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12个国家2月4日在奥克兰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12个国家加起来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40%,超过欧盟。随后新西兰、美国等先后公布了TPP全文。
去年10月,TPP谈判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等12国就TPP达成一致。
中国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TPP内容广泛,中方正在研究,评估工作也在进行中。去年10月8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中国政府对TPP的总体看法。中国将继续按照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要求,积极参与和推动本地区高度透明、开放和包容的自由贸易安排,中国希望亚太地区的各项自由贸易安排能够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媒体梳理了TPP五个特征。
实现自由贸易路很长。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指出,TPP要消除数以千计商品的关税,就算只是部分关税取消也要花几十年。成员国之中,阻力最大的可能是美国,美国政府要取消1.8万项商品的关税,而且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美国汽车业。日本的进口小汽车关税税率将在15年内从2.5%降至2.25%,再过几十年才能降至零,进口卡车关税要再过 30年才能彻底取消。
科技和“数字自由”受到关注。TPP规定禁止成员国政府要求企业将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设在一个国家境内,即不得要求云计算公司等科技企业采取任何被视为贸易壁垒的“本地化”措施。不过,金融服务业不受这类跨境数据规定管制,而且政府有权出于“达成合法的公共政策目的”实行服务器本地化举措。
TPP还有不少方面涉及数字领域的商业活动,如禁止成员国设定任何加密产品的禁令、要求成员国立法禁止网络黑客窃取商业机密、禁止成员国政府要求软件企业在进入本国市场经营时披露其源代码,还提出一些数据隐私监管的要求。
投资人与地主国投资争端解决新规。TPP允许外企在不透明的仲裁专家组面前质疑地主国政府及其决策。这是对TPP的主要批评点,批评人士称,TPP纳入地主国投资争端(ISDS)影响民主。
但《金融时报》认为TPP无疑设置了更严格的规定,制定了仲裁院的行为准则,要求ISDS受理案的所有流程都应公开,而且有些规定限制了企业“起诉”政府监管法规的能力。所以实施起来难度大。
对国企设定新要求。TPP第17章制定了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环境经营的详细规定,称这是第一份寻求全面解决国有企业商业活动问题的自由贸易协议,即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竞争,而且大部分关键内容都是新规定的。
一些国有机构还拥有部分豁免,如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马来西亚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Permodalan Nasional Berhad。马来西亚主权财富基金Khazanah也拥有两年的争端豁免权。
强调劳工待遇,忽视环保措施。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强调TPP中劳工和环境相关内容的进步性。TPP的劳工章节提出了一些努力争取达成一致的要求,如对越南等国提出了设定最低工资、允许工人设立工会等。
TPP的环境章节承诺解决过度捕捞问题,也要求成员国遵循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国际贸易公约。但这一章节并未明确提及气候变化问题,而是以温和的口气表示:“成员国承认转变为低碳经济需要集体行动。”
《金融时报》报道指出,美国环保组织认为,TPP全文对“气候变化”只字不提,不配做一份21世纪的贸易协议。其环境章节的许多规定软弱无力,没能为TPP的支持者提供任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