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亮 (广州艺术博物院 510095)
传统的守护者
——冯缃碧山水画风格初探
黄 亮 (广州艺术博物院 510095)
冯缃碧是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主要成员,而广东国画研究会专注于对古代传统绘画的研究、继承和发扬。冯缃碧的山水画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写生和自身的感受,创作出古意浓厚,清澹雅致,气势雄伟的山水画,成为了岭南地区重要的山水画家。本文试图通过了解其与国画研究会的关系,分析其绘画的渊源,从而探讨其绘画风格。
冯缃碧;山水画;国画研究会;写生
冯缃碧(1896—1974),原名丙太,又名永康,字缃碧,广东鹤山人。少时师从程竹韵学习国画、从罗佩琼习经史文章,十八岁即以绘画出名。1932年至1938年间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师,及陪正、执信、圣心、台山等中学图画和国文教师。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冯缃碧曾避难于澳门。解放后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他同时还是本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广州画坛的“广东国画研究会”(以下简称“国画研究会”),的重要组织者和骨干成员。1923年7月,潘致中、姚粟若、黄般若、卢观海、赵浩公、卢振寰、黄少梅、罗艮斋8人在广州组成“癸亥合作画社”它即是国画研究会的前身。
二十年代初,广东国画界出现了折衷派,以高剑父为代表的画家提出“新国画”革命,理由是传统的中国画墨守成规,山水画凭空想象,浓淡远近,没有科学根据,看起来没有真实感等等。这就遭到一些秉承传统的画家反对。1925年以赵浩公为代表的国画派,为了维护国画的传统艺术形式,倡导创建“国画研究会”,从而更好的组织画家研究传统绘画之精神。组建之初该会的执行委员有:赵浩公、卢振寰、卢子枢、冯缃碧、温其球等十一人,他们在《国画研究会的立案呈文》中有这样的话:“循至今日,画风渐趋靡弱,欲返其道者,有流于狂怪怒张。追昔扶今,弥堪怪叹!夫以数千年历史之关系,不知经几许磨研,几许修养,始克臻此,乃昧于识者,去古日远,弥于目者,与古背驰,甚且见异思迁,数典忘祖。”这说明国画研究会的成立意在反对当时的“欲返其道者”和“数典忘祖”者,同时意将国画研究会自身塑造成为广东画坛的“正宗源流”。1925年4月,国画研究会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批文同意立案,国画研究会正式成立。当时凡是维护传统国画的画家都纷纷加入该会,在短短一年间会员已经发展到二百余人。
国画研究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极大,会员很快就发展到四百余人,会内事务也一片繁荣,冯缃碧是国画研究会的执行委员之一,在国画研究会中承担了许多任务,除日常的书画创作外,同时承担着一些组织工作,比如国画研究会例行的星期天雅集活动,以及每年的重大节日举办会员作品展销会和赈灾义卖等。还要接待来自京、沪各地的画家,其中就有黄宾虹、陈述叔等名家,1928年9月9日,黄宾虹到穗后,国画研究会在六榕寺举行盛大欢迎会,铁禅、温幼菊、赵浩公、潘致中、黄君碧等出席。活动先由冯缃碧恭读总理遗嘱,邓芬任主席致欢迎词,并请黄宾虹演述世界美术之流变。除此之外,还有文章撰写工作,其中1925年10月由国画研究会出版的《国画特刊》就登有冯缃碧的《画家宜具之气质》一文。从1923年7月“癸亥合作画社”组建,到1937年国画研究会解体,前后经历近十五年时间,冯缃碧作为其重要的成员,一直参与其中,也成为抗战前他重要的人生轨迹。广州沦陷后,大部分画家逃离广州,国画研究会的事务彻底中断。虽然在抗战结束后,赵浩公、李研山、黄般若等有意重组国画研究会,但由于赵浩公的逝世及诸多原因,国画研究会终究成为了历史。
所谓绘画渊源,指绘画的学习对象和继承对象,通常情况下,一个时代的绘画有共同之处,便也会有共同的源流,作为个体亦能看到其学习的轨迹和表现的共性,特别是中国绘画讲究程式的学习和流派的继承,更容易捕捉到画风的出处和相似性。这便是研究个案画风所绕不开的问题,一般而言,学习离不开师人和师造化这两种,师人有师古人和今人(即同时代的人),师造化则是指向自然万物学习。通过对冯缃碧人生轨迹的了解和作品面貌的对比后,我们试着对其绘画的师承关系进行探讨。
冯缃碧最直接的学画途径是拜师,根据资料记载,冯缃碧少时师从程竹韵学习国画。程竹韵(1874-1934),名景宣,字竹韵,号龙湖叟,别署篆香室主,广东南海(今佛山)人。《广东近现代人物词典》记载其“画法王石谷、蒋廷锡,擅山水、花鸟、虫鱼,雅淡清逸。亦工书法、篆刻。”1910年,程竹韵与黄鼎平等在广州河南创设“尚美图画研究所”,开始招收学生,后迁居至西关,改“尚美画社”继续授徒,大概此时冯缃碧始从其学画。程竹韵是一位山水、花鸟、人物皆擅的画家,广州艺术博物院就藏有其《山水》《莲鹭图》和《仕女》等作品。从现有作品来看,程竹韵的山水画宗南派,接近“四王”之风,花鸟画则有陈淳、恽寿平、海派及二居的影子,人物画工整细致,设色雅致,有唐寅之风范。老师对冯缃碧的影响很深,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山水画取法南派,二是热衷于对传统绘画的研究,致使其后来成为国画研究会骨干的原因之一。冯缃碧参与国画研究会的活动达15年之久,这也成为除老师之外对其影响最深的经历,在国画研究会中,冯缃碧与其他会员之间频繁进行艺术交流,相互切磋技艺,在每周日的雅集上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合作画,如1928年与赵浩公、黃少梅为萧正轩合作《罗汉图》扇面,1931年与赵浩合作的《雪景山水》,1932年与罗卓等合作的《罗汉》以及和卢振寰、郑伯都合作的山水画等,成为其与同代人学习交流的见证。
冯缃碧非常重视师古,对古画的学习主要有二个途径,一个是国画研究会的参考画展。国画研究会主要致力于对古代绘画的研究、继承和发扬,所以在每次展览中都会设置参考画展,即同时展出古代绘画作品。其中1924年7月“癸亥合作画社”第一回展览会,展出古画就有287件,1929年至1937年间国画研究会举行古画展览多达218次之多,这些展览中不乏古代精品。二是画刊、画报和书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行的绘画刊物有上海的《良友》和《艺观》,北平的《湖社月刊》和《艺林月刊》,以及广东国画研究会发行的《国画特刊》和《画风》,这些刊物都登载大量的历代书画名作,以精致的印刷工艺称著,面向海内外销售。此外,国画研究会还于1928年设立图书馆,到1930年该馆藏书就达8653册,其中不少为善本书。除此之外,广东地区藏家众多,收藏宏富,各种交游鉴赏活动频繁,也成为他学习古画的途径之一。
自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后,便成为众多画学者信奉的不朽名言。师造化也就成为了画家重要的学习环节,特别是到了近代,画家走出去探访自然,深入生活变得更加广泛,冯缃碧对写生亦非常重视,早在国画研究期间,就常与画友同游广东名山。在抗战结束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艺术要反映生活,服务人民”的影响,冯缃碧和众多画家一起,背上画板走向自然,留下了不少对景写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一方面见证了冯缃碧对自然造化的学习过程,一方面也成为其艺术风格转型的契机。
从现有冯缃碧的作品来看,题材基本都为山水。他的学生周锡 在《岭南画派》一书的《后记》中写道:“我更要感谢我的国画老师冯缃碧先生,他虽然是山水而非花鸟画家,更不属岭南画派,但却能打破门户之见,教我先从写生花卉入手……”由此可见,冯缃碧是专门从事山水画创作的,除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外,基本不作人物画,偶见花鸟画,如《岁寒二友图》及1948年冯缃碧与黄独峰等合作的《秋花图》。为了进一步对冯缃碧的山水画风格进行分析,试将其画作归纳为仿古作品、写生作品、创作作品三类分别进行探讨。
(一)仿古作品。在冯缃碧现有的作品中,单纯的仿古作品并不是很多,受到老师的影响,偏重以南派山水画家的学习,常见的仿古对象也集中在南派画家身上,如巨然、元四家、董其昌、明四僧、清四王、恽寿平等。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其《仿巨然寒林萧寺图》《仿巨然山水图》《仿山樵山水图》《仿清湘山水图》《仿石溪山水图》等作品。他对石涛的绘画尤为偏爱,《当代中国画人名录》中对其有这样的介绍:“画法清湘老人,而参以工意,苍茫豪放,胸怀高旷”。如《仿清湘山水图》,此幅作品前景画奇山怪石,中景水岸寥阔,远景湖山渐远,完全忠于石涛笔法、墨法,形神兼具,能见其摹古用功之深。而运用古法来作的山水却占据其绘画的很大比重,从时间上来看,集中在其参加国画研究会到解放前的这段时间里,如1940年所作《鼎湖山图》,拟吴镇笔法,设色清澹,李务滋在画中题跋“此作极似梅道人用笔,但梅道人不赋色,而缃碧赋色,则自有缃碧在。”虽写广东鼎湖山风光,但仍旧与吴镇山水之气韵接近。这些作品体现了冯缃碧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和多样的绘画表现技法,是其深入学习传统的结果。
(二)写生作品。冯缃碧重视传统笔墨,也同样重视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冯缃碧现存的写生作品非常多,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直至去世前,作品有大有小,脚步也遍及广东、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其中广东省内名山最多,计有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鼎湖山、清远太和洞、峡山寺、从化温泉、白水门、东湖、小鸟天堂、粤北金鸡岭等。解放后由于冯缃碧受聘广州市文史馆馆员,同时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加入由官方主办的写生活动就非常频繁,如1959年4月25日,以副省长、广州市市长朱光任主任,由黄新波筹建的广州画院筹委会成立,组织画家黄新波、卢子枢、冯缃碧、卢传远等分赴粤北连南、珠江农场、西樵水库、以及黄山、富春江、庐山、衡山等地写生,创作了一批作品,并举办了山水写生画展。冯缃碧的山水写生作品,有别于其仿古一类作品,冯缃碧的写生画有两个特点,一是笔墨摆脱了程式化,能从对象中探寻笔墨异趣,在描写不同景物时使用不同的笔墨语言,甚至在一幅作品中也能看到几种语言的混合。如《清远峡山寺》,作品用笔粗放,皴擦点染较为随意,构图自然,整个画面轻松、大气。二是每幅作品都能很好的表现当地山行地貌等特点,如《丹霞远眺》能让观者一看便知是写丹霞地貌山水,画中不再会出现那种概念式的山水范式,这一点对冯缃碧之后的创作影响很大,直接促成了其晚年的山水画的整体面貌。
(三)创作作品。冯缃碧晚年喜作大幅山水,皆笔墨老辣,气势雄壮,意韵深厚。其创作往往尺幅都很大,全景式构图,内容丰富,讲究气势和韵律,特别喜欢表现奇突俊秀和沉实雄伟的山水,同时善于经营和设色。其山水画风格如何,我们可以先看一下1990年10月1日在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馆前身)为冯缃碧举办的遗作展的《前言》,其中写道:“所作大幅山水,笔致清发,墨色浑厚,近看笔势墨新纷披,远观峰峦树木毕现,气势雄壮,能于传统笔墨中,别出机杼。”我认为这段话概括的比较准确,因为冯缃碧有着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所以在创新时显得游刃有余。如《峡山秋霁图》写一江两岸,崇山峻岭,云雾绕峰,舟楫出峡,用笔中锋,墨色浓淡相宜,设色以赭石为主,体现秋意正浓,整幅作品清新但不失厚重,古韵又不失生活。
对于冯缃碧的画风探讨,我们很难用一种画风来进行限定,原因是冯缃碧是一位博取众长的画家,在传统中不限一家,涉猎极广,在写生中能师学造化,因物敷形,在创作时融会贯通,别出新意。这使得其笔墨变换丰富,构图灵活多变,造物能工能写,意境或萧疏或繁密,所以其画风多变,但如果用“古意浓厚,清澹雅致,气势雄伟”来形容其作品,是比较契合的。此外,冯缃碧能诗,五律有晚唐风,古体似陶谢,书法亦有一定造诣,这些都成为其画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州文史资料 第28辑[C].广州人民出版社, 1983.03.
[2]许衍董编纂.广东文征续编 第2册[C].广东文征编印委员会,1987.03.
[3]王玉珏主编.二十世纪广东美术家系列作品集 广东国画研究会[C].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01.
[4]朱万章,郭燕冰主编.广东“国画研究会”研究[M].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06.
[5]魏祥奇.“广东国画研究会”画人画风的传统学源[J].中国美术馆,2014(4).
黄亮,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广州艺术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