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211445)戴赛金
夯实文本初读的整体效益
江苏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211445)戴赛金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在细读环节上绞尽脑汁,还要对文本的初读下一番工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凸显“趣”字,唤醒阅读兴趣;凸显“通”字,清除认知障碍;凸显“明”字,梳理脉络顺序,从而夯实文本初读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文本初读整体效益阅读教学
深入细读是学生品析语言精妙、体悟文本内涵的重要方式,但这必须建立在高效的初读基础上。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在细读环节上绞尽脑汁,而对于初读却一笔带过。这实则违背了阅读的基本规律。试想,没有“努力攀登”的艰辛,又何来“风光无限”的愉悦呢?
(一)起始阶段,自主设疑
初读之前的导入是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文本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质疑,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新奇感,从而保持初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教师就设置了这样的导入语言:“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如壁虎断尾、章鱼喷墨,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动物——变色龙,看看它有什么神奇的逃生本领。”
如此设疑有效地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力聚焦在文本内容上,让每个学生都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进而开启了自己的有效学习之旅。
(二)收尾阶段,拓展延续
在初读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的基本内容之外,更要引导学生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提出具有延续性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将初读与精读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诺贝尔》一文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诺贝尔研究炸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遇到了怎样的挫折与困难?你们认为他这样做值得吗?”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精心设置了后续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文本体悟的第二课时中,形成了“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
(一)完整视角下的整体把握
初读课文与文本的精读不同。学生拿到一篇陌生的课文,首要目标是通过自己练读、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基本扫清阅读的认知障碍,并能在具体语境的浸润下初步感知词语的大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如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滴水穿石是怎么一回事?它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在自主扫清文本阅读障碍的同时,更好地把握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揭示问题、列举论证、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二)结合文本中的形式置换
初读时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形式。语言优美、内蕴丰富的课文,如《二泉映月》,可以采用教师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浸润文本的情感,强化自身的阅读期待;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如《苹果里的五角星》,可以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通过同伴讨论、自查字典,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语言连贯,具有气势的文本,如《黄河的主人》,则可以采用集体齐读的方式,凸显文本内在的语言力量。
(一)记叙文,提炼要素
以记人叙事为主要方式的课文都有着鲜明的元素,紧扣这些元素就能在初读课文时明确文本表达的主要内容。以《推敲》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在初读文本之后从几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以此掌握文本的基本结构;运用一两句话串联要素,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激活理性视角,尝试提炼作者的表达顺序。如此一来,学生厘清了文本表达的基本脉络,就明确了文本的表达内容。
(二)写景文,注重体验
写景的文本不似写人记事的文本一般线索鲜明,但也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紧扣课文所呈现出来的景观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多重感官,以全方位的感知方式介入文本。如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学生初步阅读了文本后,教师设问:“阅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思维方式感知了文本内容,达成了较好的初读效果。
(三)状物文,紧扣特点
描摹客观事物的文本,最大的特色便在于突出事物的特点。以《变色龙》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在初读文本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课文围绕着变色龙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在这一问题的推动下,既将文本的主要内容洞悉于心,更对话了作者的创作思路,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初读是基础与屏障,只有夯实初读的基本效益,才能为第二课时的精彩细读奠定基础。
(责编刘宇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