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3-07 00:33张陆卅
东岳论丛 2016年1期
关键词:古人文化研究

张陆卅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陆卅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史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日常生活方式和特定的物质承载着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是我们与古人及古代世界产生联系的纽带,也是构建古代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的重要依据。基于这一认识,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围绕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多样性、物质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物质性与地方社会、城市生活、医疗生活与文化等七个议题交流了治学心得。

近年来,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将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并且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探索日常生活史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从2011年的“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到2012年的“日常生活史视野下中国的生命与健康”,从2013年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到2014年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再到今年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从多个视角推动日常生活史研究不断深化。

打破学术研究中人为建立的畛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特点。一直以来,传统史学研究根据断代的差异而被分成不同的研究领域,而这种由于差异而形成的隔阂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障碍。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差异不但不应该成为学术研究的壁垒,反而应该是学术研究在交流、碰撞中启发智慧的良机,因此,学术研究领域沟通渠道的畅通已经是学术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着这一思想,此次会议邀请各个研究方向的学者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充分展现各种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相互切磋琢磨的过程中砥砺学术。

此次会议沿袭了社会史研究所秉承的一贯原则,那就是将人的活动置于历史研究之中,努力呈现出一个有活力的、有生命的历史。正如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在开幕辞中所说的那样,以往学术界对于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往往拘泥于物质本身,关注的多是具体的文物或器物,而现在,由于受到新史学等研究方法的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始愈加关注人和物的关系、物的流动承载的社会关系以及具体的“物”中凝结的人的意识观念,这也是以后日常生活史前进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深入古人日常生活的物质

虽然日常生活史的研究不能满足于“就物论物”的研究模式,但是对具体的“物”的剖析与研究是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以器物为切入点进行纵深研究的基础。器物终究要为人所用,表现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追求,因此,从具体的器物入手,深挖其背后人类活动的痕迹,是我们建构古人的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径。此次会议,很多与会学者的论文便运用了这一研究手法。论文研究的具体器物涉及砚、鞋、车、冠、枕、书等,均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用品。而学者对这些并不起眼的东西的起源、用途、形制、分类、演变等的条分缕析却拉近了我们与古人的距离,古人的生活场景也变得鲜活起来。

与现代人一样,鞋与冠也是古人出行居家的必需品,与会的夏炎、李志生两位学者分别关注了古人生活中的鞋、冠。夏炎《魏晋南北朝的鞋与人:一项中古日常生活史的建构尝试》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鞋的形制、分类等问题一笔带过,并未有过多着墨,而将目光聚焦于鞋与人的密切互动上。文章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将鞋的物性叙述转换为人性叙述,忽略鞋的物性特征,努力去探寻其背后隐藏的人性因素,发现人与物之间的灵性互动,并尝试通过非常态行为反证日常行为,试图在新视角、新方法的基础上,建构符合魏晋南北朝时空特色的日常生活史的实画面。与夏炎注重研究范式的突破不同,李志生《凤冠:以唐五代为中心的考察》在对“冠”的具体问题的考证上重点着墨。作者从“冠”的含义与凤冠的初现、唐宋后妃的凤冠与礼冠的等级、唐五代敦煌壁画所见凤冠形制、唐五代凤冠流行的原因等方面探讨了凤冠的形制、演变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丝丝入扣的考证,配以生动丰富的图片,李志生把冠与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饮食文化是我们了解古人生活的又一门路,再加上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性,古今饮食有共通之处,因而对于古代饮食问题的研究也更能引起现代人的兴趣和共鸣。冯贤亮《江南三白:明清时期的食物品味与生活记忆》通过对明清时期“三白酒”和“太湖三白”的考述,揭示太湖地区居民的感觉与情怀。作者透过明清以来知识人的品味与感觉记忆,清楚地呈现太湖地区的地方特质与习俗构建,以及由此蕴生的江南物质文化。作者认为,“三白”的意象与指涉,可以涵括为江南生活日常的重要面相,成为流传后世的重要生活记忆,彰显文化意涵上的“地方感”。孙笑颜《鹅与明清社会生活考述》,以明清食鹅风俗为线索,从鹅的功能角度切入,围绕鹅菜烹饪方法演变、医食同源与鹅的食治功能、明清社会对食鹅风气的接受与认知等问题,梳理、挖掘与食鹅风俗有关的烹饪技术、消费风气、身份观念和医用价值等问题,呈现明清社会的多元性。

居室之内是古人日常活动的重要区域,因此室内的家居用品了构成古人物质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实用性之外,生活用品的舒适程度、审美意涵也是古人选择生活用具的重要尺度。比如说枕头,古人对它的要求丝毫不比现代人少。本次会议中,黄义军和朱丽莉两位学者都将目光聚焦到枕头上。黄义军《瓷枕与宋元时代的日常生活》从瓷枕入手,探讨日常用品表现芸芸众生的外在行为、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功能。作者介绍了宋元时期林林总总的瓷枕,通过分析各种形制的瓷枕指出科举取士与瓷产品风格转型之间存在有趣的对应关系,进而引出瓷枕背后蕴含的文化意涵——日常生活的安慰、劝世与隐逸、以枕驱邪。朱丽莉《超越器物:传统时代枕的功能与文化探析》关注的问题与黄义军稍有不同,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对枕的认识及枕的功能性,并从功能的角度来探析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内涵,指出枕不仅仅是古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医疗保健品、警醒提示品,更是友人之间表达友情的馈赠佳品,同时,枕也在神异故事中时常出现,成为神怪之事发生的载体。

除了枕头,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具也是居室之内的必备之物。陈锋《“四大名砚”考辨》就从古人书写所用的砚台着手,主要探讨了两大问题:一是当今“四大名砚”之说的盛行,二是历史上对砚台的排序及品评。通过对“四大名砚”各种说法的分析、比较,作者认为四大名砚之说为伪。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砚台既是实用器,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了物质文化的丰厚内容,需要历史学者的深入研究。侯杰、赵天鹭《日用类书、杂字书与日常生活史研究——基于两岸研究的思考》则关注了为庶民提供知识的日用类书和杂字书,作者受台湾学者吴惠芳教授的启发,利用日用类书、杂字书探究中国庶民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并结合近年来两岸相关研究的成果,分析民众日常生活知识的获取之道。此外,对于杂字书应用于日常生活史的研究,作者认为应该注意杂字书中非文字史料部分的价值、注意民众内部的差异性问题、加强对晚清民国时期杂字书的研究。

出行在古代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马、车作为古人重要的代步工具,是日常生活史研究关心的问题。朱彦民《夏人造车和夏代车制推量》梳理了夏商时代有关车的史料,在仔细的分析和考证后指出,车子在夏代已经产生了,但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没有与马结合起来。作者还提出大胆的猜想,认为夏人没有将车子用于战争,而商汤时期就有战车用于车战,这可能是夏商两个部族军事力量的差距所在,也是决定夏商战争胜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除了普通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环节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物之外,还有学者用专文研究了虽然不是人人都用,但是也常见的器物,比如经道教科技带入民众生活中的矾,比如中医研究中要用到的针灸铜人,比如处理社会经济关系的官契。谭景玉《道教科技与宋代以后的民众生活——以宋代矾的应用为中心》以道教炼丹术中的重要药物矾在宋代民众生活中的应用为例,揭示宋代以后道教科技的社会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从一个侧面展现道教在宋代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变化就是,道教科技逐渐褪去了其神秘色彩,其传播不再限于道教组织内部,而是逐渐散向世俗社会,在宋人生活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并对后世民众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陈思言《乾隆御赐针灸铜人辨析》通过文献考证,基本可以证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的“乾隆御赐针灸铜人”为伪,至于其在诸位学者的著述中一直有较高地位的原因,作者认为这一方面可能是伪造者假托该铜人是乾隆赏赐声名卓著的《医宗金鉴》的编修者之物,另一方面是因为晚清近代中西医论争的背景下,中医学者不希望代表中医历史的中医文物湮没不闻。阿风《“官契”考》详细考证了“官契”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至清末的演变过程,对元明的“契尾”、明末崇祯年间的“户部契纸”、清代的“官契”都有详实的考证,尤其注重宋代以后造纸技术、印刷术的发展对官契的影响。同时,作者还通过官契的质量分析各个时代纸张的质量与印刷技术的变化。姚旸《晚明江南收藏热潮背景下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研究了史学界鲜少提及的晚明江南艺术市场的嬗变问题,指出江南赝品的制作与流播不仅是存在于收藏领域的个体现象,同时更可折射出商品市场的运行轨迹与社会风尚发展趋势。

以上论文虽然关注的均是日常器物,但是通过作者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史料解读方法,使得我们看到立体、丰满的古代世界和活泼灵动的古代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史学研究的多个面相以及新的时代背景下史学研究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凝结古人意识观念的日常生活

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包罗万象,不可一一列举,与会学者的文章中有很多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透过古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向我们传达了古人所崇尚和坚守的意识观念。

中国文人自古便对自然景物情有独钟,很多有经济实力的士大夫便用修建园林的方式将自然美景复制在自家的庭院里,在公务闲暇之时可以寄情于庭院中的一草一木,放松心情,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交流融合。中国古代的园林作为一种历史景观很早就进入历史学者的研究视野,一直以来,学界研究的侧重点多是停留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园林的奢华反映统治阶级的腐朽,二是通过不得志的士人寄情园林生活的无奈反映政坛的黑暗和君主的昏庸。但是卢建荣《唐宋游园文化的形成:政坛沉浮真情告白录》却一反学界的研究范式,运用全新的研究视角,他以庭院主人的心灵结构作为研究中心,认为庭院反映出个人的两重心理结构:其一是藉自然环境疗愈政坛创伤,其二是活化可在政坛中屹立不摇的斗志,是整装待发再次向政坛进发的起点。但不论是哪一种心灵结构,都与当时政治文化的变革有关。唐宋党争逐渐走出结束政敌生命的宿命论,产生一种轮替制,轮值的当权集团居政治中心,失权的一方远谪政治边陲,而庭院成为这些参与残酷斗争的政治人物的心灵家园,因而在唐宋时代,庭院既是文化珍宝,也是政治武器。相较以往的研究思路,作者赋予了游园文化全新的功能,并且将其放在更广阔的政治框架和更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去考察,发人深省。同样是聚焦于“物”之中蕴含的文人情怀,卢建荣关注的是文人群体,而陈时龙《长物何以必须?——文震亨对物的文化诠释及其焦虑》则以文震亨这一个体为考察对象,以文震亨的《长物志》为切入点,通过对“长物”的文化蕴含、文震亨的焦虑、超越奢华的雅致等问题的深入剖析,认为《长物志》是一份“精品生活指南”,也是一份藉由对物质文化的评判而表达其社会思考的作品,其中体现了文震亨的社会焦虑与认同。

中国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源远流长,祭祀文化是中国人意识、观念的集中体现。此外,由于中国地域空间的阻隔,各地的信仰和祭祀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祭祀文化的全貌和细节是我们贴近古人的精神世界的又一途径。李军《“百果台”:晚清民国闽北惠安祠的神诞供品及其文化、经济意涵》以惠安祠的神诞供品为切入点,着眼于长时段的历史变迁视角,指出作为百果台供品的物,在日常的食用外,乡民还赋予他们丰富的象征意涵与阶序分明的文化价值,使之成为一种情感表达、建立社会关系的媒介,这些供品也反映出稻作农耕文化的饮食特征,并受到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张小坡《清明会:明清徽州的墓祭组织及其所反映的民众祭祀生活》以突破血缘和地缘关系限制的清明会为中心,从徽州宗族墓祭的现实考量、徽州清明会的设立等方面,探讨了清明祭祀与徽州民众祭祀生活及其相关问题。

日常生活中对两性和礼仪的态度是古人意识观念的重要体现,此次会议中有两位学者的论文探讨了两性问题。耿超《汉代贵族日常生活与性别差异管窥——以西汉中山王墓为中心的考察》一文通过对中山王墓的考察,指出陪葬品的种类因墓主的性别有所不同,体现墓主的生前爱好。而张弛《气枪与洋娃娃——民国时期儿童玩具话语中的性别议题》通过检视民国时期有关性别议题的玩具话语、广告和真实生活,尤其是着重关注那些似乎和固有的玩具分配模式相悖的有趣现象,从而研判男性和女性特质是如何透过玩具这一客体影响并构建了儿童主体的生理和心理现实的。在对民国时期以儿童为主题的图片进行分析和解读后,作者认为民国时期的幼教专家一厢情愿但又情有可原地为男孩和女孩设置了各自的成长路径,但是他们的方案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是纸上谈兵。两位学者对不同时期两性问题的关注,仿佛跨时空的对话,让读者看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待两性问题态度的变与不变。而许哲娜《全球化视野下的礼仪、身体与日常生活——以近代致意礼变迁为中心的考察》对于礼仪的考察则明显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她从礼俗文化发展的视野出发,认为身体不仅仅是带有自然属性的躯体,还是由服饰、空间、文化、习俗、制度等共同规定的符号物。作者结合身体与服饰等的互动来探寻近代社会礼仪演变的动因、影响及发展规律。同时,作者发现礼仪的变迁受国家意志的牵制,这种“国家意志”更泛化为“全球化意识形态”,使得社会大众在身体姿态呈现出愈加多样的衍变可能。

透过具体的事物和活动来分析人物的心理、情怀、信仰等精神意涵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以上学者的论文聚焦礼仪、祭祀、借贷、游园等在古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活动,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生活所凝结的古人的意识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历史的又一种可能。

三、承载社会关系变迁的日常生活

人与人的交往带动物质的流动和日常生活的变化,而这种流动和变化又承载了社会关系的变迁。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的内容纷繁复杂,既有人际交往也有国家与国家的交往,而在社会关系变迁的过程中,日常生活和物质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我们注意。

民族交流与融合是社会关系变迁的一大表征,因此民族问题吸引很多与会学者的注意。王善军《简论辽宋西夏金元时期日常生活中的族际饮食交流》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农耕民族饮食与游牧民族饮食的交流为主线,围绕不同经济形态民族的饮食特点、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饮食影响、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饮食影响、其他族际或区域饮食交流等问题,对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饮食文化作了深入剖析,描绘出一幅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图景。陈宝良《蒙元遗俗——兼论民族间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双向交流》以对明人日常生活中蒙元遗俗的考述为基础,从服饰、饮食、婚丧、称谓等细节入手,探讨明代胡汉民族间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双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史学界“汉化”、“胡化”的争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以“涵化”一说更能体现华夏文化形塑过程的历史真实。而张佳《衣冠与认同:明初朝鲜半岛袭用“大明衣冠”历程初探》则将视野继续放大,探讨了明初朝鲜半岛政权接受明朝服饰体系的过程,以及“衣冠”在高丽末年朝鲜初年中韩宗藩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在丽末鲜初跌宕起伏的中韩关系里,“衣冠”成为构建文化和政治认同的一个重要符号。从三位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间交流涉及饮食、服饰、婚丧、礼节等诸多方面,而在这个的过程中,日常生活和物质文化起到引导性作用,是民族交流向纵深发展的媒介。

社会内部关系的变迁亦是十分频繁,主要涉及社会内部各群体关系的演变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动。罗桂林《地名与日常生活的政治——以福州历史上的地名兴替为中心》通过考察福州历史上城门、街巷和弄堂的命名与更名,揭示出主导城市政治发展方向的力量。这种力量并不只有官方一极,草根社会往往如潜流一般,看似无力,却持续有力地参与到地方政治的发展进程中。作者的研究揭示了政府与人民关系的一个侧面。秦博《明代武官园林修造活动与社会影响力的扩展》则关注了明代武官群体的社会关系,作者通过梳理明代勋贵武职修造园林雅居的具体过程,深入剖析武将造园活动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动向,指出明代武将虽然在军政职权上普遍受文臣节制,但通过诸如园林修建等活动,部分武职能够一定程度上在社会文化领域扩展权威,这也是明代中后期社会多元化的表象之一。王嘉乐《制造声名:滑寿的社交性医疗》将目光聚集到一个人的社会交往上,作者侧重从滑寿的社会交往出发分析其成名史,丰满滑寿的社会人形象,并由此折射出元明时期人际交往的诸多问题。

以上学者的研究,涉及了社会关系网中的诸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社会交往的多样性。诸位学者的研究虽不能囊括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但是他们都用丰富的史料和全新的视角力图向我们呈现跃动的古代生活场景。

四、结 语

新的时期赋予历史学以新的任务,史学研究固然要继承前人严谨、扎实治学传统,但是原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亟待创新。在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吸纳和运用新的研究理论,正如本次会议中刘永华《物:多重面向、政治意涵与生命史》所提倡的那样,“要借助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在研究中引入人类学等学科的分析路径,深化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同时,史料的解读方法也需要创新。用传统的解读方式去诠释史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研究需求。面对耳熟能详的史料,能用新的视角去看待,从而发现前人忽略的问题,这也是史学研究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我们欣喜地看到,与会的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出尝试和努力。李金铮《释“高利贷”:基于中国近代乡村之考察》一反学术界对于高利贷的极端负面评价,认为应该从经济理性和道义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重新界定高利贷的含义,不能将那些不属于高利贷的民间借贷也视为高利贷进行打压,正常的民间借贷应该和国家金融一道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打破学术研究中各自为营的状态,努力打通各个研究领域的沟通渠道,这已经是史学发展的趋势。此次会议以“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为主题,吸收各个断代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将中国史研究在物质文化史的框架下融会贯通,拓宽了学术研究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亦使与会学者在互相切磋琢磨中增进了学术交流。这种立体交叉式的研究方法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趋势,也是我们需要继续着力之所在。

[责任编辑:王 戎]

猜你喜欢
古人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古人到底姓什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