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 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教改论坛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构筑社会主义新文化理念:教育体制改革的助推力
位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教育体制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一个热点话题。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教育教学机制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绝不是任何政策规定以及行政力量所能解决的,它更多的需要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的引导和支持。只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新的世情、国情,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新理念,才能为攻克教育体制改革阻力获得智力支持和最强保障。
教育;教育体制;体制改革;优秀传统文化;新文化理念
改革是中国当代的主旋律,只有改革才是荡涤陈旧、焕发新机的最活跃因素,唯有改革才能够真正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未来。纵观历史,改革永远是一项让无数人为之奋斗的事业,人类的历史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一次又一次的推陈出新中不断进步发展的,改革永远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引导人们前行,从未停歇。教育属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是历史发展重要的风景线。从太学的建立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从四门学的创立到科举制的实施,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到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构筑,我们的教育体制一直处于革新之中,虽然它有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在最初它总是教育领域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有时会处于失败的境地,但最后它总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和影响。可以说,没有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就没有教育的今天,更没有教育的未来。任何的改革都要在一种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没有任何一项无意识的、自发的、任意随波逐流的改革,教育改革也是在当时人们的文化理念引导下一步步发生、开展、深入的,若没有文化理念的引导和支持,教育体制永远不会适应社会的传统、社会新的需求以及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育体制是在传统已有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条件的基础上,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适应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现状或者说教育的现实形态。对于教育体制的变革主要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建立本来就是基于适应当时社会基础的条件下发生的,当外部环境改变以后教育体制必须寻求自身的革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变革与新的挑战。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创造创新的时代,改革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刮来一阵最强的春风,更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一种新的姿态伫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种形势之下,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悄然地生发演进。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拉开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从此教育的改革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涌起更高的浪潮,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更是把教育的改革推向了更加深入、更加宏大的浪潮之中,也是指导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主旨思想所在。可以说,当今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从社会改革的附属部分中脱离出来,成为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
每一次的改革都是在思想变化先导的指引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思想的变革是行动变革的先导和基础。这里的思想变革,可以说是一种基于我们已有的理念而生发出的新的理念,而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更新,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我们自身。由此,文化理念的继承与更新一直是指导着我们教育体制改革的先决条件所在。正如有的研究者认为的那样,“从根本上讲,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源自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教育体制改革实质是文化的变革”[1]。所以说,如何寻求教育的文化理念的源头与新的出路也是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文化的理念是人们基于传统的文化、社会习惯以及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支撑,它是时代的精神,更是人们对于时代、对于社会的内心情结所在。没有文化理念的支撑,我们的社会便失去了它应有的风采;没有文化理念的指引,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永远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其中,与我们时代息息相关、能够为我们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部分,便是我们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包含着各种思想和各种被人们所认可的精神价值追求。优秀的传统文化所生发出来的生机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和时代来说是有利的,更是对现代以及未来社会具有重大指引作用的精神因素,它之所以优秀就是源于它强大的适应力,而这种适应力来源于它的一贯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的继承性。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是我们现在积极追求的精神财富,一方面是由于文化的精神指引性是社会变革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性不仅在于它的理念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认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人类以及社会的进步。概言之,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文化理念,更为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充足的准备。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教育变革的意义也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我国传统文化以崇尚“仁”与“义”的儒家思想为主导,相应地,传统教育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本位的教育,因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虽然,现在我们建立和发展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教育理念,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的教育理想,都可以从古代的文化中找到源头所在。无论是孔子“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还是追求“大同”的理想情结,都与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无论是“道法自然”的法家思想还是“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都与我们现在追求的和谐的社会具有某种继承和一致所在。所以说,我们教育的变革,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于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孜孜索求,而这种文化的理念和支撑也会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当今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以及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这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有形式的变革,更要有实质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最根本的就是要基于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国情的要求而创造出的新文化理念。新文化理念的创造不仅有助于体制革新的发展,更是适应了改革的潮流所在。
1.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讲就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功能不仅在于它的治理性功能,更在于它的引导性功用,也就是说它要有一种能够指导社会前进的因素作为它立足的基点。“制度是文化的外在凝固形态或躯壳,而教育管理体制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文化的左右,特别是受到文化的核心力量——民族心理素质的左右。”[3]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要受到我们已有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必然会对教育体制的变革起到根本性的指引作用,它必定会在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存在与革新也必然受某种根本的思想所左右,而这种思想从最根本上来说也是从优秀的文化中所生发出来的精神之花;这种体制所能够起到的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状态,也是由文化力量所凝结出来的精神之果。可以说,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某种条件的支配下相互促进,二者中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支撑表象的精神内在。
2.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人才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是教育的本性使然,更根本的是它决定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方向。因为,人永远是决定自己的因素,更是发展社会的主体所在。古代人才培养的目的更多的是培养“治世”的能人,特别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读书做官”也成为历代读书人所追求的理想。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倡导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也就是说,教育要使每个人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简言之,教育培养政治人才不是教育所追求的唯一目的。在这里也并不是说我们的传统人才观是错误的,我们只能说这种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才需要变革,这也是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动力所在。相反,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比如超然的脱离世俗的精神,能够为人们缓解当今的人才竞争压力提供精神营养;“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论述更是与当今培养全面的人才观不谋而合。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革新人才培养观所必须审视的巨大精神财富,它是我们汲取营养的源头活水。
3.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是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教育革新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寻求。教学模式的革新与转变也是人们长久以来所不断追寻的变革主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文化的传承,更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方向,对于社会发展起着辅助性的推动作用。我们现阶段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新教学体制,虽然这种体制有它的创新性所在,但是它在如今终究没有为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所支配,这也是我们教学体制改革呈现异彩纷呈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它深受传统的以分数为最终取向和目标的体制的影响。所以说,进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进行这种变革我们所缺少的正是一种精神上的理念的指导。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创建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比比皆是,无论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相长”的师生互动理论;无论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论述,还是《学记》中所主张的“不陵节而教”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都为我们进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思维财富。所以说,我们永远不能忽视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它正是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精神源泉所在。
河流阻塞以后需要疏通治理,而疏通治理绝不是人们体力劳动的结果,它真正靠的是治理者如何设计疏通方案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因素的强大与否。也就是说,我们进行任何的变革绝不是制度的变革,从本质上讲是人们思维理念的更新和替代过程。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所以说它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来指导着它不断进行更深更艰苦的新征程。当今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教育,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力量,从中汲取营养,并且结合优秀文化的继承性和强大的社会适应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出具有我们特色的新的文化理念,从而引导教育体制改革朝着新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构筑新的教育机制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长期的心理、思维和行动习惯的积淀和养成。这种习惯和模式一旦形成,就有着很强的稳定性和保守性。”[4]从文化的稳定性来讲,一旦一种文化形成以后,它便会世代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改革,顾名思义,革的就是旧的,如果没有旧的存在,就没有出新的必要,这是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当然要革除,而对于其中的优秀文化我们则要继续发扬,这样它不仅不会成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阻力,反而会成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并且是高效率的,因为它已经牢牢地扎根于人们的民族性之中。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是属于我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丢弃,更要学会使用它为社会造福。所以,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时候,我们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并且结合时代的要求,把它应用到教育变革的每一步。首先,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多从古代优秀的治学办学理念中找到灵感,构筑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多样化、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其次,要结合当今人才培养观念,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各种人才培养观念中找到适应当今社会的关节点,从而使人才的培养在一贯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最后,我们更要学习古代优秀教育家留下来的各种思想,从中找到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从而建立起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2.结合当今实际,为教育体制改革营造适合的外部环境
任何的变革都不是自身所能够独立完成和解决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是教育内部的变革,更是社会变革中的一部分,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体制外部安全、和谐环境的创造。外部环境的创造,不仅需要各种政策的规定和约束,更重要的是要使人们在心理上接受这种规制,也就是说要使人们产生认同感。文化的力量能够塑造人的心灵,这也是长期的传统文化对于人们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在。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塑造人的心灵,从而使人们由于心理的认同而产生外在的规制作用,这也是我们现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原因所在。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想都有着它所适用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服务的时候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使之合理成分被吸收,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今实情的结合点,也只有这种经过改造后的具有适切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概言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真正认清当今的实际情况,从中找到一个立足点展开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为新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创造应有的环境支持。也只有从实际出发,我们才能够真正为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教育教学机制体制找到适切的传统文化的支持,从而使人们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由此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3.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构建新的文化理念
教育体制改革从本质上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它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创造出适应当今时代的新的文化理念,从而促进教育的未来朝着更加光明坦荡的道路发展。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理念在支撑着我们民族的发展。从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论述到后来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的八个方面对人自身的要求,再到后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抱负与理想精神。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正义的人生理想对于中华民族人格塑造的巨大力量所驱使,才使中华民族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共御外敌。才使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而且它将继续推动着我们的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我们的中华文明正是在这些理念的交织下不断发展壮大的,也是这些精神的传承才使得我们的改革不断具有新的动力和方向,以致经久不衰。在面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之时,最关键的还是要以古为基,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必要的营养,并且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要求,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文化理念,从而推动教育中的各项体制改革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稳定地发展。
教育体制的改革,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并且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际,从中找到两者相通的地方,打通古今,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念,以此作为关键点和核心力量来推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教育教学机制体制的革新发展。使教育体制的改革成为一项自古以来经常性的、一贯性的行为,为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华文明贡献智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添砖加瓦。
[1] 朱勤.教育体制改革背后的文化困境[J].探索与争鸣,2008(8):64.
[2]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74.
[3] 马焕灵,林李楠.论教育管理体制的民族历史文化构因:基于对后现代主义反传统文化批判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16.
[4] 鲁林岳.变革教育文化:教育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24.
[责任编辑:江桂珍]
2016-05-11
位涛(1991-),男,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
G40-055
A
1002-1477(2016)09-0001-04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