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玲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继发症状。该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胸闷、胸痛、气血不足等。该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病患者的病情严重,不容易得到较好的控制。在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促进其身体康复[1]。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能缓解其疼痛,扩张其冠状动脉,改善其心脏射血的功能,调节其情志,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正视疾病,积极地配合进行治护工作[2]。为此,我院对近期收治的71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1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中医组中有41例患者,常规组中有30例患者。中医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62~82岁,平均年龄为(74.86±3.76)岁;其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6±0.8)年。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60~84岁,平均年龄为(75.09±4.03)岁;其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9±0.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住院进行抗栓和抗心肌缺血的治疗,并让其服用活血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同时,为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定时为患者测量心率、血压等生命指标,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减轻其心脏的负担。在此基础上,为中医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1.2.1 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家庭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顺情从欲,移情相制。为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和治疗的方法。为患者介绍在我院进行治疗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病例,帮助其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消除其不良的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1.2.2 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让患者遵循低盐、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不可让其暴饮暴食。让患者食用温通行气、辛温宜化的食物[3]。让患者多吃杂粮、粗粮、芹菜、玉米、香菇、木耳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禁止患者食用肥肉、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禁止其食用咖啡、高度酒、浓茶、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让患者用生山楂、菊花泡水饮用。推荐患者食用木耳、肉片、大蒜粥。若患者有胸闷气短和胸部刺痛的症状,让其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避免增加其心脏的负担。若患者有痰多、形体肥胖的症状,则让其多吃山楂、萝卜、洋葱、竹笋等利痰理气的食物。若患者有面色苍白、胸痛彻背、四肢厥冷等症状,可让其少量饮酒,并让其多吃姜、葱等开痹散寒的食物。若患者有胸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的症状,让其经常食用莲子、黄芪、扁豆等食物。
1.2.3 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 让患者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一旦患者出现心绞痛的症状,立即让其在舌下含服适量的上述药物。若3~5分钟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缓解,可让其再次服用适量的上述药物[4]。为患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要放慢滴注的速度,避免其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不能随意调整滴速。督促患者坚持服用抗心绞痛的药物。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旦患者发生心动过缓的症状,立即为其停药。让寒凝心脉的患者温服汤药,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1.2.4 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选取其神堂穴、厥阴俞穴、至阳穴、心俞穴等穴位作为治疗穴位,为其进行刮痧。点揉患者的膻中穴、天突穴、巨阙穴。将12个山栀仁、12 g的桃仁研成细末,加入30 g的蜂蜜调成药糊。将药糊敷在患者左心尖处,每次敷半个小时,每天敷1次,可连续敷6天[5]。让患者取仰卧位,让其双手对胸部以横摩法进行按摩,双手顺肋骨分推,并用手指轻揉心区和胸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按摩计划。
1.3 观察指标及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显效: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并发症。有效: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有所改善,但发生了轻微的并发症。无效: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其各项生命指标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护理后,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 中医组中接受护理的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6例(63.4%),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31.7%),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4.9%),其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12%。常规组中接受护理的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1例(36.7%),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43.3%),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20.0%),其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0%。中医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中医组中,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7例(65.9%),为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3例(31.7%),为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2.4%),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56%。常规组中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3例(43.3%),为基本满意的患者有12例(40.0%),为不满意的患者有5例(16.7%),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3.33%。中医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中医组患者进行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护理等中医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该病患者的病程长,病情经常反复发作,其身体承受的痛苦大,其极易产生悲观、恐惧等不良的情绪,部分患者甚至会拒绝进行治疗。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情志护理,能消除其不良的情绪。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等导致的糖耐量异常会加重该病患者的病情。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情志护理,有助于控制其病情。老年患者的记忆力较差,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较慢,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对此类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有助于其合理用药,减轻其因用药而感到的不适。此外,对此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巩固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
[1] 王梅.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6(07):9-11.
[2] 席承洋.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0(01):113-114.
[3] 邱春燕.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9(02):111,114.
[4] 张艳.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11(03):251-252.
[5] 朱达霞.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4(1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