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首OvertheFence-中的戏剧独白特征

2016-03-07 15:51:22胡爱华
关键词:狄金森篱笆叙述者

胡爱华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南京 211800)



第251首OvertheFence-中的戏剧独白特征

胡爱华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南京211800)

摘要:狄金森第251首OvertheFence-具有戏剧独白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叙述者为充满童趣的小女孩,体现戏剧情境的词语包括“fence”、“strawberries”和“nice”,揭示戏剧冲突的词汇或从句包括“over the fence”、“but”和“if”条件句。对这些特征的阐释可提供多元解读狄金森诗歌作品的空间,从而既有助于管窥当时社会的总体风貌和两性不平等问题,还能更加丰富对狄金森诗歌作品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OvertheFence-;叙述者;戏剧情境;戏剧冲突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生前不到10首诗歌发表,而如今美国国内有专门研究狄金森及其诗歌作品的期刊“TheEmilyDickinsonJournal”,每年两期。该刊由“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主办,该学会于1988年成立,在加拿大和日本等地设有分会。同时,狄金森诗歌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们也可以通过Dickinson Electronic Archives网站了解诗人的诗歌作品和书信等相关资料。

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声名显赫,狄金森及其作品在中国被接受的过程如同在美国本土一样极具戏剧性。从20世纪初期到建国后的二十多年内,国内对狄金森的相关介绍几近空白。1978年由董衡巽编著的《美国文学简史》首次将狄金森介绍给中国读者,1984年由江枫翻译的《狄金森诗选》首次在国内出版,共收录216首诗。2000年和2003年江枫译《篱笆那边》和《你无法扑灭一种火》分别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和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这标志着“更多的青少年读者也得以认识到狄金森诗的魅力”[1]。随后,国内学界对狄金森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研究的视角多样,其中包括狄金森诗歌作品研究述评(刘晓辉,2007)[2]、狄金森作品主题探析(周平, 2008)[3]、狄金森作品翻译研究和述评(康燕彬,2010)[4]、狄金森与东方的关系讨论(康燕彬,2012)[5]、狄金森与英语传统(顾晓辉,2013)[6]等等。本文拟解读第251首Overthefence-*该诗排序基于Thomas H. Johnson的1955年版,江枫译。中所具有的一些典型戏剧独白特征。

一、戏剧独白介绍

戏剧独白历史悠久,是英美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也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诗体。戏剧独白能够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形式要归功于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的不懈努力和辛勤笔耕,其《我已故的公爵夫人》(1842)是戏剧独白的代表诗歌之一。经他完善之后的戏剧独白对20世纪现代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庞德、艾略特和弗罗斯特等人都创作过一些典范之作。《诺顿英国文学选集》的总编之一兼著名评论家M.H.Abrams曾给戏剧独白列出这样三个主要特征:要有一个剧中人物(不是作者),他(她)在某个特定时刻、某个特定场合所说的话构成整首诗歌;该剧中人物与一人或者多人互动;读者只能通过剧中人物的话语感受到听话者(们)的存在,并且读者可以通过剧中人物的话语感知其性格特征以及当前心情等[7]。

1862年,就Higginson提出的“平常喜爱读哪些诗人的诗歌作品”这一问题,狄金森的回复中提及济慈和勃朗宁夫妇,而在1864年写给表亲的信中狄金森又提及大洋彼岸的勃朗宁[8],因此其诗歌作品中极具戏剧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第251首由于仅有九行文字,从篇幅上来讲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独白诗,但细读全文我们会发觉这首小诗还是具有戏剧独白的一些典型特征,如有叙述者、戏剧场景以及戏剧冲突。本文拟通过对这些特征的阐释,从另一角度解读狄金森诗歌作品,进而管窥当时社会的总体风貌和两性不平等关系问题,同时加深对狄金森诗歌作品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的认识。

二、戏剧叙述者

叙述者是叙述的主体,是“表达出构成本文的语言符号的那个行为者”[9],也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能反映他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10],因此分析叙述者是谁十分重要。

小诗共包括两节。第一节包括五行文字,由三个完整句组成,分别为:

Over the fence-

Strawberries-grow-

Over the fence-

I could climb-if I tried, I know-

Berries are nice!

第二节包括四行文字,由两个完整句子组成,如下:

But-if I stained my Apron-

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

Oh, dear,-I guess if He were a Boy-

He'd-climb-if He could!

第一节第二句“I could climb-if I tried, I know-”中的三个“I”、第二节第一句“if I stained my Apron”和第二句“I guess if He were a Boy”中的两个“I”,这五个第一人称代词都明确表明叙述者是第一人称单数“I”。从第二节的“I guess if He [God] were a Boy”*对照英语原文“Boy”,此处江枫将之译为“孩子”。一句可以推断叙事者应为小女孩,她也是独白中的唯一故事人物。

第一节第一句中包括5个单词,分在三个句群中,分别为“Over the fence”(句群1)、“Strawberries”(句群2)和“grow”(句群3)。三个破折号将这三个句群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特殊艺术符号也是整首小诗的一大特色之一。第一和第二个破折号起到了句中停顿的作用,而第三个破折号起到了语音延长的作用,既增强了本行诗歌内在的音乐性和节律感,又强调了“fence”、“strawberries”以及“grow”这几个实词。第二句的11个单词被放在了四个句群中,分别为“Over the fence”(句群1)、“I could climb”(句群2)、“if I tried”(句群3)和“I know”(句群4)。除句群3与4由一个逗号进行连接之外,三个破折号将句群1、2和4连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了“fence”、“climb”、“tried”和“know”这几个单词。第二句中的几个破折号不仅起到了句顿的作用,还反映出叙述者内心活动的过程:那种迫切想采摘草莓(I could climb)却又有所顾忌(if I tried)的矛盾过程。从第一和第二句中的实意动词“grow”和“know”以及第三句中的联系动词“are”所采用的时态可以看出第一节主要采用一般现在时,即表示现在经常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小女孩叙述者在向她的听众或听话者叙述着现在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篱笆那边有香甜的草莓,如果她愿意的话还是能够爬到那边摘取草莓的。“I know”和“I guess”表明小诗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

同时,这个叙述者“我”与作者“我”之间是否具有戏剧距离是判断小诗是否为戏剧独白诗的一个重要方面。1858-1865年是狄金森诗歌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近1 800首诗歌作品中有一半都出自该时期。1840-1847年狄金森在阿默斯特学校接受基础教育,1847-1848年在芒特霍力特女子学院接受高等教育,1853年3月27日在给哥哥奥斯丁的信中提及她正在写诗,而此时的诗人已经为年满23岁的成年女子,虽然也有学者如Aliki Barnstone认为“狄金森第一首诗作于1850年,时年她20岁”[11]33。我们可能无法准确判定第251首具体创作于哪一年,但可以确定的是小女孩叙述者并非诗人本人。换言之,故事叙述者与隐身作者存在一定戏剧性距离,也正是通过这一距离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社会地位问题的关注。由于实际作者狄金森引退,因此第251首符合戏剧独白的第一个重要特征。

三、戏剧情境

戏剧情境就是一种关系结构,通过戏剧人物的话语得到传达。第251首的戏剧情境主要体现在第一节 “fence”、“strawberries”和“nice” 这几个实词的使用上。第一个词语“fence”在美国尤为常见,在具体层面上指环绕在房屋等周围的用竹子、树枝或者石头等堆成的作为遮拦的东西,其目的是保护院子。一道“fence”将人与人之间隔绝开来,所以在抽象层面上蕴含“人与人之间那道无形的障碍”之意。“fence”所具有的这层抽象含义不仅在狄金森的第251首诗歌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在弗罗斯特的名篇《修墙》(1914年)中更是得到很好的渲染。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大诗人,他也是狄金森的崇拜者,曾在其家乡阿默斯特学校断断续续任教达45年之久。《修墙》中描述了叙述者“我”和邻居在春天到来之际共同修墙的故事。虽然“我”认为邻里之间没有什么可以设防的,但“我”的邻居却在反复念叨“好篱笆会促成好街坊”,所以无论是在狄金森时代还是弗罗斯特所生活的20世纪,搭建篱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他人被篱笆圈进的所有物件属于私人财产,闲人非请莫入。既然这是一种公认的社会规则,遵守这个规则也就理所当然。小女孩叙述者生活在那个社会下,肯定也知道这层含义,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她此刻为何既想吃草莓却又感到十分纠结的原因所在。

第二个词语“strawberries”应该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水果,形状宛如心型,色彩鲜红艳丽,口味酸甜多汁,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水果品种之一。一般来说,在北美自然环境下种植的草莓生长期大约为两到三个月,每年的四、五、六三个月为草莓成熟期。例如,在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四月是草莓集中采摘上市的季节,而美国北部的一些州县则要在六月初草莓上市。诗人所在的马萨诸塞州位于美国的东北部,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部分,草莓也大多集中在六月份左右成熟。通过叙述者的话语我们不难判断,她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春天,地点是篱笆这边,中心人物是小女孩本人,事件是女孩想吃草莓。尽管叙述者并未指出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strawberries”的成熟季节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应该是春天里的一个艳阳天,否则雨天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太适宜采摘草莓,更何况还要爬过篱笆。

从第三个词语“nice”我们不难推断出小女孩非常想吃草莓的那种迫切心情。第一节中“Berries are nice!”的句末采用的是感叹号。感叹号用于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感叹句,主要表示“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等强烈感情。人们常说“望梅止渴”,同样,小女孩叙述者看着篱笆那边的草莓,自然联想到草莓味道的甜美。“香甜”一词和句末感叹号将小女孩发自内心那种想吃草莓的强烈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天真可爱、充满童稚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由此,作为戏剧独白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戏剧情境就被构建出来。但小叙述者的话语还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草莓虽然香甜可口,却长在篱笆那边。既然草莓是在那边,是别人家的东西,这就预示着接下来还要有故事继续发生。

四、戏剧冲突

戏剧是通过冲突塑造人物,展示人与内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或人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小女孩的话语中也包括一些典型的戏剧冲突成分。第一个表现冲突的短语是第一节中的“over the fence”。小叙述者想吃草莓,但草莓却长在那边,而篱笆就是隔断人与人关系的那道障碍。第一节中叙述者将局部场景“over the fence”重复了两次,这是故事得以展开的重要线索,这种合乎情理的重复能够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诗学效果。不难想象这是小女孩叙述者在告诉隐身听话者一个严峻事实:如果想要吃到草莓,她必须逾越篱笆这一障碍。

第二个揭示冲突过程的是“but”这个并列连词。“but”是英语词汇中重现率极高的一个词汇,对判断文本上下文含义以及洞察人物的心理活动非常重要。第二节有四行,包括两个完整句子:But-if I stained my Apron-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Oh, dear,-I guess if He were a Boy-He'd-climb-if He could!这两句都是复合句。第一句由条件句“if I stained my Apron”和主句“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组成,第二句由主句“I guess”和宾语从句“if He were a Boy-He'd-climb-if He could!”构成。尽管“but”连接的是两个并列诗节,但从诗歌全文来看第一节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而第二节才是叙述者的侧重点,戏剧冲突的特征更为明显。韩礼德从语言交际功能角度将句子切分为主位和述位。“if I stained my Apron”和“I guess”均属于句项主位,是叙述者和听话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信息,而“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和“if He were a Boy-He'd-climb”都属于述位,是叙述者想要传递的未知信息,是新信息,也是叙述者想要强调的信息。“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显示小女孩虽然年幼却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考虑到上帝对自己所做之事有什么样的反应,因此既然采摘草莓会脏了围裙从而遭致上帝的责骂,她是肯定不会冒这个风险的。小女孩的反应十分符合当时时代的宗教语境。美国虽然科学技术极为发达,但却可能是当今世界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国家之一,而将时间倒退到一百多年前诗人所生活的时代,尽管当时阿默斯特仅有几千居民,一些相关数据表明那里的宗教氛围毫不逊色。1844年宗教复兴运动开始席卷阿默斯特地区,1847年诗人就读的芒特霍力特女子学院掀起“福音主义”运动。1850年8月狄金森的父亲和嫂子分别宣布信仰上帝,同年11月妹妹加入第一教堂,1856年11月哥哥入教,更不用提诗人身边的那些朋友、邻居或熟人了。由此可见,小女孩叙述者相信“上帝一定会骂她”也是一种必然结果。

第三个揭示冲突的是第二节的三个“if”条件句。第一个“if I stained my Apron”就带来了“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的冲突后果。围裙表面上指“用以遮蔽衣服或身体的宽松裙状物”,抽象层面上可指“社会对女孩穿着打扮或行为举止的要求”[12]。换言之,围裙代表着一种规则,一种女孩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狄金森作风强势的父亲,他要求儿子奥斯丁接受正规完整的大学教育,而让女儿在阿默斯特附近的芒特霍力特女子学院仅仅接受了一年的高等教育,那年的诗人刚到18岁。狄金森自己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及哥哥奥斯丁带她退学回家是为了遵从父亲的命令。但不能忽视的是,诗人中途退学这件事情在当时“中产阶层女性身上十分常见”,大部分女性摈弃教育回家结婚生子并“不足为奇”[11]31。由此可见,诗人早早退学既为遵从父亲意愿,也是当时社会规范使然。

第二个“if He were a Boy”和第三个“if He could”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同样是孩子,同样想吃草莓,一个吃后就会挨骂,一个想摘就摘。所以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可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她与自己内心”的冲突,她想去摘草莓又怕脏了围裙挨骂;二是“她与他人(小男孩)”之间的冲突,她采摘草莓就要挨骂而男孩则可以随心所欲。当然,小女孩的这种比较全然出于天真可爱的童稚心理,但她所使用的这两个假设却无意中揭开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这一面纱。对于两性关系不平等这一现象,狄金森身处其中,有诸多感触。如父亲对待她和哥哥的问题上,儿子可以到远处接受良好高等教育,学成归来继承自己体面的律师衣钵;至于女儿,她的责任应该仅囿于家庭那块天地,烤面包、做家务才是她的正事,至于晚上(九点)稍微迟归,那可是天大的事情。所以诗人作为女儿不得不面对父亲的焦虑不安,而尽管此时的诗人已经21岁,早已成年。与此同时,虽然美国女性的女权意识在19世纪后期高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取得平等选举权,60、70年代在教育、就业等方面才取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我们可从凯特·萧邦的遭遇可见一斑。萧邦现在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但生前却因为在《觉醒》(1899年)中对女主人“性意识”觉醒的描写过于直白“引起了极大争议”,并带来了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女作家文学创作生涯的过早结束,并在郁郁寡欢中过早离世。毕竟萧邦所生活的19世纪中后期对女性创作还是有着各种规范要求,其遭遇并非孤例,而第251首诗中所具有的典型戏剧独白特征让我们不得不正视男女不平等这一社会现象。

五、结束语

狄金森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的传奇色彩不仅体现在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她可以为了自己喜爱的诗歌事业而甘愿放弃爱情、婚姻和社交,还体现在对诗歌创作理念和艺术特色的敏锐把握上,她汲取了《圣经》、赞美诗和著名诗篇等多种营养元素,将它们揉变为自己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部分。所以在其中我们看到戏剧独白、戏剧对白、先验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多种诗歌体裁或文学流派的影子,这大概也是其诗歌作品越来越广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黄灿然.江枫:如今的翻译不可尽信[EB/OL]. (2010-11-22)[2014-12-09].http://site.douban.com/106369/widget/notes/134616/note/102150839/.

[2]刘晓辉. 百年艾米莉·狄金森研究管窥[J]. 国外文学,2007,(1):28-36.

[3]周平. 爱米莉·狄金森宗教审美意识中的边缘性[J]. 国外文学,2008,(3):52-57.

[4]康燕彬. 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与本土化形象建构[J]. 中国比较文学,2010,(4):49-58.

[5]康燕彬. 狄金森的东方[J]. 外国文学,2012,(5):52-54.

[6]顾晓辉. 艾米莉·迪金森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传统[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89-93.

[7]Abrams M H. Robert Browning and the Dramatic Monologue[EB/OL]. (2012-08-01)[2014-12-10].http://blogs.baylor.edu/armstrongbrowning/2012/08/01/robert-browning-and-the-dramatic-monologue/.

[8]Johnson T H, Ward T(eds).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M]. Cambridge,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1955: L261, L298.

[9]米克·巴尔.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9.

[10]赖骞宇,刘济红. 叙述者问题及其功能研究——以《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07,(8):35-43.

[11]Barnstone A.Changing Rapture: Emily Dickinson's Poetic Development[M].Hanover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06.

[12]胡爱华. 从读者接受理论角度解读《篱笆那边》[J]. 名作欣赏,2011,(6):133-134,154.

(责任编辑郭立锦)

Features of Dramatic Monologue in No.251OvertheFence-

HU Ai-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1800, China)

Abstract:Dickinson's No.251OvertheFence- possesses some typical dramatic features, with its narrator being a little girl, its dramatic situation represented byfence,strawberriesandnice, its conflicts expounded byoverthefence,butand “if” clauses. The analyses of such elements contribute to our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Dickinson's poems, thus able to help us cast a glimpse of the social milieu and inequality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sexes as well as enrich the relevant study in terms of both the profundity of thought and artistic features in Dickinson's poems.

Key words:OvertheFence-; dramatic narrator; dramatic situation; dramatic conflict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16)01-0113-05

作者简介:胡爱华(1971-),女,江苏宝应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度外语类专项资助基金项目(44216129)

收稿日期:2015-04-09

猜你喜欢
狄金森篱笆叙述者
围篱笆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北方人(2020年22期)2020-12-02 08:11:04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篱笆城
快乐语文(2019年9期)2019-06-22 10:00:52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与狄金森一起尝试思考
花篱笆
我的朋友
中学生英语(2017年3期)2017-04-07 10: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