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洁 张雨薇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以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实践为例
贾洁 张雨薇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起人才支撑作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核心。以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实践为例,即在设计教学实践中,引入生态教学理念新思维,通过构建教学生态性系统,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合理设计实验教学课程,并以多元技术手段与师资团队创新为依托,以“工作室导师制”方式,培养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思维
“艺术设计必须兼顾从产品生产、销售、消费到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乃至作为产品生产最终服务对象——人的需求变化、社会发展变化及生态环境变化等均应纳入设计师工作与思考范畴。”[1]随着文化产业繁荣与发展,越来越多视觉符号呈现在人们眼中,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意型产业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艺术设计属于一种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因此在艺术设计中更应该注重开发创新思维。”[2]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艺术设计人才是关键,特别是创意型产业人才培养,在源于个人创造力的产品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1.理论教学是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依托。“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并能体现不同高校办学特色与优势”[3]。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以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为依托,设计理论是学生从事专业设计的基础与必要条件。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理论知识储备,才能产生丰富联想,才会产生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艺术创作实践发展。因此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既应包含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还应包企业形象、标志、版式、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小区设计等专业必修课程,包含创意、展列展陈、书籍装帧、规划设计实验等专业岗位群课程。
岗位群课程设置依据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需求确定,如视觉传达设计课培养学生从事广告设计与创作等工作能力,因此确定网络广告、平面广告、影视广告设计与实验等专业岗位课程,但应与之所学必修课程有所区别,即在理论教学时充分考虑岗位能力培养不同要求而设置相应课程,以满足学生在专业岗位群课程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和岗位能力思考的思维方式,进而挖掘学生的
艺术设计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2.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支撑。“实验教学学时较多,但学生缺乏艺术设计对应的综合设计能力,结合非艺术类学科专业为艺术设计开设的相关实验,对艺术设计课程学习无帮助。”[4]长久以来,学校课程设置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用人单位对某方向人才有迫切需求时,学校才开始调整教学课程体系,造成产业发展与用人需求不平衡。因此,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达到“产学研”相结合。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应用性较强,实践教学人才培养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否快速适应就业岗位并掌握岗位技能,能否将创新性思维运用于设计的重要保障。
学生实践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息息相关,也是课堂理论课程授课情况的直接反映。传统设计课一般是课上讲解理论知识,课下布置作业,学生对设计的构想、市场动向、产品应用以及其他领域发展状况缺乏了解,仅在教室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以下简称艺术学院)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周密设置实验、实践课,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增加展陈设计、企业形象、书籍装帧以及包装实验等实验课程,占总课时15%;环境设计专业,开设景观规划、广场、城市规划设计实验等实验课程,占总课时19.5%。通过实验课程学习与强化,学生获得解决问题能力。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突出艺术设计教学针对性与个性化,使艺术设计教学理论更适应专业实践教学。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不同发展方向学生,采取个性化艺术设计教育方案。即“构架能实现综合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突出艺术核心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岗位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企业人才岗位要求。”[5]
2012年艺术学院2010级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学院艺术工作室“中国方正稻作博物馆”项目;2013年2011级设计专业学生参与“虎头侵华日军博物馆”项目;2014年2011级设计专业学生参与“马永顺纪念馆”工程;2015年2012级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带岭抗日英烈纪念园”工程等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实地设计、测量,使学生明确各种流行元素、设计风格、材质的不同应用;通过项目实践,也使学生了解市场人才需求、行业发展方向,进而培养其职业使命感。通过实践,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协作,有利于集体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生态教学理念
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程,业已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社会教育形态也与文明进程演变同步,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进而转变为制度化教育形态,总体上体现了工业文明框架下的教育思维设计。随着生态文明社会形态出现,教育也应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关系。
“以生态观为发展观,生态式艺术设计教育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以人为本,综合环境、社会、经济、人文因素开展应用设计教学及应用实践、创作。”[6]艺术设计教学一方面从理论上践行“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另一方面通过对绿色校园、生态文明的设计实践探索,实现理论物化形态。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教学课程、管理和评价体系中,培养适应和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人才。
在课程设计方面关注乡土文化与文化多样性。可持续生态设计理念首先是文化可持续,然而乡土文化传承并不止于民俗手工艺技术鉴赏,而是结合其艺术形式开展时代再创造,实现艺术精神传承,设计形式再现。如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可结合东北寒地地貌特性,关注关东文化多样性,开展建筑环境设计。
一般而言,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即更“生态”;但这种多样性并非简单的数量庞大,而是相互关系选择性较多,各生物之间主要是依存与合作关系,而非片面强调竞争与淘汰关系。
生态文明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课程设置多样性,强调学科间合作关联。杜绝设计教育“千校一面”标准化课程模式,体现区域大学专业
特色,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管理,最终到课程评价,形成内在关联网络,并协调衔接、互补共生,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导向,优化整合现存课程体系,构建生态化教学课程体系。
(二)教学团队建设
艺术学院成立了5个教学团队,既承担专业教学工作,又担负科研任务和社会服务项目。团队在科研方面共获得国家及省级各类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5项。与此同时,艺术学院还根据教学与科研需要,保持或微调现有教师总量,保证教学科研发展需要。
艺术设计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思维训练过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与社会实践脱轨等问题。“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对于艺术教育而言是极其不恰当的,没有从艺术教育自身特点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与教育目标相背离。”[7]
1.工作室导师制。“理工实践教学需要实验室,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也需要工作室。工作室制体现导师责任、研究方向与特点,能让学生学习更自主、更有兴趣,还能提高其艺术设计实践能力。”[8]
2011年艺术学院成立以院长为负责人的导师工作室,工作室以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设计系骨干教师为主体,依托工作室特点和优势,每位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带领一批优秀学生相继参与“唐渤海国龙泉府遗址博物馆”“虎头侵华日军博物馆”“铁力马永顺纪念馆”“带领抗日英烈纪念园”等相关工程项目的标志、展陈、版式、室内、景观设计。这是艺术学院师生展示个性化设计创作和开展创新型设计探索的一条成功之路。
2.合理应用网络技术。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普及与迅猛发展,现实生活可再现网络,对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产生极大冲击,部分学生依赖电脑学习和设计,认为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可取消。原因在于学生仅从表面理解设计,忽视设计作为造型艺术最直接、基本的表达方式。因此,要针对学生思想误区从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基础课程是提高自身审美的重要手段。此外,在素描、色彩基础课教学中,强调创意与个人创作结合,强调基础构思,在表现形态上,既有写实表达,又有综合材料运用,让学生从整体出发,直观感悟和体验写生对象,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养成,在培养学生设计理念同时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授课和多媒体教学辅导,使用数字化集成和控制的现代教学手段,展示丰富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强课上课下艺术设计教学信息整合,使学生在课外时间及时掌握国际艺术设计前沿动态。”[9]
“艺术设计课堂引入互联网技术,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10]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网络平台自媒体方式授课,创设课堂情境或自主探究创作,将知识在网络平台模式下传播,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并掌握技能,注重发挥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艺术设计能力。
3.互动式师生关系。艺术设计课是一门需要师生互动、广泛交流的实践课程。其中1/3为理论课,2/3为实践课教学过程,教师是引导者与设计者,即教师运用专业知识、设计手法引导学生并通过优化设计作品,提高专业水平;学生通过交流学习,成为作品设计者。
如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从包装品种选择、材料区别、盒型搭配、颜色运用到成品包装盒制作实施,教师均尊重学生选择,给予积极肯定,并为其提供专业指导,通过成品包装盒拆分与演示,电脑软件演示和制作,让学生充分理解和领悟设计产品与成品差距,使学生掌握不同品牌包装产品特点,使产品与包装相互协调,并提高教学水平。
4.多元式教学模式。在实施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创新精神与能力至关重要。围绕艺术设计学生个性差异和思维特点因人施教,而非传统统一培养模式。即将课堂交给学生,艺术设计课堂中教师起指导作用,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反转课堂中教与学角色,通过学生自主讨论或小组协作等形式完成以项目创作为核心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并
让学生找到合适位置,将被动式教学转为主动式探究,使学生在产品创作中,充分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增强其独立思考、团结协作能力。
[1]刘启文.浅析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张峰.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
[3]夏小奇.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5).
[4]张文瑞.高校艺术设计创新实验课程研究[J].中国报业,2015(22).
[5]赵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亚太教育,2016(2).
[6]陈建伟.生态式艺术设计教育理论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7]汤箬梅.创新设计教育——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跨学科发展趋势[J].美术与设计,2014(5).
[8]罗冠男.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5(7).
[9]赵琳.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与资源整合[J].歌海,2011(4).
[10]夷静.互联网技术在艺术设计课堂上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 2015(3).
G640
A
1672-3805(2016)05-0091-04
2016-08-08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我省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初探”(2015B084)
贾洁(1969-),女,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