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青的世俗化写作

2016-03-07 11:53左秀秀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苏青世俗化市民

摘 要:苏青的文字是简简单单的存在,但在20世纪40年代雅俗文学合流之时却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以苏青的日常世俗写作为切入点,结合苏青的小说和散文以及相关史料,分析苏青的日常世俗写作形成的独特原因,并着力探讨她日常世俗写作的审美呈现。

关键词:苏青 世俗化 市民

一、世俗化写作的缘由

(一)地域文化培植的市民写作意识。任何一个拥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着浓郁的文化渊源,其创作也必然烙上这片地域文化的鲜明印记。不同民俗的民族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从而形成文化的地域性民族特点。苏青用地道的宁波方言和生动的地方俗谚构筑起一个民俗的文学世界,这种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是苏青作品独特风格形成的基础,也是苏青创作的核心所在。

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有着小上海之称的宁波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是三四十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枢纽。宁波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重商意识,浓厚的商业氛围,导致宁波人对政治等意识形态采取一种漠然和淡化的态度。苏青受到这种地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形成了现实、爽朗、执着的性格气质,这也是苏青创作带有鲜明的功利性质的原因。她将写文章视为赚钱的工具,在创作文学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卖文赚钱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苏青民俗创作中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与她所在的海派文学大背景息息相通。“苏青在海派文学之风的吹拂下不仅能执着于地域民俗创作,而且还将这种民俗的审美气质融入到海派文学的创作中,两者十分和谐地共存并互相影响着。”①

(二)“孤岛”环境下市民期待的塑造。苏青生活、写作于沦陷区的上海“孤岛”,她选择的世俗化审美取向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上海处于日据殖民统治下,日伪当局在文化上采取高压怀柔兼施政策。一方面,他们严禁一切激发民族意识对立、对时局具有逆反倾向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实施“文化同化”战略。沦陷区的高压政治和文化氛围,使上海广大市民在孤岛环境中没有言行自由。在汉奸文学背离民意、不得人心,日伪当局虽大力扶持也无法支配沦陷区创作局面而爱国的进步文学也由于环境的严酷而得不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得以在夹缝中大量生存的便是“中间状态”的文学。

苏青市民情结下的日常世俗写作是一种取悦大众市民读者的策略。那些懂得明哲保身的同时亦能谋得生计的作家们,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与广大市民读者的视野融合,进行“中间文学”创作。苏青的作品世俗化正是融合了市民的期待视野,为远离政治漩涡而开辟的蹊径。苏青这种谨慎实用的写作宗旨使她的创作自觉指向个体生活体验及周围俗世生活,并逐渐形成了世俗化创作风格。

(三)生存处境的逼迫。20世纪40年代沦陷后的上海,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汉奸政权在经济上实行“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导致物资匮乏,物价飞涨,苏青等靠稿费生活的文人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生活的压迫强化了她的世俗化文学观,也加强了她卖文为生的意识。苏青自言其从事写作就是为了生存,“我投稿的目的纯粹为了需要钱……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俗人,素不爱听深奥玄妙的理论,也没什么神圣高尚的感觉。”②而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赚更多的钱,苏青不得不迎合读者的期待,迎合大众审美要求,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感知社会,怀着一颗平常心叙写俗世男女的衣食住行,表现如张爱玲所说的“人生安稳的一面”。

苏青的不幸婚姻生活给她留下了谋求生存的困境。作为一个离异女性,苏青面临着自我内心的归属危机和精神危机,在迫于生存写作之外,苏青写作的目的也在于宣泄精神上的不快。她在关注凡俗的柴米油盐的同时,自觉地以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的心理和女性的命运,从而获得了无数女性读者的共鸣和同情。

二、世俗化的审美写作图景

(一)创作主题的世俗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政治极度混乱,作家只能以极端隐秘的方式来书写,这样的政治环境决定了苏青的创作不可能大范围地涉及战争话题,只能围绕妇女、婚姻等方面展开。

但在另一层面,在苏青看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向来和她无关的。苏青多次坦言自己的作品中没有国家、没有战争,自己的创作只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她尽可能地消解政治立场及观点,自愿放弃新文学赋予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即使偶尔在作品中流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满,但所采取的角度、立场却是小市民的。因此苏青对于国家政治自觉采取一种市民的立场角度,将繁杂的战争与国家民族大事置于市民利益的天平上去进行衡量,体现了世俗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意义上的崇高感微乎其微。这也限制了苏青在文学艺术创作上产生更高的思考和追求。

(二)日常生活的现实体验。苏青的日常生活体验是独特的,她作品里的生活是夹带市民共通的大众体验,是市民心中强烈渴望却又不能吐露出来的大众心理。由于这种独特的个体创造风格,加上苏青极富灵性的领悟,她的日常生活的世俗化写作极具创造性,真实记录了生活现实。苏青的创作题材呈现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市民生活图景,留下了时代的侧影。例如《结婚十年》中的“逃难记”“避居乡下”等章节中,她仅仅是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站在市民的视角来讲述战乱中人们的悲惨遭遇,真实描述了当时战乱的情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苏青的散文大多围绕日常生活来写,或谈眼前之事,或回忆往事,如《断肉记》里为抵制不合理的税收而忍着不吃肉的爷爷。而非日常生活领域也是苏青观照的题材,但是在处理这类题材时,苏青仍然坚持一种日常生活化、世俗化的市民写作姿态。《结婚十年》和《续结婚十年》围绕女主人公苏怀青的人生体验,真实记录了其结婚十年、婚后十年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通过衣、食、住、行的琐碎和平庸的生活现象揭示的是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相对于当时轰轰烈烈的抗战,这是一种对宏大叙事的逃离和对革命救亡精神的消解。

(三)民俗民风的真实展现。对风俗图景的细致展现很能体现一个作家的日常生活观照取向。苏青对甬、沪两地的风俗图景的书写尤能体现她的日常写作风格。生为宁波人的苏青,关于宁波风俗有许多描写,最有特色的当属婚俗场景的描写。在她的《结婚十年》中,对宁波的婚俗场景作了记录性的描述。小说以新旧合璧的婚礼开篇,一个婚礼过程包含多达二十几种风俗。她将这样一个新旧合璧的婚礼描写得相当细致,这种含有区域文化色彩的现实生活写作,也形成了小说文本的风格。

苏青的散文作品同样呈现了不少民俗风景图。在描写家乡宁波的风土人情方面,主要有《谈宁波人的吃》《豆酥糖》《夏天的吃》等。在作家的民俗民风描写中,饮食文化的描写比例颇高。在《吃与睡》中,苏青详细介绍了南方精致的“吃”和高质量的“睡”。如煮粥如何淘米、如何掌握火候、如何享用等;饭菜与点心的精心搭配;零食的别样吃法;棉被的挑选;睡眠时间的把握,等等。苏青的民俗民风刻画,使作品呈现出奇风异俗的新鲜趣味,接近现实记录的风格,让读者找到一种真实的存在。而在民族意识高扬的年代,苏青的世俗化写作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另一种认同,市民得以在这些世俗言语中找到自己的民族身份。

(四)大胆直白的“苏青语”叙事。苏青有自己的言说方式,张爱玲说她充溢着“伟大的单纯”;胡兰成说她“少有警句,但全篇都是充实的”。苏青好用通俗的生活化语言,包括方言、谚语等表达世俗的生活、世俗的情感,两者的交接更加凸显了苏青世俗化的风格。

直爽、大胆泼辣是苏青语言的最大特色。她的大胆无忌与世俗化风格在她的代表小说《结婚十年》中得到集中体现。夫妻间的赌气、生育时的痛苦、婚外情的纠结、私生活的瓜葛等都毫无避讳地写进了作品,而在苏青的散文中这种语言更多。这种大胆、世俗、奔放的言词在苏青作品中是家常便饭,苏青的语言保持着生活的原生态,呈现了一种生活化的写作姿态。

苏青为了展现她笔下的民俗图景,灵活运用宁波方言、俗谚进行创作。这些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气息的词语,与她民俗内容的表达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苏青的话语特色。更有特色的是一些宁波方言的使用,例如在《结婚十年》中“花花轿子”“新娘子”“派头”等以“子”“头”结尾的宁波典型方言的运用,营造了一种民俗气氛。而苏青作品中那些生动鲜活、富有表现力的宁波方言,不仅能让读者在了解宁波地方风土人情的同时更好地感受作品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而且对作品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以及故事氛围的营造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结语

苏青的世俗化写作具有独特的意义,其创作主题的非政治化取向、书写内容的日常化处理、民风民俗的活泼再现、女性人生的深刻体验、表达方式的世俗化等,都使她成为当时备受欢迎的女作家。苏青为文的平实真切,直言无忌,以个体的生存经验表达对世俗人生的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真情实感,给40年代特殊时期的上海“孤岛”保留了一份真实的记录,为上海沦陷这个非常时期和非常地点提供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参考价值。

① 毛海莹:《苏青作品语言的民俗学解读》,《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② 任静:《海派女作家笔下的上海生活》,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 者:左秀秀,宁波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苏青世俗化市民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藏在俄罗斯套娃里的爱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一代才女苏青的悲剧人生
艺术鉴赏话雕塑
“意义”的问题所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