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幕僚制度及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影响研究

2016-03-07 13:24徐增文
关键词:学人幕僚幕府

徐增文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传统幕僚制度及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影响研究

徐增文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近年来我国智库发展迅速,成绩斐然。然而,我国新型智库建设中“中国特色”的模糊与缺失问题,极大制约我国新型智库的建设进程和功能发挥。中国古代“智囊”或“幕僚”传统被视为“国家管理职能不可或缺的工具”,与现代智库颇有渊源。深入研究传承幕僚制度精髓,利用好优秀古代传统文化宝库,对于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幕僚制度;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智囊”或“幕僚”传统被视为国家管理职能不可或缺的工具,加强我国新型智库的中国特色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古代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吸收借鉴古代智囊和幕僚制度的优秀传统,实现传统智库文化的古为今用。

一、战国诸子的“百家争鸣”

战国诸子的“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创造和士人活跃的巅峰,为后世智库建设提供可供依循的宝贵传统。

(一)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推动思想繁荣和理论创新

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主要体现在“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和“自由流动”等四个方面[1](P5-23)。战国时期诸子纷纷著书立言,“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学术主流从春秋时期的文献整理转向理论创作;自从孔子等人在民间收徒办学以来,自由讲学之风日渐勃兴, “师”的兴起在客观上推动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战国时期在学术和政治上的批评和论辩之风盛行,很多后起学人都是对之前的“权威”进行质疑批驳而提出新的思想,韩非子称“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皆自谓真孔、墨”[2],同时诸子通过政治批评揭露政治严苛和社会不公,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意识;战国时期由于频繁的土地兼并催生大量没落贵族,这些贵族成为士人在社会中广泛流动,文士、游侠、刺客、说客大量涌现,这些人各尽所长在诸侯和权臣处谋生和入仕,构成丰富优质的智囊资源。

(二)社会历史的深刻变革急需智囊服务和智库建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和频繁的兼并战争,出现一个主要由武士和学者构成的“非官、非农、非工、非商”士人阶层。士人阶层作为独立知识阶层的出现,为大量兼具智囊和学术性质的个人及其学派提供发展空间,在社会中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格局。儒、法、墨、纵横诸家的代表在诸侯之间游说其治国策略,诸侯和权臣间崇尚礼贤下士和招揽人才,如“战国四公子”的门客集团*“战国四公子”即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招揽众多人才在身边称“门客”,并以礼相待,为己出谋划策。、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田齐桓公,因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而得名。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孟子、邹子、荀子等是学宫的代表人物。稷下学宫兼具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等,充分显示出战国时期的智囊已颇具规模,并作为稳定的咨询机构对改革、攻伐、外交等国家决策产生持续而重大的影响*当时作为智囊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的主张和策略尤见于《战国策》一书。。

战国时期诸子往往通过论辩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论辩不仅发生在士人群体之间,还包括各国君主和行政长官,这一过程使得诸子百家作为智囊充分参与到国家决策之中,“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3]。为了让统治者接受自己的政策主张,各家特别强调自身的特色,有“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骄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4]之分门别类。然而,诸子的政策思想也并不是刻意标新、一味立异,百家思想在论辩的过程中“相反而皆相成也”[5],即在形成政策的过程中逐渐融为一体,兼为国家和社会的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服务。

二、魏晋“自辟幕僚”传统

由于受到政治动荡、战争频发的影响,魏晋时期的职官制度颇为混乱,而幕僚的职能和行动则大为活跃,行政长官和各地将军纷纷自行辟僚置官。

(一)幕僚分工精细化和幕僚制度的壮大

魏晋时期政治活动的中心围绕军事展开,幕僚在参与军事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更为精细化的分工和职能。这一时期产生许多独立于正式官僚系统之外的幕僚称谓体系,包括参军、记室、军师、主簿等,其中更以参军、记室“共为幕职中坚”[6](P87-88)。两晋时期在沿袭这些幕称的基础上更有发展,如“参军”一职便分化出专司兵、书、田、户等参军,随着幕僚在数量、层次、分工和职能等方面的增长,幕僚制度针对现实需要不断调整,幕僚体系在实践中渐趋完备。

魏晋时期中央在组织上为维护幕僚制度提供保障,主要是放宽自汉朝以来的“三司开府”限制。汉朝规定只有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司”以及“仪同三司”可以开府,幕僚的数量和生存空间都较为有限;魏晋时期,随着事务的增多和官员实力的增强,中央一方面放宽开府的范围,另一方面,则允许三司以外的官员开府;两晋从中央到地方开府仪同三司的情况大为增加,一些幕职也逐渐编入正式官制,而开府者更享有“临时增崇”等权力。随着幕僚制度的成熟壮大,逐渐与正官制度进行职能互补,以参议决策和掌握机要两项功能为核心发挥作用。

(二)幕僚对幕主兼有人身依附性和相对独立性

中国历史上的“幕府”作为古代智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指“府主用人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一种用人制度”[7](P32-40)。与君主除授官职的正式官吏不同,幕僚效忠并依附于幕主,同时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殊身份。幕僚多为有一定才能然而并不得志的士人群体,本身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和政治势力,个人前途主要与幕主的事业成败和官职升迁联系密切,因此,形成幕僚与幕主之间较为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由于没有固定的职责和正式的编制,幕僚同时可以在多个幕府和幕主之间选择合适的对象,幕僚在政治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幕僚身份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有助于其直言诤谏和思想表达,同时在不同幕主的竞争中提高自身地位和待遇;另一方面,幕僚仍然无法摆脱对幕主的人身依附,独立的空间十分有限。

三、清代士人的“学人游幕”传统

清代幕府既有督抚等地方大员开辟,用来佐理军政事务,也有知县之类的小官招聘幕宾,即俗称的“师爷”,形成颇具特色的“学人游幕”传统。

(一)组织上吸纳民间学人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

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是产生游幕兴盛现象的重要原因。清代大量前朝遗民不愿出仕为官,甚至积极组织活动和编写书文对抗中央统治。幕府通过在组织上吸纳游离于正官系统之外的民间学人,为他们提供谋生手段和发挥自身特长的平台,从而有力地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清代学人游幕的数量众多、地域遍及全国,而且几乎囊括清代的学术名家[8]。“古人凡当一面者,无不妙选幕僚,其作用有二:一则如今所谓专家治事,一则罗致有声名气节能力之才人,资其见识以救匡疏失,丰其俸养,勿使去而为患”[6](P85-86)。以幕府为代表的清代智库,通过给予地位特殊的士人阶层在科考入仕之外的参政平台,同时相对丰厚的待遇也为其提供生活的保障,从“治”和“疏”两方面减少对国家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的不安定因素。

(二)学术上重视汉学研究和对古代文化成果的传承

清中期社会相对安定,游幕学人主要以从事学术文化活动为主要方向,尤其注重围绕“汉学”进行编著书籍和校订典籍活动。清代学人幕僚针对古代经典的深入整理和系统研究,既为复兴中国古典文化做出贡献,也通过“崇古”的活动为时政提供指导。相较于宋明传统,清朝士人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更具经世致用的精神,“佐理政事”和“参赞戎事”是学人游幕的主要内容。自乾隆后期开始,游幕学人的活动主要与军政事务结合紧密,着眼于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清末的游幕活动更加注重为现实服务,特别关注“边疆舆地之学、造船制器之学”,以及校订在战争中损坏的典籍。

(三)政治上注重政务行政的开放流动

清代的学人幕府还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开放性”指的是幕主可以随时随地聘请幕僚,幕府对于学人高度开放,因此,幕府中聚集许多退休官吏和科举失败的士人,他们通过做幕僚继续发挥自身影响或者谋求进入正官系统;“流动性”则指时人常用“幕游”和“游幕”两个词称呼幕僚职业,其中“游”字即是“游走、流动”之意,因此,有学者认为“游”最能反映幕僚的职业特点[9](P172-173);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幕僚群体在不同幕府之间流动,幕府也随着幕主的变动而在政府和社会中不断流动。晚清的幕僚制度与正官制度并行,且形成以幕主为核心的身份和地位转换机制,堪称古代智库建设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旋转门”。

四、 传承中国幕僚制度精髓 实现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一)扬长避短 发挥古代幕僚制度治国理政的积极作用

古代幕僚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幕僚作为一个被国家承认、相对独立的依附统治阶级,并与正官并行的政治力量而存在。幕宾不在国家正式官制系统之内,但他们的存在地位却受到国家的承认,“入幕”是当时读书人的重要出路之一。幕僚与幕主是宾主而非隶属关系,在人身地位上基本上是平等的。幕僚的主要任务是为幕主出主意,帮助处理行政事务。其人员构成十分多样,包括著名学者、国内名流、秀才、门生故旧、新中举人、退休官吏等[10](P1-4);还有一些专业的幕宾,协助办理文案、刑名、钱谷等事务[11](P174-180)。在我国历史中,存在各种形式的幕僚制度,国家高度重视幕僚作用。

新型智库作为“人才蓄水池”,应成为中国有能力的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平台去处。政府应充分认识智库的使命担当和智库人才的重要意义,给予其在社会评价和劳务报酬等方面享受合理的待遇。引导民间资本向智库进行捐赠和服务购买,为新型智库尤其是力量相对薄弱的社会智库的建设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运行体制,拓宽智库将政策建议送达党政决策部门的传递渠道,鼓励智库树立品牌和持续发展。

(二)培塑“知行合一”的智库人才文化

“知行合一”最早由明朝著名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2](P327)也就是说,知识是行动的主导,行动是知识的体现,其意在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当时知识分子知而不行的弊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于我国知识分子而言,就是要在“知”和“行”之间搭建一座双向桥梁。智库人才对于“知行合一”的文化传承,不仅要追求把自身的知识转化为国家政策支持,还要在政策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

建立“知行合一”的智库文化,要求智库人才在研究内容方面要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注重实用研究和政策导向。智库的目标和任务是进行战略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这就要求智库研究人员不但要有比较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我国新型智库不仅要关注战略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各个角度对国家发展、地域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还要关注应用对策研究,着重对某个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具备多方研判和综合解决的能力。尤其在国际化、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下,智库研究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从相对客观和专业的视角给予党和政府决策必要的 “局外人”的智力支撑。

(三)借鉴游幕传统打造中国“旋转门”

人才是决定智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是我国当前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古代通过正式的科举制以及非正式的幕僚制,在民间学人和官僚系统之间建立双向流动的传统机制,学人和官吏在身份上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转换,可以在“为学”和“为官”之间进行交替选择。清代的幕僚制度与正官制度并行,且形成以幕主为核心的身份和地位转换机制,堪称古代智库建设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旋转门”。一方面,幕主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聘请幕僚,幕府对于学人高度开放,因此,幕府中聚集许多退休官吏和科举失败的士人,他们通过做幕僚继续发挥自身影响或者谋求进入正官系统;另一方面,学人在“游幕”的过程中形成双向流动的机制,不仅幕僚群体在不同幕府之间流动,幕府也随着幕主的变动而在政府和社会中不断流动。通过研究借鉴我国古代的幕僚制度,建立起现代意义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旋转门”,使得知识分子可以在政府官员与民间智囊之间进行身份转换,在增加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可以保证知识创造和独立研究的权利。

[1]赵世超,卫崇文. 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王先慎. 韩非子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2003.

[3]刘安,等. 淮南子[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许维遹. 吕氏春秋集释[M]. 北京:中国书店,1985.

[5]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6]李晚成. 中国幕僚制度考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1).

[7]石云涛. 唐代幕府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尚小明. 清代士人游幕表[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9]尚小明. 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0]夏禹龙. 现代智囊团[M].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4.

[11]王文涛. 师爷称谓演变与幕僚制度试论[J]. 浙江社会科学, 2007(1).

[1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中国哲学史: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 薄 刚]

2016-07-21

徐增文,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学。

D69

A

2095-0292(2016)05-0030-03

猜你喜欢
学人幕僚幕府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曲园学人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从古代幕僚“朋友圈”看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袁世凯幕府人员组成之分析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学人当追求不朽
试析晚清幕府制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