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凤余林
1、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2、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关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治理的讨论
孙双凤1余林2
1、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2、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目前城市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这样就将大量的有害物质通过尾气排放,并成为了主要污染源,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保护空气质量,必须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预防和治理?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机动车尾气的危害和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机动车尾气;危害;现状;治理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快速,且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人们为了将生活质量水平和办事效率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机动车,并且目前机动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与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该现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即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而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1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将有害物质向大气环境排放,即机动车排气污染,通常机动车排出的气体颜色为浅蓝色、黑色和白色,含有的化合物达到120~200种之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加,这样就使得机动车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在城市地区高度集中,并且每年增长趋势达到10%以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城市机动车数量,使城市空气污染越发严重,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1.2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
基于机动车的排气管接近地面,因此属于低面污染源,与人的呼吸带接近,使得排放的尾气被吸入人体,进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985~199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窄街高污染区与宽染区的疾病感染率分别为58.3%和41.9%,而在职的广州市交警的平均寿命不足40岁,且因肝癌和肺癌死亡的人数达55%。
除此之外,机动车尾气中部分还具有毒性,多是由于燃气温度低或燃料燃烧不完全形成,特别是超负荷运作、喷油器喷雾不良时更加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多为氮氧化合物NOx、煤烟、CO、HC,其中CO无色无味,与其他物质不容易反应,因此稳定地存在于大气中,并且能长达3年之久,人在吸入过多的情况下,就会结合血红素,进而对血液吸氧和送氧造成阻碍,使人体发生中毒死亡。NO及NO2的总称即为NOx,其中NO2有刺激臭味,呈褐色,对人的肺部与眼睛均有损害,并且能引发烟雾、酸雨和气候变化;CH化合物能够通过太阳光紫外线与氧化氮结合形成烟雾状物质,如醛、臭氧等,对人体喉、眼、鼻等黏膜有刺激,对动物、植物、人及生态环境均有影响,并且还可致癌。
2.1抢抓源头,对生产厂家严格控制
一般排放的水蒸汽、CO2、氧、氮无害,可见有害成分占绝大多数,因此在生产汽车时,必须对其尾气排放标准进行严格考核,并且将排放标准适当提升,将超标排放的车辆淘汰,发展尾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将车辆尾气污染从源头上控制。
2.2鼓励厂家生产环保型汽车
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因此未来的汽车行业势必会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并且在机动车中柴油机的地位越来越高,且环保、节能、经济、动力强,因此可以将柴油机推广生产,促进大气环境的改善,实现汽车清洁化发展。作为机动车生产企业来说,也必须以该理念为指导进行机动车的研发和生产。
2.3严格监督机动车的使用,对尾气排放有效控制
也就是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中收入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相关内容,对机动车数量有效控制,并且对新车的尾气污染指标进行监测,达标的情况下方可登记造册,并由相关部门对相关手续审批,对尾气排放超标和非法落户车辆予以严厉打击,并且交警和环保部门也要定期或不定期抽检。巡检和监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排气不合格车辆禁止运行,将超期服役重污染车辆,油耗太大的车辆淘汰,有效杜绝报废汽车非法交易。
2.4强制推广无铅汽油,提高燃料质量
燃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机动车排放标准,因此作为国家环保局,必须将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制定出来,并贯彻落实,尤其要将无铅汽油的使用强制推广,对于含铅汽油严令禁止出售,否则要给予严厉处罚,以此有效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提升燃料的质量。
2.5完善标准体系及其环境立法
在环境立法上我国起步尚晚,要想与商品经济相适应,实施原则性、伸缩性与模糊性较大条文的难度就随之增加,因此必须量化、修改和补充刑事处罚,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方法和规章,保证标准的制定、实施与国际接轨。除此之外加强生产企业的排放技术监督,制裁不合格车辆生产商,销毁已报废的车辆,保证规范化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实现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最小化。
综上所述,目前机动车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生态造成了危害,因此我们必须抢抓源头,对生产厂家严格控制,鼓励厂家生产环保型汽车,严格监督机动车的使用,强制推广无铅汽油,提高燃料质量,完善标准体系及环境立法,这样才能保证空气环境的清洁,降低危害。
[1]杨晓蓉.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分析[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3).
[2]周祈聪.徐鸣剑.郜珺.蓝健玮.城市公共自行车碳排放量减少值模型分析[J].科协论坛,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