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国耻、国难的全息纪录—关捷、关伟编著《日俄战争灾难纪实》

2016-03-07 06:01:54安成日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日俄战争纪实灾难

安成日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0世纪初国耻、国难的全息纪录—关捷、关伟编著《日俄战争灾难纪实》

安成日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110余年前,在中国大地上上演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一直是国内外各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2014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之一出版的关捷、关伟编著的《日俄战争灾难纪实》是近些年国内日俄战争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而且也是一本颇具特色的研究著作。纵观全书具有角度新、内容充实、资料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当然该书也非尽善尽美。该书缺少研究综述和对研究现状的学术批判,也没有统括性的终章等。

日俄战争;国耻;国难

一、与《日俄战争灾难纪实》相类似的研究成果

110余年前,在中国大地上上演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一直是国内外各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日俄战争结束到至今有关日俄战争的各种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有关日俄战争的记述和研究,日俄战争硝烟尚未散尽就已开始了。1904年至1905年,日本东京柏文馆就出版了斋木宽直编《日俄战争纪实》和平田胜马编《日俄战争纪实》以及《征俄二军写真帖》等。紧接着日本军部又出版了大本营写真班编集的《日俄战役写真帖·第二军》和《日俄战役写真帖·第四军》(小川一真出版部,1906年)。

沙皇俄国也不甘落后,出版了日俄战争中曾任俄军总司令官的库罗巴特金所著《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等著作。此后,每逢日俄战争重要纪念日前后,日、俄两国国内都有一些论文、专著和相关资料的公开发表。

由于种种原因,在日俄战争最大受害国中国,有关日俄战争研究稍显滞后。1928年商务印书馆才出版了有关日俄战争的第一本著作,吕思勉著《日俄战争》。此后,1931年和1934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陈功甫著《战争与辽东开放》和《日俄战争史》。总体而言,2005年日俄战争100周年之前,我国国内有关日俄战争的研究著作并不多。

随着日俄战争100周年的到来,国内外再一次出现了新一轮的日俄战争研究热潮。

据笔者了解,日俄战争100周年前后日本方面出版的以日俄战争为题材的专著不下30本。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儿岛襄的《日俄战争(全8卷)》(文艺春秋社,1994年版)、井口和起的《日俄战争的失败》(吉川弘文馆,1998年版)、野村实的《日本海海战的真相》(讲谈社,1999年版)、原刚的《秘藏·日俄陆战写真帖·旅顺攻防战》(柏树房,2004年版)、横手慎二的《日俄战争史——20世纪最初的大国之间的战争》(中央公论社,2005年)、长山靖生的《日俄战争:另一个故事》(新潮社,2004年版)、植久庆的《那个时候日本很强大——日俄战争100年》(中央公论社,2003年版)、山室信一的《日俄战争的世纪——从连锁的视角看日本与世界》(岩波书店,2005年版)、黑岩比佐子的《日俄战争——胜利后的误算》(文艺春秋社,2005年版)、森贞彦的《日俄战争和“菊与刀”》(东京图书出版会,2004年版)、军事史学会编的:《日俄战争(一)国际文脉的角度》、《日俄战争(二)战斗的诸相与遗产》锦正社,2004年版、日俄战争研究会编集的《日俄战争研究的新视点》(成文社,2005年版)、山梨学院大学朴次茅斯媾和100周年纪念文集《日俄战争与朴次茅斯媾和》(蔦友印刷株式会社,2006年版)、冈田和裕的《从俄罗斯看日俄战争——认为大胜的日本不认为战败的俄罗斯》(光人社,2011年)等就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著作。

据笔者有限的了解,俄罗斯方面新近也出版了尼古拉·埃德瓦尔得维奇·盖因兹的《Вдейству ющейармии(Письмавоенного корреспондента》和阿里克谢·诺比科夫·普利波依的《对马——波罗的海舰队的覆灭(上、下)》等研究成果。

日俄战争100周年前后,我国也出版了一批以日俄战争为题材的研究成果和图片资料等。如,杨惠萍、穆景元、郑学成的《国殇——甲午战争至甲辰战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刘志超、关捷编著的《争夺与国难——甲辰日俄战争》(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董志正、田久川、关捷主编的《日俄战争始末》(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关捷、董志正、田久川主编的《日俄战争史料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徐光宇编译的《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查攸吟著的《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秦风老照片馆编著的《日俄战争与中国的命运:1904——1905法兰西画刊图文精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曹群著的《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政府决策研究:1894——1904》(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查攸吟著的《日俄战争全史》(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年版)等。

二、《日俄战争灾难纪实》的主要特色及新意

2014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之一出版的关捷、关伟编著的《日俄战争灾难纪实》一书,也当属这一批研究成果之一,而且也是上述研究诸著述中一本颇具特色的研究著作。

《日俄战争灾难纪实》的第一作者关捷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研究专家。关捷先生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多年,著作甚丰。完成《日俄战争灾难纪实》一书之前,关捷先生(恕我此后略去敬称,以下简称《纪实》)就已经与他人合作完成了有关日俄战争的两本专著和一本资料集,这为《纪实》一书的成功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纪实》一书也是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大连市政府资助项目。

《纪实》全书洋洋53万余言,由绪论、第一至七章、余论、附录(“日俄战争纪事”)、参考文献、后记构成。《纪实》的绪论、第一、第二、第六章和余论由关捷教授执笔,第三、四、五、七章和附录参考文献由关伟副教授(博士)执笔、编写,最终两位作者合力通稿而成。纵观全书有以下创新点和新意。

首先,本书的角度比较新。既往的国内外有关日俄战争的研究著作,大多专注于与日俄战争相关的政治、外交、军事史的研究,间或偶尔也有人关注了与日俄战争相关的经济问题。较少有成型的著作关注与日俄战争相关的战地社会问题。即很少有人去关注日俄两个交战国以外的中立国——中国辽宁战区及战争波及地吉林人民蒙受的战争灾难与苦难以及该地区人民的抗争。也许对战争的始作俑者日俄两国来说,中国人民的苦难是无足轻重的,是战争带来的必然衍生物,不值得一书。但是,正如关捷先生在书中所论述的那样,“这时起日俄两国发展成为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向外侵略扩张,两国都想把朝鲜和中国的的东北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进而争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1]。无论战争胜败,作为被殖民对象的中国民众而言,日俄战争却是实实在在的灾难与苦难,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国耻、国难。

但是由于受注重政治、军事、外交史的传统史观的影响,既往即便是中国国内学者撰写的日俄战争史的研究著作也很少关注与日俄战争相关的中国社会各界层的战争苦难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史学研究全面向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的回归,在与日俄战争相关的研究中也涌现了一批关注日俄战争对东北人民造成的灾难与苦难的研究著述。《纪实》一书无疑是其中一部颇具代表性的著作。和既往研究不同,《纪实》全面系统勾画了与日俄战争相关的政治、军事、外交的同时,运用大量的笔墨详细论述了日俄战争给东北民众造成的深重灾难与困苦,给东北经济造成的严重损失和给中国带来的政治危害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纪实》第三、四、五章结合日俄战争各大战役的进程,运用大量可靠的材料详细论述了日俄战争各大战役给辽南地区中国民众造成的无穷灾难,以及日俄士兵在辽南各地及海上犯下的桩桩罪行。《纪实》第六、七章则论述了日俄缔结媾和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及政治灾难,揭露了战争结束以后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的劫掠、烧杀等暴行,特别是日军的暴行。《纪实》“余论”则论述日俄战争及战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和不屈的斗争。

其次,《纪实》内容充实,详略得当,资料较为丰富。据笔者粗略统计,在《纪实》中作者收集了232种各种文献资料,其中有中文文献113种,日文文献64种,俄、苏、美、荷等国文献11种。《纪实》灵活运用上述资料,不仅详细记述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的权益,矛盾日益尖锐化的过程及最终导致兵戎相见的原因;也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了日军渡过鸭绿江,占领普兰店、金州,辽阳战役、旅顺口争夺战、沙河会战、黑沟台激战、奉天大会战、对马海战,朴次茅斯媾和等。《纪实》运用详细的档案资料揭露了日俄在辽南大地上的厮杀,给无辜中国民众带来的灾难和困苦,以及日俄战争后日俄又相互勾结,在我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攫取在东北权益的丑恶帝国主义嘴脸。

再次,《纪实》突破既往学术著作以文为主的惯例,大量穿插各种图片,使《纪实》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妙趣横生。在《纪实》写作过程中,作者在书中插入了大量各种图片。这些图片与战争进展相配套,与每次战役和战斗情形相呼应,与揭露战争灾难与痛苦的文字材料相互印证,与书的内容浑然成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些图片既有日俄两军作战地图、军事对峙图,日俄两国相关政治家、军队指挥官的肖像,战斗实景照片,战灾漫画,殖民机构图片,也有重要文件、档案资料照片。更可贵的是作者自拍了一些战场遗址、资料图片。据笔者统计,《纪实》全书共计有各类图片257幅。这些图片不仅增加了读者对100多年前日俄战争历史的直观感性认识,也增加了历史著作的趣味性。现在正在或即将步入大学门槛的90后、0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看“动画”、看“漫画”成长起来的一代,号称“动漫族”。这一代人对图片具有天生亲和力。很多严肃的学术著作也纷纷迎合世代的变迁,出版“插图版”的今天,《纪实》在学术著作中大量使用图片,无疑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最后,《纪实》在行文中大量完整地引用了各种历史文件。这样的引用方法在国内史学界实数罕见。笔者仅在王芸生编著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见识过此类引用方法。原始、完整地引用历史文献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断章取义,也可增强其著述的资料价值,也使读者对作者进行的分析和得出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有效的客观评价。王芸生编著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历经岁月的考验经久不衰,笔者认为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该书的上述资料价值。北京大学的臧运祜先生认为,王芸生先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是一部对“近现代中国人产生过相当影响”[2]的巨著,有幸拜读《纪实》的诸君想来亦会有此感慨。另外,对那些不是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及日俄战争史的读者及没有条件接触原始文件的读者来说,阅读《纪实》也是一次难得的与一手资料亲密接触机会。通读《纪实》会有另一番别样的收获。

三、《日俄战争灾难纪实》的微瑕之处

《纪实》当然也并非尽善尽美。纵观全书有如下缺憾和不足。首先,《纪实》作为一部严肃史学研究著作,缺少既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和研究现状的科学、公正、客观评述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本课题核心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研究方法的明确设定。正如笔者在之前所言,国内外有关日俄战争的研究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远的不说,以日俄战争100周年为契机,在此前后国内外都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但是,仅从作者所列参考书目和文中的注释上看,作者对上述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缺憾。

其次,《纪实》作为一部“灾难纪实”篇,笔者认为,《纪实》最后应有一章统括性的章节来整体盘点日俄战争给中国、中国民众及交战国双方的民众带来的灾难。在《纪实》中大量的战争灾难(主要是给中国、中国民众造成的灾难)散见于各章的叙述当中,虽然不失详尽、生动、真切,但终归难得觅见其全貌。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读罢全书,一般读者依然对日俄战争的总体规模和所造成的灾难难以形成整体印象,并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战争规模恰恰与战争灾难是成正比的。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首次大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被一些学者誉为“第0次世界大战”和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之力而进行的“第一次总力战”(日本学者横手慎二语)。有数据统计显示,在日俄战争中俄方先后投入50万兵力,日方先后投入40万兵力,双方兵力总投入的达90万。俄方战死42628人,伤146032人,被俘79454人;日方战死82842人,伤153584人,被俘2000人。据日俄战争后清朝政府的统计,在战争中中国官民财产损失折银6900万两,东北人民死于战火者20000人。至于中方伤者未见统计,大概是“不计其数”吧!

再次,《纪实》在细微之处仍需进一步雕琢。比如一些叙述,笔者认为仍需进一步核对史实。如《纪实》第167页上记为马德里托夫,而在其后所附地图上的人名为“马特利托夫”,是否音译之差?另外文中“江官”,在地图上却标为“张官”,到底是“张官”还是“江官”?此外,还有人名、书名、翻译不一致之处。如第71页注释①“〔苏〕契尔缅斯基:《日俄战争(1904—1905)》北京时代出版社”其他地方该书作者都写成了“契尔明斯基”。又如,第189页注释①中的《东两双互之接近论》中的“两”应为“西”,第364页注释⑤“宓亨利”的“宓”写错,打成了“毖”字等。另外,日文著作多翻译成或写成了简体汉字,但有的保留了日文“露”,又有的用“俄”,全书应一致。

《纪实》对一些图片的说明,也有违常理。如第六章开篇“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朴次茅斯谈判”的图片介绍,应分左、右介绍,不宜按平面人物排列介绍。另外,在这些图片人物介绍中《纪实》作者也没有具体介绍这些人物所属国家及谈判时各自所领头衔,而且九个人物只介绍了四个。那么读者自然还会问余下的五个人是谁?这种图片人物的全方位介绍貌似做无用之功,但是那些对日俄朴次茅斯媾和感兴趣的人来讲,无疑提供了很重要的信息。对朴次茅斯媾和感兴趣的研究者可根据图片中获得的信息,在收集资料时可格外关注这些与会者的相关资料和活动。美玉微瑕,不掩其瑜,尽管《纪实》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和缺憾,但它仍不失为近些年在有关日俄战争研究领域涌现出来的一部厚重的力作。

[1]关捷,关伟.日俄战争灾难纪实[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

[2]臧运祜.王芸生对于“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及其他——以《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为中心[C]//“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8:430.

A Panoramic Record of China’s National Shames and Catastrophes—A Reading of“Documentary of Russia-Japan War Catastrophes”by Guan Jie and Guan Wei

AN Cheng-ri
(College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there was a war on China mainland-Russia-Japan War has been the hot issue for study.“Documentary of Russia-Japan War Catastrophes”,authored by Guan Jie and Guan Wei published by Social Sciences Academy Press(China)in December 2014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in Russia-Japan study wi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This book is rich in rich content with abundant materials and graphs from new perspectives though with some drawbacks in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accounts, i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n conclusive chapters.

Russia-Japan War;national shames;national catastrophes

K3

A

1008-2395(2016)04-0006-04

2016-06-16

安成日(1964-),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国学院大学历史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东亚区域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研究。

猜你喜欢
日俄战争纪实灾难
雷击灾难
环球时报(2022-08-08)2022-08-08 15:15:24
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日俄战争
调停与求霸:从日俄战争看美国均势战略的设计与进路
砚边纪实
艺术品鉴(2019年12期)2020-01-18 08:47:14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6
探白银时代作家对东方宗教的兴趣成因
青年文学家(2017年3期)2017-03-10 08:58:27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塑料制造(2016年5期)2016-06-15 20:27:39
日俄战争前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的开战策动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