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
[摘 要]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伴随着事业、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变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门诊医疗,社区门诊作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的职能,门诊工作内容也由原来单一的手术、输液增加了体检、保健、健康咨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社区门诊护士除了完成社区内的医疗护理外,还要完成一些繁重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服务工作,这也为社区门诊护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社区门诊护士除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外,更需强化职业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关键词]社区门诊护士;工作特点;职业要求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202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等。护士的职业素质是护士应具备的职业修养,是护士通过培养、教育、自我修养、自我锻炼而获得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
1 要强化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意识
由于社区护理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多的是护理人员单独的护理活动,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社区护理工作中,除具备一般医务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外,对社区人群应像对待朋友亲人一样,对于一些特殊家庭和特殊个体如精神病、智力低下、侏儒症患者等,应视作正常人看待,应给予充分的同情和关爱,为其创造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用同情和体恤的心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 要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
只要有护患交往,就存在着心理护理。护理过程每一个环节中,护理人员一切言谈举止对患者心理状态都有影响[1],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因素对心理护理的成效影响最大,护士的个人性格是其自身素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调节能力不良,情绪容易波动,甚至心理失衡。这种心理状态下实施心理护理则将很难将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有益的暗示传达给社区病患人群,甚至不知不觉中给病患以焦躁和敌意的暗示。稳定的情绪,有助于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做出理性的行为,给予身边的人以安全和信任感,能有效解除病患的忧虑感,激发病患对健康、对未来充满希望,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故社区门诊护士要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虚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3 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是高质量完成社区医疗服务的前提。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社区门诊护士大多以毕业后未到医院进行专科培训,对老年人、幼儿人群的穿刺不能做到“一针见血”,从而增加了社区病患的焦躁和不安,并且由于自身临床经验的不足,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合理、准确应对,故而影响了护理效果。
4 要提升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这一点对我国现有护理教育模式下培养的社区护士来说是普遍欠缺的,主要因为社区门诊的护士大多是中专毕业,体现在专科疾病知识的护理不到位,抓不住要点和执行医嘱机械,对临床药物知识尤其是新药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了解不深,不能很好地观察临床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在发生输液反应时解释安慰工作做得不够,护理文书记录不全。加之社区门诊护士服务的对象不仅有患者,还有健康人,服务内容不仅是疾病的护理,还有社区保健等工作,这就要求护士是“全科医生”[2],护士除了精通护理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相关医学知识,达到既能从事临床护理,又能开展健康教育。
5 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服务一直注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服务十分薄弱。针对社区门诊而言,护士人员的素质不仅学历偏低、临床经验缺乏,其知识结构体系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所学所知多以临床医学、护理学知识为主,而对社会、人文知识了解甚少。面对社区门诊护理范畴的不断扩大和充实,要求社区门诊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临床医学、护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与方法、技巧,而且还要有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老年学、营养与膳食等知识,要强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要掌握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同时还应具有人际交流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真正做到想病患之所想,急病患之所急,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6 要着力塑造白衣天使般的个人仪表形象
人们常常称护士是白衣天使,是心灵美和仪表美的象征,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的原因,有些护士的形象不够理想,为此,护士应加强“自爱、自尊、自重、自强”修养,塑造白衣天使的内在美的品格。[4] 由于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端庄大方的待人接物、得体的行为表现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从而获得社区人群尊重。
7 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言语是交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稳定患者心境,排除心理困扰。由于个人所处环境不同,行为语言习惯也不尽相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源性医疗纠纷的增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务及相关工作时,要特别管好自己的“嘴”。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注意语言的严肃性、高尚性,不可随意贬低他人;注意语言的保密性,病情不向无关人员透露;要用热情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得体地介绍自己,有礼貌地称呼他人,针对不同病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群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社区居民和病患在享受服务时得到身心的最大放松和愉悦。
8 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涉及部门多,既有卫生主管部门、疾控中心,又有街道办、居委会等,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可以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也可以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
健康生活呼唤新型护士,社区护理是一门关系着人类健康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综合性新型学科。社区门诊护士的护理工作虽然是具体的,但涉及的知识面是广泛的,社区门诊护士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能力,运用新知识能力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要掌握比在地方医院中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并有宽阔的视野、远大的健康目标,自觉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勤于学习,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区门诊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日英. 浅谈影响心理护理效果的因素[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221.
[2张秋玲,李燕晖. 社区护士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7):4126-4127.
[3]李祥华.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08,5(3):70-74.
[4]蔡建章. 医学伦理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