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朋,杨涛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唐山063009;2.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地方院校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于佳朋1,杨涛2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河北唐山063009;2.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地方院校;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1]。介绍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定位,在分析地方院校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学校、研究生、导师层面总结了影响地方院校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
地方院校是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由地方财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根据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的有关数据统计,全国普通高校1908所,地方院校占了总数的94.2%,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381所,占全国总数479所的79.5%[2]。因此,地方院校承担着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作用。在全国研究生扩招的大背景下,管理类研究生的报考数量也迅速增长,如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质量是当前地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未有标准的界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中阐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所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学术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3]。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最新的专业知识库,管理学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一级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多元化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在本科阶段良好的管理理论功底奠定的基础上,对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则更注重于管理能力的提高。即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应该是具有良好的计划、沟通、组织协调、领导和创新等能力,从事各种具体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一)跨专业报考人数多,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设有管理类专业的地方院校不少,并且在招生上文理兼收,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报考专业,竞争激烈。报考人员除了专科出身外,还有大量跨专业报考者,并且成功考入的不占少数。笔者对所在学校的管理学院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跨专业报考人数占61. 4%。这部分人通常缺乏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学科认同,本科和硕士培养的衔接性较差。同时,在管理类专业报考竞争激烈的前提下,很多地方院校为了争取生源,大力推行研究生的推免制度,未经过竞争淘汰机制的推免生往往缺少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同一环境下的长期学习不利于其其它行为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容易安于现状。
(二)报考人员考研动机不纯正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研究生学历的扩大化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变得更加严峻,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迫于压力和提高自身素养的需求,不得不选择继续深造。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中对博士的调查问卷中,出于学术目的而继续深造的人数占69.9%,因为硕士毕业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而报考的人数占9.6%,还有是因为对导师仰慕、评定职称、提高社会地位等非学术目的而报考[4]。而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出于学术目的而报考的人数占61.9%,同时,66.7%的人也因为本科毕业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14.3%的人为了提高社会地位。相对于国家重点高等学校,地方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线分数略低,一部分报考者在非学术目的驱使下只想通过"混"学历的方式获得一纸文凭,因此缺少高涨的研究热情,只履行在学校培养标准的最低要求,甚至违背学术道德。
(三)培养模式僵化,教学缺乏前沿性
目前,很多地方院校在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上依旧沿袭本科的培养模式,大多还是采取教师课上讲授,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模式,研究生自身研讨欠缺,案例教学不多。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研究生的学习仍停留在枯燥空洞的管理理论中。课件常年固化不变,与本科课程设置相似,教育理念落后,缺少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尤其缺少具有前瞻性研究领域和课题的介绍,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
(四)未与学校自身特色紧密结合
我国地方院校种类繁多,除了综合性大学外,还包括理工类、人文类、经济类、科技类、艺术类等多种类型,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点也是广泛覆盖于这些院校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地方院校并没有结合自身学校特色,未明确把握管理学科的专业设置和专业优势,对研究生选拔阶段的要求不严格,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限
由于生源、待遇、科研项目等原因,地方院校的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与质量相对于国家级重点院校来说还是有所欠缺。迫于科研、职称、教学等事务,他们分配给研究生的时间有限,而管理类专业的导师常常也被各种行政事务缠身,再加上学生不积极的科研态度使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限。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关于与导师见面频率的结果统计显示,23. 8%的人选择了"每周都见",33.3%的人选择了"几乎不怎么见面",选择"两周左右见一次""三周左右见一次"和"一个月见一次"的人数都占14.3%。其次,导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术方面的引导,而缺少对研究生在学术道德的教化、精神的鼓励以及经验的分享。
从笔者所调查对象的统计分析来看,可以归纳出影响地方院校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般性因素。
(一)学校层面
1培养理念
树立正确而明确的培养理念是地方院校提高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因为培养理念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式,对研究生的发展起着战略性的指导意义。陈旧的培养理念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对管理类研究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2培养方式
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已经开始着手于其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的变革,培养方式直接影响着研究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正确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其各种管理能力的提高,因为培养方式贯穿着研究生教育的整个环节,从招生计划、课程设置到社会实践。
3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实现对研究生进行科学培养的依据,也是地方院校实现对研究生培养进行管理创新的核心。尤其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来讲,管理机制应该是规范而长效的。发达国家的研究生质量之所以高,关键在于其拥有严进严出的选拔淘汰机制、弹性的学制、激励创新机制等其它配套机制。
(二)研究生层面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其向一种目标前行的动力倾向,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相当一部分管理类研究生对管理类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和需要,态度的不端正和志向水平的偏差都不利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科研水平
除了学习动机外,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各类院校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普遍性指标。掌握前沿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学术论文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是评价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素。
3管理实践能力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将所学理论具体应用到各种管理实务中去的能力是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所在。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快速反应的、服务社会的专业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对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得分和社会实习考核结果来衡量。
(三)导师层面
1导师的队伍结构
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需要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导师队伍结构,包括研究方向、学历、职称等方面的合理构建。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的高度自信与认同,还有利于学生与导师之间形成良好学术氛围,从而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导师的科研水平
导师是对学生的直接指导者,导师所拥有的课题量、经费、科研成果等不仅反映了其科研能力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研究生的课题选择与科研水平,对学生的科研工作有更为成熟的研究导向,有利于研究生锻炼自身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导师的责任心
一个有能力的导师不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导师,但一个对学生附有高度责任心的导师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好导师。只与学生保持名义上的联系,却不对其进行实质性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指导的频率、指导的方式和学生对导师的满意程度都是衡量导师是否具备责任心的要素。
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类研究生对于建设知识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地方院校进行自我改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本文在有关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已有文献和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研究生和导师层面提出了影响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希望能与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结合,不断完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财政部.三部门就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和深化改革答问[EB/OL].(2013-03-04)[2015-07-03].http://www.gov.cn/ gzdt/2013-03/04/content_2344738.htm.
[2]李雪林.数据显示:地方大学数量占全国高校总数94.2%[EB/ OL].(2008-04-30)[2015-07-03].http://www.jyb.cn/high/gdjyxw/200804/t20080430_158628.html.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Z].2002.
[4]高虹.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R].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院,2006.
[5]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6]肖艳玲,张舒,林向义等.提高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3(11):217-218.
[7]敬采云.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39-71.
[8]董波波.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2-24.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ltivation Quality of Academic Typ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nagement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YU Jia-peng1,YANG Tao2
(1.College of Graduat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2.College of Management,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cademic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nagement;cultivation quality;influencing fact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it takes on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high-level talents,creating a high level resul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viding a high level social services.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academic typ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nagement is introduced.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of academic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nagement,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ltivation quality of academic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management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supervisors.
G643.0
A
2095-2708(2016)03-0061-04
2015-11-24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Z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