说,展望世界和平的前景。看似平淡无奇的论述分析,并无高深复杂的
理论术语,但其实是在雷石榆极其了解研究对象与日本文学的渊源关系,并对中日文学典故甚为熟悉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的结论。
4.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关于》一文除了中日不同阶段诗歌创作的相互影响之外还论述了中日诗歌在儒佛思想方面表现的异同,与另一篇论文《日中现代文学在美学观上的异同》同属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范畴。说明雷石榆在研究实践中基本掌握了比较文学的两大研究方法。比如,在《日中现代文学在美学观上的异同》一文中,雷石榆比较五四文学和同一历史阶段日本文学在美学上的异同,指出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当时的斗争性、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不同,出现了心理变异的“新感觉派”和迎合彷徨知识分子及小市民趣味的大众小说派,在抒情诗方面大多在表现抑郁的心灵美。中日文学的同一历史阶段,这是可比性;美学观点是比较的切入点;美学差异是结论;社会背景是原因。这种由作品出发进行平行比较,得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概括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是典型的平行研究。
雷石榆的诗人、译者和研究者的多重身份给他的学术生涯带来了更宽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阅读经验、更多元的文化滋养,也为当代学者展示出了一种新的——集创作、翻译、研究于一身的学术模式。
[1]雷石榆.日本文学简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2]雷石榆.但丁和他同时代的抒情诗派[J].外国文学研究,1979,(4).
[3]雷石榆.诗歌审美判断的探索[J].河北学刊,1982,(2).
[4]雷石榆.略评川端康成及其创作道路[J].外国文学研究,1983,(3).
[5]张丽敏.雷石榆人生之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6]张丽敏.雷石榆诗文选[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Integration of Creation,Translation and Research——Study on Lei Shiyu's Translation
Qi Yuan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Lei Shiyu's translation theory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s of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His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with poetry creation,translation with literary theory,and translation wit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itiates the academic mode of creation-translation-research.
Lei Shiyu,translation,creation,integration,poetry,foreign literature
H059
A
1673-1573(2016)02-0030-04
2015-11-15
齐园(197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