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与《播种者》

2016-03-07 19:21李国栋
读者·校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米勒画作巴黎

李国栋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875)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众多作品都是以表现法国农民生活而为大众所知,或许你也曾看过他的作品。

1814年,米勒出生在法国一个名叫格鲁什的乡村。他的父亲是一个自耕农,家中共抚养了8个孩子,米勒是长子。小米勒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赋,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23岁时,勤奋好学的他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前往巴黎求学,在学院派艺术家德拉罗什的画室中学艺。在巴黎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年轻的米勒深深地被罗浮宫中的名画所吸引,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和学习这些作品。米开朗琪罗、普桑,还有17世纪荷兰画家和18世纪法国画家的作品,都是他研究的对象,他从大师的成就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在巴黎求学的日子十分艰苦。19世纪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替,战争频发,城市化与工业革命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米勒亲历了城市生活的贫困、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战争的残酷。他曾一度贫困到必须靠政府的微薄救济品度日的程度。为了生存,他用素描作品去换鞋穿,用油画作品去换床睡觉,还曾画广告招牌挣钱,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米勒还画过一些庸俗、低级的画。这位来自乡下的年轻人把巴黎比作杂乱荒芜的大沙漠,而只有罗浮宫才是他艺术的“绿洲”。

当时,学院派画家中还流行着一些不好的风气。有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的人物。他们看不起出身低微的米勒,更不欣赏他的乡村题材画作,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1849年,恐怖的黑热病在巴黎流行开来,在这年7月的一个早晨,米勒迈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举家迁往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定居。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再次闻到大地泥土的芳香,听到了林间群鸟的歌唱。他的绘画开始重归他熟悉并喜爱的乡村题材,曾经迷失的画家终于找到了自我。在巴比松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源自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他还在这里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这些人不满学院派画家传统而守旧的创作方式,厌倦都市生活,信奉回归自然的理念,陆续来到巴比松定居、作画,于是西方艺术史上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便这样形成了。

米勒早年虽然曾画过农村题材,但直到油画《播种者》问世,他的艺术才开始真正成熟起来。画中塑造了一位身着红衣蓝裤、身躯高大的农民形象。他挥动着手臂,扭动身躯,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的身形显得沉稳有力却又充满了韵律,深褐色的帽子、黝黑又模糊不清的面容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打破了画面中的平静,在阳光的照射下,播种者看上去更像是一座用田中泥土塑造的雕塑。

《播种者》在巴黎的沙龙展览里引起了轰动,更加出乎意料的是,这幅画引起了上流社会“高等市民”的不安和恐慌。通过1848年的“二月革命”,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但革命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于是,1848年6月22日,愤怒的工人们上街游行示威,“六月起义”爆发。然而经过4天激烈的巷战之后,起义军最终被政府的军队镇压。

人们在播种者的身影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上的人民的形象。高大的农民形象和播种者的双重含义,使一些激进分子称米勒为“播散革命火种的革命者”。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表达出耐人寻味的内容,但也许他自己从未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意识,他只是描绘真实的生活。从这幅画中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和土地的共生关系。

19世纪60年代,米勒的作品在法国画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逐渐理解了米勒的绘画语言,认识到米勒绘画艺术的真正价值。罗曼·罗兰在其所著的《米勒传》中写道:“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对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而伟大的感觉与表现。”

有趣的是,荷兰画家凡·高非常崇拜米勒,他早年在学习绘画时,临摹了米勒的很多素描作品。他最为赞赏的就是《播种者》,还根据米勒的原作,创作了多幅具有自己风格的画作,《夕阳下的播种者》便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幅画作。凡·高不断以米勒的《播种者》为原型去创作,表达他对劳动者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我想,这便是两位大师的共鸣吧!

猜你喜欢
米勒画作巴黎
七月恒星
巴黎之爱
温暖的邂逅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巴黎的每一个Moment都值得盛装
行走的时髦画作
征战巴黎之路
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