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悲剧之进入角色式模仿教学模式

2016-03-05 18:40高艳宇李丽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关键词:悲剧

高艳宇,李丽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



经典悲剧之进入角色式模仿教学模式

高艳宇,李丽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既然文学文本是“模仿”创作出来的,那么解读作品亦可通过进入角色式模拟体会创作者模仿的行为中的人物。文章将运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理论,以田纳西·威廉斯的悲剧《玻璃动物园》为例,论述经典悲剧“进入角色式模仿”教学模式之可行性。

关键词:亚氏诗学;悲剧;进入角色式模仿

作者通过模仿用语言这种媒介把现实的人与物写进虚构的作品中实现创作,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观察生活,选取人物,安排情节,创造出一部新的文本。读者则可通过模仿戏剧作品中的人物体验虚构作品中人与物的情感,更进一步理解、认识、解读文本。虽然模仿本身不能将文本虚构的情节、人物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回创作者意图本身,但这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解读方式。这种方式运用于文学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解读戏剧经典文本。

一、亚氏诗学之模仿

“我所说的艺术中的模仿,是用节奏、语言、音乐的方式产生出来的,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者三种结合起来使用。”“只用语言来表达的艺术形式,或者是散文,或者是韵文。”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认为艺术是对事物的模仿,只是模仿的对象不同,媒介不同,方式不同而已。其中只用语言来表达的艺术形式便是如今所说的文学文本,或散文或韵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笔者认同艺术源于模仿这一观点。既然文学文本是“模仿”创作出来,那么解读作品亦可通过进入角色式模仿文学文本中创作者模仿的行为中的人物入手。本文将运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理论,以田纳西·威廉斯的悲剧《玻璃动物园》为例,论述经典悲剧“进入角色式模仿”教学模式之可行性。

“……我们世界的平常(ordinary)特征通过某种程度的夸大而被带入视野中心,模仿之于模仿对象有点类似舞蹈之于行走。……Mimesis[模仿]事关对现实进行框定(a framingof reality),这表明了被限定在取景框中的事物并非简单真实。”这意味模仿是经过作者取景后,施以技巧加工,使之更具艺术性、技巧性、审美性。所以读者看到的剧本不是简单现实。以《玻璃动物园》为例,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设身处地进入角色模仿,在模仿人物过程中更好体验该悲剧之艺术技巧和审美性。

二、课堂角色进入式模仿教学模式

既然要通过模仿解读经典悲剧《玻璃动物园》,那么模仿什么?作为传统戏剧,情节是最重要的。情节不能凭空而来,必然通过人物表演架构出来,人物表演将剧情推向发现、反转、灾难,引起“怜悯与恐惧”,完成悲剧效果。所以模仿势必从模仿人物入手,即笔者提到的角色进入模仿。脱离人物,剧情的一切都属于空中楼阁。亚里士多德把情节定义为“‘将事迹(deeds/pragmata)整合到一起(sunthesis)。’……他把情节称之为‘悲剧的灵魂和第一要义(firstprinciple)’”。亚里士多德注重情节,人物性格在情节中展露。课堂表演模仿需结合戏剧文本的情节,加以分配角色。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要轮番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的方式不同,不同人有不同的体会。熟知角色和情节之后,进而讨论悲剧三要素:发现、反转和灾难。

(一)进入角色式模仿“过失”悲剧人物

“所以亚里士多德又提出‘过失说’,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他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但是‘他之所以陷入否运(即厄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而是由于‘错误’(即过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过失’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比如俄底浦斯;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比如美狄亚。”《玻璃动物园》中共有4个人物,母亲阿曼达,妹妹劳拉,哥哥汤姆,访客吉姆。除了吉姆,其他3个人物都属于“过失”人物,他们犯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导致他们的人生悲剧,引起观众或读者“怜悯或恐惧”,使剧本很好地完成悲剧效果。学生在懂得“过失”说之后,可以反复揣摩自己所要扮演的人物究竟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才会使他或她成为悲剧人物,然后带着理论指导下反复揣摩的结果去进入角色式模仿表演人物。掌握该人物心理后,学生会把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思考与进入角色式模仿是学生参与解读剧本的过程,解读在模仿中无形完成。

(二)进入角色式模仿悲剧情节之三要素

“反转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要素,……第三个要素是痛苦或灾难。”“像‘发现’这个词本身所暗示的,它是从不知到知的转变,面临好运和恶运的两个人,由这个‘发现’而导致或爱或恨的关系。”“反转是事物从一个状态转向相反的方面。”“灾难是具有毁灭性或痛苦的行为,例如,死亡、剧烈的痛苦、伤害和类似的事情。”学生首先要了解悲剧情节三要素的概念,然后结合理论体会领悟《玻璃动物园》的情节构建。发现是一个重要概念,情节的发展一切以发现为前提。以这部剧为例,阿曼达在第二幕发现劳拉根本没有去商学院学习,这个发现让阿曼达大失所望,只好为劳拉设计第二个生存之路:结婚。阿曼达和儿子汤姆在第三幕大吵一架,主要是母亲不相信儿子只是去看电影,她十分想“发现”汤姆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第七幕劳拉和吉姆互相“发现”彼此认识。最为重要的发现也是在第七幕完成的,即吉姆已经订婚,劳拉微露希望的命运再次反转和劳拉爱情梦想破灭的灾难随之发生。在亚氏悲剧情节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中这三要素。理论领悟后,学生在进入角色实践模仿时,会凸显情节中这些关键之处,领悟戏剧之悲的情节构成。同进入角色式模仿“过失”悲剧人物一样,解读在模仿中无形完成。

(三)悲剧之实验性模仿

如果你是剧作家,该剧结局会做如何变化。鼓励学生创新,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编排结局并表演。在尽量遵从亚氏悲剧定义及悲剧三要素的前提下,可以编排实验性戏剧的开放式结局。作为一名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可以将该剧改编成汉语文化语境下的汉语版,作为学习英语的学生,也可以将该剧改编成英文文化语境下的英文版。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差异下的相同人物悲剧命运又该如何演绎?演绎起来感受也不尽相同。学生在表演自己改编过的戏剧时,完成跨语际角色进入式模仿课堂教学模式。比如阿曼达这个角色,如果笔者将其改编为中国戏剧,那么她便会成为一个十九世纪末上海大户人家的小姐,选择了英俊潇洒却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丈夫,被抛弃后的阿曼达每每回忆自己大家闺秀的美好时光和无数的门当户对的提媒者。中国式的阿曼达依旧保持浪漫天真活泼务实的风格,却变成穷酸小户人家的家庭主妇。改编之后,进入角色模仿表演,表演者体会自己参与部分再创作的角色会更加得心应手,会更好体会创作者对人物的期求。

三、结语

根据亚氏诗学理论,通过进入角色式模仿“过失”悲剧人物,学生可以更好理解悲剧三要素:发现、反转和灾难,解读在模仿中完成。再创作之后的模仿,模仿中体会再创作的过程,这样,角色进入式模仿课堂教学模式在创作与解读之间架构起一座通往彼此的桥梁。综上所述,经典悲剧“进入角色式模仿”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郝久新译,贺拉斯著.诗学[M].九州出版社,2006:3.

[2]陈明珠译,戴维斯著.哲学之诗:亚里士多德《诗学》解诂[M].华夏出版社,2012:3.

[3]杨慧林编著.西方文论概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0916);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13D054)

作者简介:高艳宇(197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悲剧
伟大的悲剧
第23章连环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歌剧院的悲剧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