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背景下俄语分层次教学模式与实践

2016-03-07 13:31:41刘新霞
关键词:俄语工科因材施教

刘新霞

(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38)

工科背景下俄语分层次教学模式与实践

刘新霞

(河北工程大学 文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38)

基于“工科” 背景下俄语学习者自身情况的多样性,尝试俄语分层次教学法;认识到了俄语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具体涉及教育教学实施情况和俄语分层次教学的测试与评估改革等方面。通过俄语分层次教学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俄语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工科背景;俄语教学;分层次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6.02.029

俄语分层次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了择科分层、异步共进的目标,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产生具有积极的作用。俄语分层次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班级授课制,操作性和适用性强。

一、基于“工科”背景学生的分层次教学

俄语分层次教学是指保留原有的专业班级,在某门课程的教授中,把同年级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分层次组成小班,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俄语分层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在不同层次上的流动,使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具有学习基础、所学专业、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俄语教学中尝试分层次教学,对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俄语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俄语的基本情况存在很大差异,起点不同,具体环节和要求不同,学习的目的也多样化。比如,有的学生是多少涉猎一下俄语知识和俄语文化;有的学生是以掌握语言知识和训练口语,为以后出国深造打基础;还有的学生是想作为自己专业的一个拓展,为今后与俄国有合作项目时使用。总之,学生的出发点不同,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就不一样。基于这样的教学情况,实施俄语的分层次教学,可以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让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生“各得所需”。俄语分层次教学,对俄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准备及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差异,把某些特征相似或学习目标或学习要求大致相似的学生归为同一个层次。根据层次多样化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因地制宜采取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手段,使全体学生在多层次教学中,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享受最优质的教育和教学,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和最优成长。

二、实行分层次教学重要性

对于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存在知识储备、认知目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等方面差异。工科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客观事实。俄语的分层教学就是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差异性,杜绝俄语教学中的“整齐划一”现象。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最大效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分层次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俄语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的、学习基础,而有针对地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教学,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是客观的,是不容忽视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 俄语分层次教学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学习,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因学习内容太难而退缩或不想学的念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高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俄语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都可以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阶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二)分层次教学符合教育最优化理论

教育最优化理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明确教学和发展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基础状态,把教学任务具体到每个层次的学生身上。“就是指所选择的教学教育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1](P1)在教学内容上确保教材的主要内容能被学生理解并接受吸收;在教学方法上选择最高效的能让学生最快习得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进度上,确保学生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节省时间。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要求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树立自信等健康的学习心态,培育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力,对教师而言提高教学效果。

(三)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并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的教育壮观。孔子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 (P69)在学习上,何者为“中人以上”,何者为“中人以下”,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对学生最早的分层次。自此之后的历代教育也在践行者“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俄语分层次教学一定程度上是“因材施教”的最好诠释,或者说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俄语分层次教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教材的选用上就体现了“因材施教”,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类型的教材。要求教师从各层次学生的自身考虑,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要求,充分得到照顾和提高。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俄语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次教学,对俄语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教师必须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是确保俄语分层次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俄语分层次教学的各个环节既各自独立,又前后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但最终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这样的俄语分层次教学就取得了实际效果,既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保护学生学习的的自尊心,又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进步提升,实现最大程度的身心发展。

对于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复杂的班级,深入了解学生的层次、人数、比例,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进度、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俄语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课前尽心准备课程内容,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熟悉于心,备课时要时刻考虑到;俄语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并及时分析整理,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改进。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调动多样的教学手段,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不同的学生对其培养目标及要求体现出层次与侧重。低层次的学生可以以讲授为主,强化练习辅助;高层次的学生可以以俄语为讲授语言来授课,尽量少用中介语。

(二)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求提高

俄语教师,实施分层次教学,在备课之前,要在备“学生”上下功夫,下大力气深入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其次是备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是不同的,因此选用不同的教材,或者选用同一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各有侧重,难度分布科学合理。俄语教师要找准各层次学生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分层次的优势。如: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以知识讲解为主,并强化练习,在练习中加深知识点理解;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提高教学目标,增加交际的成分再巩学习;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引导读俄文原著,强调交际训练的时间,营造脚力环境。

(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次教学的内容各有侧重

工科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有很大不同,大学生对俄语的需求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分层次教学时,授课内容各有侧重。如工程技术类岗位对俄语运用方面更注重阅读能力,因而对此类专业的学生应注重科技类文章的阅读训练,并有意识地增加科技专业词汇的学习等;对于有意去俄深造的学生,可以强化训练俄语交际能力。教师积极创造俄语交际的环境,在学习者在交流会话中强化能力。

四、分层次教学的测试与评估

与俄语分层次教学相同步的分层次考试的测试与评估,俄语教师要制定符合学生分层次发展的学习原理和测试原理,是俄语分层次教学的学生的测试成绩趋向于一个合理的正态分布。“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ogotsgy)(1896-1934)提出的。他认为,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发展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它是一个尚处于形成的正在成熟的认知结构。”[3]( P289-290)俄语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实际情况,使各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学习目标,制定符合自己客观情况和符合自己专业需求的总体学习目标,并要求俄语教师在此基础上制定俄语测试与评估方案。教师应重视学生实际情况和自我纵向评价,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最终使得实现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学习过程。

俄语分层次教学的考试改革。合理、科学地设立评价方式,是教学实践的关键。一个学生的成绩应由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来综合评定。[4](P59)根据俄语分层次教学的实际,着实考虑分层次学生的测试预评估,在原来传统的俄语教学测试评估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实施分层次考试,二外学生考试形式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公外学生考试形式可采用期末考试和大学俄语四级考试等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教学目标,做到难易适中,题型灵活多样。分层次俄语的测试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期末成绩三个板块各占一定比例。与俄语分层次教学相适应的考试测评制度,可以更好地评估俄语分层次的教学效果。满足俄语学习者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五、结语

俄语的分层次教学是指按照选修俄语课程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差异、学习的具体过程、学生学习目的等等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组,针对其差异性,有针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俄语分层次教学,在考虑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分组分层次、对教学目标与要求及时调整,使各个层次学生获得自身的最全面发展。在实践教学中,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最终教学效果也是多样的,采用特殊的测试与评估方式,以最有效的测试评估方式,确保俄语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测评教学效果。

俄语分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身的进步,可以使教师合理地实施教学、组织教学,避免学生的两极分化。俄语分层次教学创造性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了择科分层、异步共进的目标,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

通过俄语分层次教学研究,形成俄语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有利于探索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的俄语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生俄语水平的针对性提高。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习兴趣。 分层次教学优于传统班级授课制、快慢班制,操作性,适用性强。对提高学校俄语及其他小语种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1]巴班斯基,波塔什尼克.冯克难.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春秋)孔丘原著,杨伯峻,杨逢彬.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

[3]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李冰燕.“大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古代文学课教法改革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9.

[责任编辑 王云江]

Mode and Practice of Russian Teaching in Mixed Levels to Students with Engineering Background

LIU Xin-xia
(College of Ar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Russian learners in a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Russian teaching in mixed levels is a good try. To assure the good result of mixed level teaching, a set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regulation should be specified. Accordingly, a different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so as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with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o study Russia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Russian teaching.

engineering background; Russian teaching; mixed level teaching

H35

A

1673-9477(2016)02-083-03

[投稿日期]2016-03-18

2014年度河北工程大学教研项目(编号:201404);2013年度河北工程大学青年学术骨干项目(编号:201302)

刘新霞(1980-),女,河北邯郸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俄语教学和俄国文化。

猜你喜欢
俄语工科因材施教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
外语学刊(2010年2期)2010-01-22 03: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