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 276000)
我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浅谈
李梦婷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 276000)
摘要:钢琴作为国外重要演奏乐器之一,具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末钢琴在中国开始形成了一定规模。由于中国乐曲内在变化与韵味与西方演奏方式具有极大区别,使得中国钢琴作品蕴含独特的中国风格,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只有同时具备韵、意、神,才能完美演绎钢琴作品。本文主要阐释我国钢琴作品的风格内涵及特点,结合具体钢琴作品演奏具例分析我国钢琴作品风格特征,探讨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差异。
关键词:钢琴作品;演奏风格;浅谈
钢琴演奏作为属于艺术表演形式,其演奏风格是钢琴作品演奏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钢琴作品的重要依据。钢琴作品作为我国音乐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西方钢琴表演方式的影响,我国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五声性调式和旋律线条,逐渐将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形式,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钢琴表演艺术的发展。
钢琴作为西方经典演奏乐器之一,具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艺术流派及钢琴演奏家演奏方式不断丰富着钢琴演奏艺术内涵,钢琴作品演奏风格变得多样化。钢琴作品风格代表一种演奏音乐形式,具有一定的概念及形态,是音乐形式的重要要素,钢琴演奏家通过钢琴作品,将自身的思想内涵、主观情感与审美趣味体现出来。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钢琴演奏不断汲取西方钢琴演奏方式及技巧,创造性的开创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演奏形式,极大的扩充了钢琴艺术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风格各异、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内涵的钢琴作品。我国钢琴作品演奏主要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融入其中,不仅在演奏技巧方面具有独特的指法,还在演奏风格方面具有极大的创新,对钢琴作品音色、装饰音及踏板等进行创新,加强利用本民族乐器及民间乐曲的音色特点,实现了虚实结合、明暗相宜、刚柔并济的中国钢琴演奏风格。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钢琴作品风格日臻成熟,我国钢琴演奏家不断融合西方钢琴演奏艺术特点,将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与钢琴作品审美意识相结合,发扬传统文化的优势,提升我国钢琴作品审美意识。我国钢琴作品演奏的好坏在于对本民族器乐表演中体现民族风格及民族意识的把握程度,我国众多优秀钢琴演奏家在演奏过程中,注重利用民族文化中的美学与西方演奏技巧融合,不断研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把握作品体现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意识,构建自身作品的独特风格。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作品的韵、意、神,充分结合钢琴的多声特点,拓宽我国民族乐器的音域,实现中西音乐文化的完美融合。我国钢琴作品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色的表现
音色是形成音乐神韵的重要载体,音乐的神韵是乐音深层次的表现,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极具细腻性。我国传统音乐注重作品中音色的表达,“乐器求个性,音色求独特”可以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音色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钢琴作品演奏风格充分结合我国民族乐器多种音色的特点,通过融入合适的音型,调整力度与音量,利用钢琴的多声优势在对多种乐器的音色进行模拟,弥补传统乐器音区较窄的遗憾,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例如,在利用钢琴模仿传统民族乐器“筝”时,需要注意触键手指需要向内弹奏,弹奏力度集中于指尖上,增强弹奏的灵活性。
(二)气与韵的运用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审美意识注重韵的运用,韵是乐曲作品的核心所在,在我国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将声、形、神、意、趣充分结合起来,体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美感,增强钢琴乐曲演奏整体上的协调性,以气的贯通与流转体现乐曲气韵的生动性,使得音乐具备意境与线条感,从而使听众获得听觉享受。例如,在以我国古曲进行创作的钢琴曲《平湖秋月》《太极》等作品中,重视气、韵的协调性,从作品细微处进行精心调整,以宏观视角评价钢琴作品,形成完整的钢琴曲风格。
(三)节奏的变化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对音乐节奏的把握,通过线条的美感体现乐曲节奏的变化,如亭台楼榭、传统绘画中皆重视线条的表现。我国传统音乐注重以抑扬顿挫的节奏及丰富多样的音色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审美意识。我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多具有较大的自由性与弹性,在旋律富有线条美,在音色与音势上变化多样,充分体现出我国民族审美特点,例如钢琴曲《百鸟朝凤》以丰富多变的旋律,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将节奏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
(四)意境的表现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注重意境的表现,意境同时也是民族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表现。我国传统文化讲究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描写高山流水、知音难寻的情感。在“深山藏古寺”一画中,作者并未将古寺画出来,而是通过描绘小和尚溪边戏水的场景,体现出“藏”字的意义,使旁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认为,中华民族的审美不在于物质的美感,而是在于物质本身具有的空间美及想象张力,自然事物存在与时空中,但是却并未受到时空范围的限制,自然美与空间美充分结合起来。意境即“空白”,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对旁人的思维进行引导,加强钢琴音乐横向上的广度与纵向上的深度,实现“无声胜有声”的独特艺术表现效果。我国优秀钢琴家鲍蕙荞也认为,中国国画艺术不仅注重空白的艺术,同样中国传统音乐也重视将空间感融入作品演奏中,引导听者发挥想象力。例如钢琴作品《夕阳箫鼓》中,钢琴演奏家在自身情感的基础上,充分拓宽音乐的深度及广度,扩大钢琴作品的表现力与张力。
徐振民作为我国钢琴家主要代表之一,将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与钢琴曲充分融合起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乐曲风格,他的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变奏曲》《江苏民歌小曲五首》、音诗《枫桥夜泊》《金陵怀古》等。徐振民的钢琴作品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音色多样,擅长利用各种和声及和声序进、转调等表现手法,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特点,将西方演奏技巧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充分融合,具有极强的渲染力。下面主要介绍徐振民的钢琴曲《登幽州台歌》,作者突破古诗韵律及节奏对乐曲形式的限制,创造出恢弘的场面。他使用十二音体系,结合本民族的五声调式,实现中西音乐文化的结合。图1、2分为《登幽州台歌》曲式结构的呈现部及展开部。
整个钢琴曲包括三部分,呈现部、展开部及再现部,从呈现部能看出整个乐曲开头并不平静,具有丰富的旋律及节奏变化,频繁进行音位转换,涉及到的音域大。整首钢琴曲具有鲜明的色彩,音响效果超赞,看似音调无定性,却有效实现了趋势呈现部与再现部的协调统一。钢琴曲具有强烈的中国古诗风格,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意识,调式和谐通畅,符合唐诗恢弘的气势。同时,钢琴曲中充分利用现代主义音乐创作表现法,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意境,演奏风格独具一格,使人印象深刻。
随着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西方钢琴演奏艺术文化不断融合,我国钢琴曲需要重视在演奏中体现出神、意、韵的特点,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我国传统声乐的发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形式,体现出本民族的意境美、空间美。
参考文献:
[1]彭程.七杯茶让您成为优秀的琴童家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2]游艺.浅析由汉族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风格[J].音乐时空,2014 (16).
[3]库兹涅佐夫.斯克里亚宾的和声语言及其演进[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2).
[4]彭程.莫斯科和声学派及其传承关系[J].中国音乐学,2014(2).
[5]彭程.略述伊·斯波索宾在音乐理论教育领域的贡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4).
[6]丘列吉扬.维也纳古典作曲家的混合主-复调结构——以弦乐四重奏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