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简易书》所见之农业技术减灾措施

2016-03-06 16:26王昇

王昇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历史学研究

《救荒简易书》所见之农业技术减灾措施

王昇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救荒简易书》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救荒类农书,全书吸收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和西方相关科技知识,以河南地区为中心介绍了多种实用农业技术减灾措施:引进推广多种外来新作物品种,挖掘本土救荒作物的价值,对种植这些作物的轮作倒茬技术也有提及;从盐碱地、虫草地改良与有机肥的施用三方面记载了改良土地以抗御灾害的方法;井水取用上则涉及凿井取水、旺水和净化技术。该书可谓中国古代救荒类农书的集大成者与创新典范。

关键词:《救荒简易书》;郭云陞;农业技术减灾;晚清时期

《救荒简易书》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作者郭云陞,河南卫辉府滑县人。作者在自序中提到全书分为十二卷,可惜本书在流传过程中大半散佚,世间所藏皆为残本。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线装刻本与《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均只有“救荒月令、救荒土宜、救荒耕凿、救荒种植”四卷,以农业技术减灾为主要内容。值得关注的是,该书写作于晚清中西文化交汇时期,书中内容明显受到了西方农业科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一、种植救荒作物

传统农业时代小农家庭的承灾能力十分脆弱,频发的自然灾害常常使民众的生活陷入危机之中,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严重破坏,导致粮食价格暴涨。当灾民无力购买或者无粮可买而没有食物充饥的情况下,不得不到处寻找可以救荒充饥的食物。《救荒简易书》第一部分《救荒月令》不仅广泛收集总结了前人已使用的各类谷类、蔬类救荒作物,还发现了大量新作物,这些作物作为丰年的补充种植或荒年应急都是较好的选择。

(一)洋蔓菁

蔓菁种类繁多,其中长蔓菁与圆蔓菁根、茎、叶皆可食,久食对身体无害,作物本身适应能力强,无需精心种植,生长快,救荒价值较高。山蔓菁的突出之处在于可种于山中,“生于太行山中……山民以充饱”。洋蔓菁即芜菁甘蓝,据郭云陞载来自“西洋欧罗巴洲及大西洋雅墨利驾洲”“奉省海州种洋蔓菁业已二十余年矣”,大约在咸丰、同治年间传入我国,“形质根颗大于中国蔓菁数倍”。非荒年种值洋蔓菁,可用来碾汁做糖。“韦廉臣《植物学》、李提摩泰《地球养民》、傅兰雅《格致汇编》、化学卫生诸书皆言洋蔓菁菜汁能熬糖……为利甚厚”,就连剩下的糖渣子也是丰年能饲牛马、荒年可以养人,一物多用,备荒而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洋蔓菁虽是国外引进作物,但东北农民按照种植蔓菁的方法推广种植,亦能丰收。洋蔓菁最受郭云陞推崇的原因是从一月到九月,月月可种,生长期短,“真救荒之一奇也”。

(二)洋落花生

落花生是明清以来中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大众化干果之一,约在16世纪初期,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光绪以前,河南多种植龙生型小花生(中国小花生),壳薄、粒小、早熟,脂肪、蛋白质含量高,味醇香,但成熟后易落果,收获费时费工,加工时不易脱皮。光绪年间,美籍传教士汤普森将意大利花生种带到开封,俗称“洋落花生”(又称大果花生)。《救荒月令》部分记载:洋落花生“荒年或煮食之,或磨成汁,做如豆沫食之,其功用与落花生等”。洋落花生虽作为油料作物打油略少,但“颗粒甚肥大”“二月种,亩收十五六石”,并且易收获、不落果而便于采集食用,以及“与本地落花生同时早熟”,这些特点使它更利于救荒。洋落花生三月、四月亦可种,但三月“亩收十石”,四月“亩收七八石”,产量有所降低,为“救荒权宜之法也,非荒年不可种”。洋落花生售价不高,深受群众欢迎,普及很快,产量收益大增,中国小花生逐渐减少。

(三)然东菜、扎实瓜、胡拉沙枣等其他作物

然东菜“出英国及美国”,扎实瓜“出红海之亚丁岛”,胡拉沙枣“出天方国之墨集蓝”,这三种作物可能由于口味不佳等原因,如今种植已十分有限,各类书籍罕有记载。但这三种新作物成熟期极短,染东菜“每月能得四熟”,胡拉沙枣“二十一日即熟”,相较于本土一般救荒作物,如三个月左右可成熟的荞麦,一月可熟的油菜、扫帚菜,其生长期已是大大缩短。六月种植扎实瓜即使“每秧得半亦利”,“大可专车,子肥如枣”,在常规作物遭灾荒破坏而未遭破坏作物尚未成熟之时,能够及时作为补充,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且这三种作物适应能力强,对雨水和气候要求不高,只需“气候相当相宜”即可。郭云陞评价然东菜、扎实瓜、胡拉沙枣“甚能救荒充饥”“救荒真有奇功”。

(四)本土救荒作物

明清以来引进的不少域外作物具有较高的救荒价值,为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救荒简易书》在这些新作物的推广方面功不可没。除上述几种外来作物外,郭云陞还发掘和记载了一些救荒性能较好的本土作物。这些作物生长速度快,抗逆性较强,可作为荒年食物缺少时的有效补充。筍瓜立春日种,芒种、夏至节可食。罂粟苗菜,可生食,亦可烹而熟食。贫民可“当菜当饭,随意食之”,于救荒甚为实用。地瓜菜能在浅水或水底生长,遭遇水灾时种植食用最佳。白子高粱其子可以作谷食用,秆可熬糖,一物二用。二月即可种,此时种植虽然不能立即发芽,然而能够早熟。阳芋头民间种植很多,可插苗种植,也可切片作为种子种植,种于山谷之中,穷民多以此救饥。

此外,还有种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品种及食用作物嫩苗而救饥应急的记载:六十日快绿豆八月上旬种,九月水角可食,蚕豆、豌豆小麦八月种,九月可食其嫩苗、嫩角。

二、改良土地以抗御灾害

土壤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作物吸收养分的场所,土地改良是为了防止土地退化,改变土地的不良性状和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土地改良在丰年打下基础,可提高荒年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来临时的破坏性,是非荒年预防灾荒的重要环节。《救荒简易书》中《救荒土宜》部分针对不同的土地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对策,方法简单实用。

(一)盐碱地改良

盐碱土的土壤结构、耕性和通透性差,对作物生长发育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以大水漫灌的方式处理盐碱地,虽短期能取得一些成效,但会使地下水位上升,长此以往反而使情况恶化。《救荒土宜》中碱地部分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种植耐碱作物如碱麦、大麦、黑子谷、红子谷等,并且对重碱地与轻碱地进行区分。“滑县老农曰:碱轻之地,宜种黄子稷,碱重之地宜种红子稷、黑子稷。”

除此之外,郭云陞还记载了可以中和土地碱性的作物:“苜蓿菜宜种碱地,祥符县老农曰:‘苜蓿菜性耐碱,宜种碱地,并且性能吃碱,久种苜蓿能使碱地不碱’。”扫帚菜同上,亦能吃碱。扫帚菜二月至五月皆可种,而苜蓿菜四时可种,营养价值高。“若正月种,月月可食,直到大水大雪方止,次年二月宿根复生,又月月可食如前,丰年能肥牛马,歉年能以养人”,一物多用,所以郭云陞称其为“救荒之奇菜也”。而臭麦出自滑县、濬县及长垣县等处,尤其适合河南地区种植。“其在野也,六畜不敢食其苗其入仓也,百日乃敢食其粟,故以臭字名之,其性耐碱宜种碱地。”由于这些作物本身即适合荒年种植,改良盐碱地的同时也不耽误黎民生计,可谓一举两得。这种利用土地与作物的相互关系来治理盐碱地的做法,较于投放化学物质中和酸碱的方法更突出了其生态价值。

(二)虫地、草地改良

虫地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郭云陞在总结虫类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人之饮食五味兼收,虫之饮食单吃甜者,人之寝眠熟睡一夜,虫之寝眠熟睡一冬。惟其单食甜者,故于香辣苗不敢食,无糖苗不愿食也。惟其熟睡一冬,故于隆冬所种不知食,初春所种仍不知食也,吾深悉其饮食起居乃能确凿立言而。”如根据作物本身不怕虫食的特性:“稊子谷能杀虫,煮以沃地,蝼蚓毙,虫不敢食可知也”“沂水县老农语予曰:杀蝼蛄谷宜种虫地,谷性不畏虫,虫食一苗,更生二苗,虫食二苗,更生四苗。”或利用虫类本身喜食甜、不喜辛辣及冬眠的生活规律而达到防虫的目的:“葱菜有辛辣之气,虫皆畏避而去”“小子黑豆芽上无糖,虫不愿食也”“春麦种于正月底,虫尚睡而未醒,不知食也”“冻快粟谷种于十一月腊月,虫尚睡而未醒,不知食也。”除此之外,还特别突出了蝗灾防治手法:冻粟谷、冻包谷、冻高粱十一月种下,次年小暑就可成熟,利用蝗虫喜温暖干燥环境的特性降低蝗灾危害。

草地防治方法则更为多样,有利用作物本身具有除草或不畏草特性者,“滑县老农曰:大麦能杀宿根草,凡一切葍、苣、蓟、莎等类锄之不畏,犁之不畏,连种三年大麦,无不殄除净尽者”“红薯枝叶极盛,其力足以敌草,草不能为之害也”“冬葵菜科苗壮大,笼罩一切,种于草中,草不能为之害也”。有利用杂草生长规律而避开茂盛阶段种植作物者,“夏雨方生众绿,春麦正二月种,其生在于草前,不能为之害也”“圆蔓菁宜于七月种,乘草之衰使此日进而彼日退”。有借草之荫凉变害为利者,“苜蓿菜宜于五六月种,假借草之荫凉以免烈日晒杀,使其因祸为福,化害为利”。以及从国外科技中所习得者,“据韦廉臣《植物学》,稗子谷能吸食众草汁浆,种于芜莽荒秽中,万卉俱为所殄矣”。农人评价其“算无遗策矣”。

以上草地、虫地改良采用的都是农业防治及生物防治的方法,具有保护农业生态的作用,因而在现代农业中日益受到重视。

(三)有机肥的施用

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而施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方法。南宋农学家陈旉提出“用粪得理”是农业用肥的至上法则。在《救荒土宜》部分,郭云陞列举了粪肥、绿肥及相应的作物和土地类型,因地施肥,完善了这一法则。麦以秸秆、绿豆等作物的苗与叶子为肥;黍稷粟谷、蔓菁、薯类等用破屋坏垣土、旧炕土、灰土为肥;韭菜、百合菜等宜用鸡粪;羊粪、牛粪坚固不散,干脂麻秆久沤方烂,用于虚软沙地;猪粪、马粪、绿豆叶湿潮,用于刚硬淤地;鸽粪燥热,用于湿寒凹地。其中还针对河南地区作物种植的需要,指出滑县、濬县、长垣、封丘等地种大麦、小麦,则大小蓝靛叶、靛稭、槐蓝靛叶等均为上等好粪;种植黍、稷、粟等谷类作物,则以破屋坏垣土为上等好粪。

在物资匮乏的荒年,这些肥料较易获得;用在丰年则可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产量以防灾备荒。西方农学的标志物——化肥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但有机肥与化肥相比仍有诸多优势。有机肥本身吸水力强,持水性好,施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的吸水和透水性,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增加2%~4%。有机质分解形成的腐殖质是组成无机复合胶体的物质基础,土壤胶体增多,可以提高土壤保蓄养分的能力,其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土壤环境的优势更是化肥所难具有的。

三、井水取用的抗旱救荒技术

水是农业生产及救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救荒简易书》卷三《救荒耕凿》中记载了多种凿井、取水、旺水、井水净化的方法。

(一)凿井、取水技术

国外科技传入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土井和砖井,而《救荒简易书》中的记载效仿西洋、东洋凿井技术,钻钻木、钉钉地,皆为机械凿井,效率高,便于荒年取水、灌溉。但此时仅限于大致了解该方法,郭云陞也只提出可效仿之,并未拿出具体方案,建议可根据需要自行学习。虽缺乏详尽的使用方法,但已将新思维新手段介绍到普通民众中。

中国传统取水方式有桔槔、辘轳、人畜水车等,都是借用人力兽力,笨拙而费力。《救荒耕凿》中记载的西洋水龙车、虹吸筒与上水筒等让人耳目一新。西洋水龙车“汲水虽借人力,而事半功倍”,西洋虹吸筒与西洋上水筒汲水“纯任自然也,不借人力、兽力、风力而能巧夺天工”。这些新式灌溉机械根据力学原理,使取水更加省力、便捷,在南方诸省已有使用,郭云陞予以大力推介。书中还介绍了一种风旋车,这种风力水车借用风力汲水灌溉,大大节省了人力、畜力。“风旋车汲水,用风力也,此法更巧,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灌园、灌田多有用风旋车者”。

(二)旺水方法

《救荒耕凿》篇记载,旱年新井不旺或旧井干涸时可用“两根又粗又长竹竿深入井底数丈,然后将此竹竿各节打通、打透,留而勿出,则新井水泉汪洋灌溉不可胜用矣”,此为简易的筒管井。筒管井是由上部直径较大的筒井和下部直径较小的管井联合而成的井。在筒井的井底加凿管井,其一可增加出水量;其二又较同样深度的筒井和管井施工容易且经济[1] 348-350。它在旱年使用可增加井水水量,灌溉田亩,促进作物丰收,还可提供人畜饮用水。

(三)井水净化与处理措施

人长期饮用碱水,损害健康,以碱水灌溉,则破坏土壤。《救荒耕凿》中记载:“投铅百斤于井中,可使碱水变而为甜,以利灌溉。”用铅与碱水发生反应,使碱水变甜。这种水处理方法,郭云陞言“西洋各国常用之”,应是源于他所阅读过的西方书籍。现代处理井中碱水多加石灰,二者的原理均为铅或石灰与碱水反应而中和,使碱水达到可饮用灌溉的水平。此方法应是郭云陞首次介绍。而投礜石(又名砷黄铁矿)、硫磺、马粪于井水中也是采用同样的原理。“投礜石三二十斤于井中,可使寒水变而为暖”“投硫磺三二十斤于井中,可使寒水变而为暖”“投马粪百斤于井中,可使寒水变而为暖”,温度过低的水对不耐寒作物生长不利,而礜石消冷积、祛寒湿,马粪、硫磺性热,投入寒水中使其变暖有一定道理。井水变暖,“灌溉谷菜能早成熟”,而缩短作物成熟时间,这在急需粮食救命的荒年显得尤为重要。郭云陞注意吸收西方科技知识,在书中提到了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处理井水的措施,对农业技术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中国历代灾荒频发,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故而救荒书籍卷帙浩繁,可考可查者约有280部,实际上流传的远不止此数[2]。救荒著述按照内容性质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因为其内容与农业和农民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多被当作农书看待。《救荒简易书》成书于晚清时期,其内容具有中西结合的特色,在中国救荒著述中尤其引人注目。

从它的目录以及著者自序来看,该书显然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用作者的话来说,即 “取天地自然之利以利之”——而构建的一种不同于以往荒政书的新体系[3]。目前仅存的四部分条理清楚,便于查阅,突出了书名“简易”的特点。

从中西文化交汇的过程看,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入中国的科技知识多限于天文、历算、几何、地学、军工学、机械学等,几乎没有农学知识。1840年以后,近代的农学知识开始随同生物学一起传入中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农学知识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已认识到“农实为工商之本”,纷纷提出学习西洋农业技术,热切期望以西方近代农学来改进中国农业,解决人多地少、粮食不足、财政困难等社会问题[4]299-300,郭云陞即是其中一员,所以《救荒简易书》中吸收和利用国外农业科技的痕迹十分明显。作者能在记述本土农业技术减灾措施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相关的农业技术经验,用于防灾救荒,体现了其救荒著述的实用价值,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新乡县水利志编纂办公室.新乡县水利志[M].香港:新风出版社,2002.

[2] 卜风贤.中国古代救荒书的传承和发展[J].古今农业,2000(2):78-88.

[3] 夏明方.救荒活民:清末民初以前中国荒政书考论[J].清史研究,2010(2):36.

[4] 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杨华轲)

收稿日期:2016-03-06

作者简介:王昇(1990—),女,安徽池州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史。

中图分类号:J59,TU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44(2016)04—0152—04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saster Mitigation Measures inSimpleBookforDisasterRelief

WANG Sheng

(Institute of Chinese Agriculture 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Simple Book for Disaster Relief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book in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book absorp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western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aking the area of Henan Province as the center introduced a variety of pract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introduction of promotion of a variety of exotic new crop varieties, mining the value of local famine crop and planting of the crop rotation technology also mentioned; metho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saline alkali soil, insect grassland improvement and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ecords of the land improvement to resist disasters; wells from use involves drilling wells for water, draw water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book is the relief and innovation model of Chinese ancient agricultural book of disaster relief.

Key words:Simple Book for Disaster Relief; Guo Yunsheng; technology disaster mitigation; the late Qi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