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网络公开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周 敏
(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摘 要:网络公开课的蓬勃发展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也是对该课程教学的现实挑战。在该课程中积极整合利用网络公开课资源,对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现状,促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效果上能发挥积极作用。文章对网络公开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对网络公开课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伴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G (3rd-Generation) 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成熟和智能终端的应用普及,数字原住民中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他们遇到学习、生活等问题时可能首选互联网搜索引擎而不是教师。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时期,大学生正经受着深刻的环境变化和各种思潮的激烈冲击,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也备受关注。教育部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和文件[1-4],很多高校基于课程教学具有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正面引导优势明显的认识,普遍以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已成为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有调查表明51.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推进,网易、凤凰等门户网站引进的许多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哈佛、耶鲁等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公共开放课程)已成为我国“公共产品”。身为数字原住民的大学生们逃离课堂去淘课(看名校公开课视频)早已不是新闻。观看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流行的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不小的影响,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如何将优质的网络公开课资源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推动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课程性质上来看,应该是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的“现场生成性”是其显著特征。但从笔者目前了解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普遍采取大班授课,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传统,对学生课堂的参与和体验不够重视,因而教学内容的“现场生成性”效果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必须革除当前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弊病,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模式,让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做、悟”的目的。[5]
(二)师资力量基础薄弱
目前由于有些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度不够,造成一些心理学专业的教授、博士等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不能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乏专业训练、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或非专业教师成为承担这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提出了极高的专业要求,那些大多数刚毕业,社会阅历缺乏就踏上这个岗位的青年教师很难胜任教学工作,无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有效的回应,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内容上过于注重理论化的知识讲授
调节心态情绪、优化心理品质、压力应对能力,融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最迫切期待能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获得[6]。而在现已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变成了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学常识学习的过程,照本宣科,没有联系实际,忽视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不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7]。
(一)网络公开课发展历史
网络公开课是基于优质教育资源共赏原则,利用网络无远近、广泛联结和任意联结的特点,在开放大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计算机虚拟空间营造网络公开的课程。网络公开课最早起源于英国上世纪60年代成立的开发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将部分课程视频公开在网络上,使得世界任意一个地方的网络使用者都能够免费获取,从而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的序幕。网络流行的公开课大部分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课程数量非常庞大,内容涵盖也非常广泛,涉及到人文、社会、艺术、金融、教育和科学等多个领域和学科。2010年初,随着 YYeTs(人人影视字幕组)等国内知名字幕翻译制作组介入,极大助推了网络公开课在国内的发展。2011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我国建设网络公开课的序幕[8]。
(二)网络公开课的特点
呈现在网络上的大多公开课为国际国内名校的名师名教授所讲授的课程,汇集了大师们的思想精华,课程内容新颖深刻,知识含量高。国际名校网络公开课通常就是日常授课活动的实况录像,实实在在地反应了当时的授课现场的诸多细节,未经任何修饰,能让观看者了解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这些课程的最主要特点是:课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深刻;讲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听后引发受众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三)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
有研究表明网络公开课在学生中的知晓和使用群体很大[9]。据初步了解的情况,笔者所在高校学生群体对网络公开课知晓率和使用率情况与报道情况较一致。但学生在选择网络公开课的问题上,尚处于自发的状态,随意性比较大,既缺乏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引导,也缺乏规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能有明确目标,长期坚持系统性地观看网络公开课的非常少[10];高校教师对网络公开课知晓率也比较高,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较普遍的一种状况是知道有网络公开课,却没有实际去观看过,而将网络公开课引入自己教学之中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在被选择观看的网络公开课中,大部分来自国外,中国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课程等国产的本土公开课被选择观看的不多。
(四)主要的网络视频公开课资源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网络视频公开课能从以下网站获得。一是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www.jingpinke.com),该网站主要提供包括国内高校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二是一些商业网站也有公开课栏目,免费提供给网民观看,如国家网络电视台的中国公开课、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这些网站除了提供国内高校是视频公开课外,还集中整理国外名校开放课程的完整教学视频。
(一)网络公开课的使用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提质
网络视频公开课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各高校之间非要方便地实现互通有无,学生和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免费享受名校优质教育资源,零距离感受和领略名校名师们的智慧和魅力。因此,网络公开课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一些办学基础薄弱的普通高校缓解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提质。
(二)网络公开课的使用能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成功起源于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已有成功范式的模仿。面对丰富的世界名校和国内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通过观看相关课程视频,了解国内外名校教师的授课方式、师生互动、语言表达等,充分加以理解、吸收和总结,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从中吸收养分,并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有助于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实现自我提升。
(三)网络公开课的使用能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11]在世界范围内,自主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教育活动需要高度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尊重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原则,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要考虑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其自身潜能的萌动和人格成长的愉悦[12]。事实上,网络公开课,尤其是国际名校的网络公开课都是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和主体,设置一定的学习情景来培养学生独立理性思考的教学典范。以下笔者以最受学生欢迎的哈佛《公正课》稍作剖析。笔者认为互动辩论式的教学方式是这门课如此受人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大学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的契合性。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认为,要对本科教育展开讨论,首先必须理清大学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13]。
(四)网络公开课能强化教学内容的“现场生成性”的效果
网络公开课中名师们能将一个个理论切入到生活的实际,使其变成一个个浅显易懂的生活场景,授课的内容、倡导的观念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能真正直达受众的“心底”,触动人的灵魂,加强了教学的“现场生成性”效果,让受众产生改变的冲动,并付之于实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即能从“知道”转化为“做到”。
(一)吸收借鉴,在课堂教学中间接应用
大学心理健康课教师先行观看收集整理好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相关网络公开课资源,认真观看和体会名师的教学视频,结合自身的特点,把这些资料中好的方法、思想、观念和典型案例加以吸收、改造,结合自身实际形成教学内容,用于课堂教学。
(二)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中
对于某些网络公开课,例如一些专题讲座,其课时不长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精心挑选部分视频直接在自己的课堂进行播放教学,学生观看后,教师组织开展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所需注意的是要明确选取视频的目的,课前事先要根据选定的视频材料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好讨论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现场的掌控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种应用模式效果的好坏关键处决于教师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分享或讨论的程度。学生的情感能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放松的课程目的。
(三)课堂教学之外的应用
对于一些课时较长的网络公开课,教师可以通过指定视频公开课内容,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并且根据所观看视频公开课上交的作业,其作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将纳入考评范围,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递交根据所观看的网络公开课中学的理论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报告。
在以网络公开课为代表的开放教育资源冲击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若不转变观念,采用多种模式整合应用网络公开课重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那么习惯了数字化生存的大学生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离开这门课程。目前来看,由于认识不足,我们的回应远远不够。
同时网络公开课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也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将网络公开课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会在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上,产生积极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2001.
[2]教育部.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Z].2002.
[3]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Z]. 2005.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Z].2012.
[5]周凤琴,黄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1):78-80.
[6]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导刊,2010,(9):98-101.
[7]吕斐宜.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J].理论界, 2006,(8):137-138.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2011-10-12.
[9]梁云真.大学生使用“网络公开课”的现状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63-64.
[10]孙文斌.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为对象[D].南京大学,2012.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
[12]林玉琼.浅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新世纪论丛,2006,(1):242-244.
[13]杨满福.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的冲击与重塑[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106-109.
(责任编校:呙艳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6-0052-03
收稿日期:2015-04-20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院级教改课题“基于名校网络公开课课程资源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NJY2013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敏(1980-),女,湖南湘潭人,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热点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