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祥云
半夜醒来,翻开手机,发现有妈妈的未接电话,想着太晚了就没回。凌晨4点又被电话铃声吵醒,拿过来看竟然是妈妈。接通后,妈妈紧张的声音立马传过来:“你没事吧?10点的时候给你打电话没人接,我一宿睡不着,怕你有事。”那一刻,心似乎被什么紧紧拽住了。
我整个青春期都在怀疑一件事情:父母到底爱不爱我?现在终于明白,他们当然爱,只是有时候生活的艰辛会消耗掉他们大部分的精力,以致太累,无法护我周全。
我的性格偏执乖张,坚持死守不懂退让,对人非常冷淡,就算是相识四五年的朋友把我视为灵魂知己,我也会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不过是遇到了相伴走一程罢了。初中时,一次和爸爸说学校里的事情,聊到好朋友。爸爸说:“你那个性格,谁能和你做好朋友?”我突然就|、主绪大爆发,心就像是一面镜子,破碎的声音绵延不绝。
那天,我坚持不吃饭就骑着自行车上学去了。
去学校的路全是很陡的下坡,平时双手都会紧紧握住刹车,可那次我就是不握刹车,在爸爸“慢点”的喊声里呼啸而去,心里想着越快越好,管它有没有危险,只要能让父亲担心。绕过一个转角,离开了父亲的视线,我立刻握住刹车,减速慢行,脸上不知不觉流出的泪水早已被风吹干,心里却依然犹如烈火焚烧。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失眠。爸爸轻描淡写: “小孩子哪有失眠的,还是不困。”我写过很多次失眠的挣扎与痛苦,也都写到了这句话,不过是把它安在别人身上,假装是别人说的,好像这样对我的伤害会减轻很多。就算后来爸爸理解了我失眠的痛苦,也安慰过几句话,可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句。
高中距家更远,不可能再骑自行车,一个月回一趟家成了令我最头痛的事情。每次都是先坐车到镇上再步行,但29公里的山路,曲曲折折就似我委委屈屈的心情。那时候真的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所在,小小年纪,竟有阿赫玛德·夏姆鲁写下“失去了最后一块玻璃船板的海员,心中已不再相信春天”的绝望。
有时候我会在路边便利店打电话给爸爸,可从来没有接通过,即使我知道就算是电话接通,在另一个城市打工的他也不可能来接我,只能期盼妈妈找舅舅或者是邻居来接我。每次有车灯打过来我都会抬头,可那些灯光从来不是为我而来。我所愤恨的,更多的是黑夜里的害怕。所以现在每次遭遇失败或者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收获,都会很想哭,因为觉得对不起自己独自走过的那些夜路。
终于到家了,又想藏起来,想看看妈妈会不会为我迟迟不回家担心。上次回家,听见妈妈教育妹妹:“妈妈会老的,你不能老想着靠妈妈,很多事情是你自己的,就要自己想办法。”十三四岁的妹妹懂不懂我不知道,但我很感谢妈妈终于明白自己给不了所有保护就和孩子说明白,不要让一个小孩子一直在心里揣测是不是父母不爱我。
龙应台说,“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我把这些青春里没人教过的疼痛全赖在父母身上,有时候是有一种既然“你们生了我就该好好对我”的执念在里面。
直到那次和爸爸一起回家。
彼时,修的路刚刚铺平泥,还没来得及上石子和柏油,一场大雨使路面泥泞不堪。爸爸用摩托车带着我,一路上全是坑坑洼洼的泥窝,鞋子上也全是溅的泥。天渐渐黑下来,车灯又不够亮,爸爸一个不小心骑进泥坑里。轮子陷进去,车子一歪,我和爸爸双双把脚踩进了泥泞里,太狼狈了。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自己一个人回家的那些夜晚,我总在乞求,有个人做伴也是好的。可在这个黑夜里,当爸爸在我身旁发动摩托车的时候,我无比虔诚地祈求——这样的事情让我一个人遇到就好了,我不想爸爸和我一起遭受无助的夜晚。有时候,愧疚比疼痛、害怕这些情绪更折磨人。我开始理解父母的艰辛,也不再觉得那些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光痛苦,因为终于懂得,有时候两个人面对比一个人承受更心酸。这是生活给我的课程。 犹记得初中那会,每次和父母吵完架,都会在日记本里写:我恨死爸爸妈妈了!为了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愤怒,我会写一封信放在电视机上,就为了让他们一眼能看见。但是,骑着自行车去上学,骑出几十米,又匆匆忙忙回来把信揣进书包里。每次爸爸都一声不吭地站在楼顶看我来来回回,像极了小时候他凶我,我就躲进自己的屋里不吃饭,听外面没动静了,就蹑手蹑脚出来找饭吃,正吃得满嘴油,转身就看见爸爸站在屋顶直着脖子瞅我。
我常常想,我这种偏执别扭的性格大概全是拜父母所赐,如此,这一生得受多少委屈啊,肯定难以快乐,真是恨死他们了。可是怎么办呢?我最爱的人永远是他们,这一点毋庸置疑。这可能就是:你爱着的人也是伤你最深的人。更何况青春如此敏感。
犹记得小学我摔进下水道,脑门子全青了,爸爸连自行车都没顾得骑,披着块塑料布冒着大雨朝学校里赶,见到我的时候,全身都在滴水。那一年我病得连走路的劲都没有,爸爸背着我爬楼梯,那种夹杂着焦急与心疼的喘气声一辈子响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