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
摘 要:策论,就是对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很好地体现了策论的特点:1.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2.篇幅短小,一事一议;3.引经据典;4.结构特点鲜明;5.预设问题;6.各篇策论之间相互关联等。冯桂芬通过《校邠庐抗议》策论体进而表达出自己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以及“三代圣人之法”的复古新思想。
关键词:《校邠庐抗议》 策论 思想
冯桂芬,字林一,又字梦奈,号景亭,江苏吴县人,近代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校庐抗议》是冯桂芬1860年“避地沪上作”而于1861年完成的一部政论集,是他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并使他在近代启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著作。《校庐抗议》的内容包罗甚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并通过探讨中西之间力量对比强弱悬殊的原因,提出了自救、自强的对策。本文将从冯桂芬策论的特点和其改革思想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策论的特点
策论,指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策是策问,论是议论文,古代考试以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也简称为“策”,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后汉书·边韶传》:“著诗、颂、碑、铭、书、策凡十五篇。”
通读《校庐抗议》,本文分析其策论特点如下:
1.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冯桂芬面对当时的政治时局,并没有一味地消沉下去,对清政府失去信心,而是用他犀利的政治视角去环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
《校庐抗议》整本书一共分为54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恰恰是一个政治家所具备的能力所在,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其中《公黜陟议》《汰冗员议》《厚养廉议》等讨论政治问题;《兴水利议》《改河道议》《劝树桑议》等讨论经济问题;《变科举议》《改会试议》等讨论科举改革问题;《制洋器议》《采西学议》等意在说明如何“中体西用”,整本书涉及的社会时事问题可谓方方面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想必很多人对生活不满,只是选择顺应形势,并没有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冯桂芬站在制高点,俯身而望整个政治时局,大呼“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1},其中“人无弃才不如夷”是致命弱点,于是针对其弊端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冯桂芬策论的主要特点。在《省则例议》中,冯桂芬指出:“谈者谓今天下有大弊三:吏也、例也、利也。”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吏之病根安在?在例案太繁而已。”
2.篇幅短小,一事一议
书中的题目,对仗工整,除附录的题目外,其他选题一律是四个字,如《制洋器议》《善驭夷议》《采西学议》。每篇策论仅就一事加以论证,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汰冗员议》中提到官员冗杂问题:“国家多一冗员,不特多一糜廪禄之人,即多一民膏之人,甚且多一偾国是之人,亦何苦而设此累国累民之一位哉?”{2}随后就提出解决策略:“此漕督以下,一切官弁兵丁之必宜全裁者也。”{3}进而主张精简漕运衙门、河务衙门、各关监督、盐务衙门、督抚司道、京官等官员数量:“今则自微而著,有不能不大加芟者,而节费固其小焉者也。”{4}
3.引经据典
《校庐抗议》整本书大量篇章均引用了古代典籍或古代大家之言来引出问题、讨论问题。
《绘地图议》开篇便引用《周官》等来突出此篇策论的主题。“《周官》:‘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职方氏,掌天下之图。”{5}引用此句,冯桂芬意在说明“固王政之先务也”。随后引用《宋史·袁燮传》《嘉定县志》来说明“都图之始”“都图之宜有图旧矣”。
策论的目的就是针对当时的问题加以论说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冯桂芬在每篇策论中引经据典,来阐述问题的来源或通过古今对比来说明此社会问题的愈演愈烈,这样使策论论点更有说服力,而不是无中生有。再者,引经据典,使论据更有真实性,也更让人容易接受。冯桂芬善于用历史经验来思考问题,从而使他的“论”有所据,“策”有所依,更具政策性和实践性。
4.结构特点鲜明
策论在结构上基本上采用总分总的格式,开篇即点明此篇策论着重要解决的问题,随后再逐渐说明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最后进行总结。如《杜亏空议》开篇即点明:“今直省积欠之数以千万计,前此未有也。积欠之故,在于亏空;亏空之故,在于挪移;挪移之故,在于漫无稽考。”随后逐渐深入:“欲度亏空,惟有宽既往而严将来之一法。”最后论述完毕,加以总结:“此杜亏空之法也。”{6}
5.预设问题
在策论中,冯桂芬经常会为读者预设问题,如《厚养廉议》:“或曰:费得毋不支乎?曰:另议广汰冗员,人数已少。”{7}《筹国用议》:“然则居今日而言裕国宜何从?曰:仍无逾于农桑之常说,而佐以树茶开矿而已。”{8}《厚养廉议》:“或曰:费得毋不支乎?曰:另议广汰冗员,人数已少。”{9}
6.各篇策论之间相互关联
在《校庐抗议》这本书中,各篇策论不仅仅是一个独立个体,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如《绘地图议》篇尾提道:“此图即成,为用甚大,一用以均赋税,一用以稽旱潦,一用以兴水利,一用以改河道,详后议。”{10}以此来说明绘地图的功用甚广。随后,《均赋税议》开篇便提道:“曷言乎绘图以均赋税也?赋税不均,由于经界不正,其来久矣。”{11}《稽旱潦议》开篇即云:“曷言乎绘图以稽旱潦也?州县一遇水旱……虽勘如不勘也。”{12}《兴水利议》开篇即云:“曷言乎绘图以兴水利也?国家休养生息二百余年……大焉斩木揭竿矣。”{13}……由此来表明地图的功效甚广。这些策论不是纷乱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映衬。
二、冯桂芬的改革思想
冯桂芬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此时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使中国在西方侵略者面前毫无招架之力,目睹当时社会变化的冯桂芬疾呼:“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自强之道,诚不可须臾缓矣。”那该如何寻求“自强”的道路,冯桂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想与策略。
在《自序》中,冯桂芬言:“‘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明知有不能行者,有不可行者。夫不能行则非言者之过,而千虑一得,多言或中,又何至无一可行?”{14}这段话显示出冯桂芬对其思想和策论的自信,他的改革思想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
1.政治
若想自强,则必须要找到积贫积弱的原因,在《制洋器议》中,冯桂芬大呼:“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15}从中可见,冯桂芬并非只限于技术层面,在政治制度方面也有涉猎。
《校庐抗议》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政治的腐败现象,如冗员冗吏、官员泛滥以及黜陟之无凭、则例之繁琐等,而“世之盛衰在吏治,治之隆污在人才”。在《汰冗员议》中,其云:“国家多一冗员,不特多一靡禄之人,即多一民膏之人,甚且多一偾国是之人,亦何苦而设此累国累民之一位哉?今之冗员多矣,不冗于小而冗于大,不冗于闲冗于要,不冗于一二冗于十百。”{16}故“试备言之”将漕运衙门、河务衙门、各关监督、盐务衙门、督抚司道、京官、内外武职等处多余官员全部裁掉。
《厚养廉议》也指出了清政府的腐败现象,并愤慨发问:“朝廷果不知耶?抑知之而故纵耶?”{17}故冯桂芬主张对官员要适当裁减,裁汰冗员。在《变科举议》中,冯桂芬找到了吏治腐败的根源,即科举选官制度存在弊端,必须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才能选拔利国利民的人才。
《省则例议》一文中提道:“谈者谓今天下有大弊三:吏也,例也,利也。任吏挟例以牟利,而天下大乱,于乎尽之矣。”可谓是一语中的。并且,冯桂芬紧跟时代问题,敢于向皇帝进言,提出疑问:“观于今日,奉君上则民力竭,养兵勇则民力又竭。”{18}可谓为此问题费心竭力,力求变革。
从上看出,冯桂芬在政治上的变革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紧扣当时的政治问题。
2.科技
冯桂芬痛苦地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强大差距,在《收贫民议》中,他指出:“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他主张中国应正视落后的现实,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使中国日臻于富强。“战可必克也,不战亦可屈人也,而我中华始可自立于天下。”{19}强调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以及独立创新的意义。
冯桂芬在科技上,是将“采西学”和“变革”相结合,一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一边寻求自身的改革,把西方的“长技”变成我国自己的技术,实现民族的自强振兴。
3.教育
冯桂芬指出的“四不如夷”论中,放在首位的是“人无弃才不如夷”,正是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如西方,从而在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等方面也远逊于西方。
在《变科举议》中,冯桂芬指出:“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嘉道以降,渐不如前。至近二三十年来遂若探筹然,极工不必得,极拙不必失,缪种流传,非一朝夕之故,断不可复以之取士。”{20}因为科举制度有弊端,官员素质低下,故导致吏治腐败等问题。
关于科举考试的方针和内容,他建议乡试分三场考试,分别考经解、古学、策问,他建议:“令各州县在籍、在京、在外各绅及诸生,各乡正副董,各举才德出众者一人,皆取数奇不遇,公论称屈者,及才德上上,文学中下者,间及于岩外隐论,从不应试者,奇才异能,别有绝技者,州县核其得举最多者一二人申大吏,会同学政,山长,博采舆论,简其尤列入简牍,诸生赏举人,举人赏贡士,一体会试、殿试,三年一行,是则荐举之权用众不用独,用下不用上,宜亦可十得八九矣。”
冯桂芬主张把书院教育、官方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选择老师方面则“择师之法,勿由官定,令诸生各推本郡及邻郡乡先生,有经师、人师之望者一人,官核其所推最多者聘之。无论官大小,皆与大吏抗礼,示尊师也”。
冯桂芬建议设立翻译学校,培养翻译人才,“今欲采西学,宜于广东、上海设一翻译公所,选近郡十五岁以下颖悟文章,倍其廪饩,住院肆业,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又聘内地名师,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
4.经济
针对当时的经济问题,冯桂芬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均赋税议》指出了当今“赋税不均,由于经界不正,其来久矣”的问题,随后便提出:“诚如前议绘图之法而用之,然后明定亩数……仍遵康熙五十年永不加赋之谕旨,不得藉口田多,丝毫增额。”在《改河道议》中也指出了河道的混乱现象,治理河道势在必行。
冯桂芬在经济上的改革思想大多紧扣社会民生,如赋税、河道、干旱等实际问题,并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5.“三代圣人之法”的复古新思想
冯桂芬主张变法改革的同时,更强调“恢复三代圣人之法”。《校庐抗议》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不畔于三代之法”。再如《厚养廉议》中提道:“法良意美,度越元明,何不遂复三代之旧也?”《许自陈议》:“遂不许人自择官,非三代圣人开诚布公之道也。”《免回避议》:“事有显背三代圣人之制。”……这是由于当时社会充满了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等众多因素,他不得不把自己锁定在封建纲常的局限里,因而冯桂芬一面改革,一面又举起复古大旗。即便在固有的传统思想里,也填进了一些新的内容。
冯桂芬的思想,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却也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范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通过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最初表现。
冯桂芬的变法图强思想,试图将沉睡的中国叫醒,让雄狮再次飞奔在世界之林,并对其后的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尽管他的思想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但他将为下一代爱国者指明前进的方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冯桂芬:《校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98页,第76页,第77页,第78页,第105页,第152页,第86页,第148页,第86页,第106页,第108页,第111页,第112页,第69页,第198页,第76页,第85页,第95页,第154页,第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