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与文学:人类生存愿望的表达方式

2016-03-07 11:53冯晨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仪式文学

冯晨

摘 要: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来看,仪式素来被认为是历史的“存贮器”,承载着社会集体记忆。性质上,它与文学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诉求的表达性。仪式是原始初民对延续生存渴求的社会叙事。它之所以被认为有意义,是因为它“反映价值和意义赋予那些操演者的全部生活”{1}。同样的,自文学诞生之日,仪式所提供的原始积淀在文学里得到最大的发掘,体现人类对生存境况的探讨和延续生存愿望的演绎。这两者是组成社会叙事这个系统(以历史为纵、未来为横)的两个运动坐标。

关键词:仪式 文学 生存愿望

人生下来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先天遗传着一种“种族记忆”,荣格称之为“原始无意识”,这就像动物身上先天遗传着某些本能一样,这种“种族记忆”是判断人是“人”而不是其他什么的依据。祖先无数的典型经验的心理凝结物就是“原始意象”或“优势遗传物”,也就是所谓的“原型”。这种原型经过代代积淀,固定成社会叙事的“文本”。同样作为社会叙事的一部分,仪式与文学都贮存和积淀了大量的原型要素,差别只在于仪式的表现更加具有实践行为的特征,而原型的文学叙事则更具形象化而已。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比较二者,象征是其本质上最为相似的手法。

提起仪式,与之相关最为密切的应是图腾文化。图腾文化是想象世界的一朵奇葩。图腾产生遵循着这样的心理过程:“群体是某个祖先的后代,神是某种动物(或植物,笔者加)的化身,在神话时代中,祖先与神之间存在一种亲缘关系。对某种动物的遵从也间接地依据这种关系。”(列维·施特劳斯语)据词源学考证,图腾的希腊文是ototeman(英文是totem),在希腊语中的含义是“他是我的一个亲戚”。从某个图腾被创造并固定以后,这个部落的后人便将其视为祖先的姻亲而给予对待祖先一样的崇敬。中国古代有“龙生九子”的传说,龙的九子非但相貌不一,还各司其职,各显神通。相传,龙的儿子有很多,并不止九个,比较有影响的如趴蝮,性喜水,多雕于桥柱;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刻之兽像;饕餮,形似狼,好吃,故塑之于青铜食具或鼎盖上;貔貅,嘴大无肛,喜食金银珠宝,并且只进不出,故被看作守护财宝之圣物……事实上,龙本身就是经过远古人们想象、加工、传说的图腾,至于龙子的传说,则更加神乎其神了。然而,这些图腾作为仪式的圣物,寄托着原始初民对神的崇拜,蕴藏着古老的智慧,积淀着丰富的社会内涵。{2}原始人认为图腾形象的选择是仪式象征奏效的关键。

我们注意到图腾的形象大多是动物或植物,这是因为它们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而食物需求在原始人的意识中占有优先地位,能够唤起强烈和多变的情感。用马利诺夫斯基的话来解释就是:“从茫茫荒野到野蛮人的肚皮,再到他的心灵,这段路程并不长。对他来说,这个世界就是一片毫无差别的土地;在那里,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可吃的东西,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都会醒目地突显出来。”在古代,食物和后代是人类通过有规律的季节性的魔术般的仪式表演所主要寻求的。人类学家弗雷泽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生存和延续生存、进食和生养孩子,这是古人最根本的需求,只要世界存在一天,这也是未来人类的最根本需求。”{3}那么,仪式之于虔诚的教徒,甚至之于人类,无疑成为打开愿望之门的钥匙——只要正确奉行仪式,期待就不会落空。

那么,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古代的仪式在今天的文化中神秘而久远,呈现衰落的样子,然而人类对于延续生存从来不会失去兴趣。如今的人类不会简单地止步于饱腹之欲,人类踏上精神的追求之路已几千年,可能要追溯到文学的诞生。原始社会对图腾的崇拜、奴隶社会对武力的信仰、封建社会对人伦的觉醒……而现代,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人们对无论狞厉或是中和之美,同样可以欣赏。这就是时代性和社会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什么是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我想,应该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曾经仪式表现的这种共同的心理结构褪掉陈旧的外衣(仪式这种表达方式),重新焕发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得完整而深刻。

其实,文学并不是代替仪式来完成人类延续生存的永恒愿望,而且它更不是横空出世的,我们在东西方的文学中都可以找到仪式的影子。在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学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斥着浓重的仪式感。以《诗经》为例,起初在其未入经类之前,主要是以“歌”或“诵”的形式传播,而它们口头演述的场合,不外乎婚礼、葬礼、各种祭祀礼仪、重大节日礼仪及其他典礼。《诗经·周南》中,就有几首是求婚或婚仪上的歌,其中最典型的如《关雎》,是贵族求婚仪式上唱的歌,诗中还介绍了婚礼上相关的礼乐仪式,琴瑟钟鼓之声不绝于耳。与婚礼相关,《周南·》,三家诗和毛诗都说是“妇人乐有子也”,则是古代神圣的求子仪式上唱的歌。{4}《唐风·椒聊》“喻多子,欣妇女之宜子也”,是与《》同类的求子歌。{5}《诗经》中在其他生活仪式上所唱之歌亦不少,特别在古老的农耕社会,养蚕、狩猎都是古代重要的农事,于是有祭蚕神的仪式,《召南·采蘩》就是这种仪式上唱的歌;猎手出发前有隆重的壮行仪式,如《召南·驺虞》就是赞美猎人的歌,《郑风》的《叔于田》和《大叔于田》都是送别猎者之诗,《齐风》的《卢令》《猗嗟》也是赞美射手的诗。{6}无独有偶,在西方,对于延续部落、种族生存的仪式,最著名的是弗雷泽的著作《金枝》中所描摹的“杀老仪式”,这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得到体现。《哈姆雷特》中的“老国王—死”与“叔叔(年轻的继承人)—谋杀(执行者)—继位—娶遗后”的关系与《金枝》中的“杀老仪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如出一辙。以上都是文学作品对人类关于生命在自然律动下如何延续的猜想。文学本身成为仪式目的(国家社稷的繁荣壮大,物产丰饶)达成的手段。由此,我们大致可以从中了解图腾形象选择落在动植物上的必然性了。

综上,可以说仪式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的“原型之光”,映衬着人类集体行为的基本内容和心理陈述。由于仪式所提供的原型与人类生命本体中最基本的诉求、担忧、恐惧、希冀凝结在一起,承载了人类延续生存的愿望,所以文学对于原型性仪式的引用自然而然地与人类生命价值和意义联结在了一起。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宗教仪式是一种赋予生命的力量”{7}。同样,我们也能够理解在《牡丹亭》中,杜丽娘起死回生后焕发的更强的生命力。“起死回生”的仪式在古代是对巫师最大的信任和挑战。原始人类见植物的春华秋实、冬凋夏荣,联想到人与万物的生死繁衍,便创造出“每年死一次、再从死者中复活的神”,比如酒神。现代学者认为,希腊悲剧直接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而喜剧则是起源于秋天谢神赐予食物美酒时的载歌载舞的仪式。比如英国人类学家简·赫丽生认为戏剧是仪式壮大的结果。她在《古代的艺术与仪式》一书中提出“戏剧打一开始便是宗教性的,起源于仪式”的观点,并认为艺术和仪式的共同来源是举世都有的深切的愿望:但愿那看来是死的自然能复活起来。这点笔者深以为然,并且深信扎根于人类生活所产生的生存并延续生存愿望是仪式与文学两个坐标轴的原点(如图):

在历史的长河中,仪式的星光逐渐指向遥远的历史,逐渐暗淡却不会消亡。它的生命力和意义在文学的发掘下得到解释,因为文学指向人类的未来。只要人类生的愿望不灭,仪式与文学组成的社会叙事的坐标将延续下去。

{1}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2} 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17页。

{3} 弗雷泽:《阿都尼斯的神话与仪式》,载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4}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6页。

{5}{6}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风诗类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0页,第538—540页。

{7} 威尔逊·奈特:《莎士比亚与宗教仪式》,载杨周翰编选:《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3页。

参考文献:

[1] 列维·施特劳斯.图腾制度[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急死仪式的发生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伏俊琏.文学与仪式的关系——以先秦文学和敦煌文学为中心[J].中国文化研究,2010冬之卷.

[5] 简·赫丽生.古代的艺术与仪式[M].吴晓群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仪式文学
让家庭教育中的仪式感伴随孩子成长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当代年轻人仪式感行为大赏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Talking strategies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