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强化电网本质安全工作的思考

2016-03-07 12:25
电力设备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检修电网监督

电网安全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百姓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电网本质安全建设有它的共同特点和客观规律可循。本文从技术监督、设备管理、生产秩序等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强化电网本质安全的举措。

新常态下强化电网本质安全工作的思考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雷红才 漆铭钧/文

电网安全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百姓生产生活方方面面。2003年8月15日的美加大停电,波及加拿大东南部和美国东北部人口5000万。2009年11月10日,巴西和巴拉圭停电事故,使6700万人生活陷入停电状态。2012年7月30日和31日的印度大停电,更是让印度东北部6亿7千万人口受到影响。因此,电网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巨大,电网企业责任重大。新时期,我国电网已进入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智能化和交直流互联时代,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更高、管理难度更大。尽管电网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一直在提高,但不少单位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却不时出现,部分单位、部分时段安全生产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如何强化电网本质安全?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但不管怎样,电网本质安全建设有它的共同特点和客观规律可循。下面从技术监督、设备管理、生产秩序等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强化电网本质安全的举措。

一、强化技术监督,防范设备“先天不足”

电网设备类别众多,电力技术监督工作的专业范围也很广。电力技术监督工作涉及设备管理的全过程,覆盖规划可研、工程设计、设备采购、设备验收、运输存储、安装调试、运维检修、退役报废等技术监督全过程,属于电网企业的基础性、核心工作之一,在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保驾护航”作用。传统的技术监督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维检修阶段,在规划可研、工程设计、设备采购等前期阶段的监督工作参与不多、监督力量投入不足、监督工作开展不深、不细。某500千伏输电线路,在规划阶段没有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路径选择没有避开大型工矿企业,投运不久后由于塔基位于采空区附近,基础发生塌陷,不得不再次迁移杆塔。某220千伏线路,规划时没有准确收集路径主要气象条件参数,部分杆塔位于严重覆冰区段和微地形、微气候地段,投运后多次发生严重覆冰,为增强线路抗冰能力,最后被迫实施线路差异化改造。很多北方干旱地区变电站,由于设计时未及时收集最新污秽数据,没有根据最新污区图确定设备爬距参数,或是没有准确预测到当地气候环境劣化趋势,外绝缘裕度预留不足,造成变电站投运后线路跳闸不断,污闪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这些事件,均是由于设备投运前期出了问题,而技术监督工作又不到位,造成设备“先天不足”,严重影响设备投运后安全稳定运行。因此,要实现企业本质安全,首先需要实现技术监督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关口前移”。

当前,省级电力公司由于有电科院作为技术支撑,技术监督力量相对较强。但在地市电力公司,由于人员数量和素质原因,监督力量和水平相对较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人员培训,开展区域协作和采取激励措施,推进技术监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升技术监督工作整体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状态管理,实现设备可控、能控、在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种规律在电力行业同样适用。在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进程中,电力技术不断进步,电网规模迅速扩大,设备管理模式也经历了故障检修、定期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等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标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建设,规范了设备资料与信息收集、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检修计划、检修实施和绩效评估等7个环节工作。通过开展状态检修,大大提高了设备检修的针对性,显著减少了设备的“失修”和“过修”,减少了现场工作量,降低了生产作业风险,运检效率效益显著提升。以湖南省电力公司为例,通过实施和深化状态检修,设备计划检修率由“十一五”期间的42.1%,下降到“十一五”末的32.8%和“十二五”的18.1%,设备平均检修周期从三年延长到六年,每年节约现场工日超过13万个,节约费用超过1.7亿元。

新时期,电网设备状态检修面临设备规模继续扩大、企业生产人员数量继续控制的压力,状态检修策略需要进一步优化,例行停电试验周期限制需要突破,检修的针对性要进一步增强,设备状况分析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实现设备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三、强化生产秩序,实现生产活动有张有弛

电力生产有其特有的客观规律,不同地域和不同单位也多少存在其差异和特点。要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规律和节奏的把握,生产秩序的掌控至关重要。一方面,需强化以“三会”管理生产活动(周例会、日早会、班前会),以“三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管控生产现场,以“三种方式”(临时方式、过渡方式、检修方式)和预警机制管控电网安全,以“四种承载力”(人员、电网、工机具、环境)管控作业数量。从管理、执行、现场和承载力四个维度强化生产秩序管控,通过“五类制度”(生产调控制度、计划检修制度、现场把关制度、安全稽查制度、设备主人制度)确保电网、设备、人身安全管控到位。另一方面,要根据季节特点、管理特征,合理制定和安排设备年度、月度检修计划,确保不超承载力安排生产工作,做到生产活动有张有弛,促进安全生产“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局面形成。

四、强化“以人为本”,打造一流队伍

电力生产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和危险性等特点,要保障电网企业的长治久安,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坚强的电网设备、先进的运检装备等,也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纪律性强的安全生产队伍。

首先,需强化“三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主体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各分管领导,建立权责共担的责任体系;强化生产副职、运检、调控等主要生产人员的保障作用,着力构建高效协调统一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设,监督作业现场,监督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特别是领导人员的安全履职情况。

其次,是增强安全生产队伍的执行力和执行能力。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确保技术标准、反措等重要制度标准的刚性执行。系统开展安全生产理念、理论、方法培训,使他们熟悉安全生产特点和规律,熟悉上级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系统开展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设备检修、状态检修、运维一体化、带电检测、智能变电站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一线人员综合素质。

最后,是建立先进企业文化。通过各种措施,营造积极向上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强化创新实践,促进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电网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电网企业内外部环境时刻在变化,安全生产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电网企业需要持续改革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网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系统开展电力相关科技研究工作,大力推广带电检测等新技术成果,广泛应用油色谱分析、SF6分解物检测、高频、特高频、地电波、超声波局放检测和定位、红外测温、红外检漏、紫外检测等带电检测技术,开展设备性能综合诊断分析,提高了设备潜伏性故障预判能力。推进运检智能化建设。坚持生产问题导向,针对特殊区域、重要设备特点,不断开展输电线路防山火、防冰冻、在线监测等装置研发,大幅降低了电网运行风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防外力破坏的能力。加快推进设备智能化、通道可视化、状态透视化、指挥快速化为主要内容的智能运检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设备、通道、运维、检修和生产指挥智能化管控能力。通过不断激励员工的自主创新动力和活力,促进生产效率效益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检修电网监督
穿越电网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检修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茂名式大修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