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研究

2016-03-05 22:38林梦泉徐鹏翔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科评估

任 超 陈 燕 林梦泉 徐鹏翔

高校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研究

任 超 陈 燕 林梦泉 徐鹏翔

从国家要求、国际趋势、内生需求等方面论证构建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的必要性,研究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构建的内涵和方法,并提出动态监测、制度保障、多方参与、主客结合、外部协同、激励反馈等构建监测体系的六大要素。最后提出实施学科自我监测的五项基本程序,即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内容、获取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诊断、结果使用反馈,供有关高校参考。

学科建设;自我监测;自评;监测体系

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战略转型特征,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突出表现在注重强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核心作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颁布的《学位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点动态调整意见》等文件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常态化的自我监测评估制度。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水平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的主要标志[1]。而学科建设情况的自我监测是学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数据等手段,建立学科自我监测体系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一种新构想和新尝试。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质量监测理论已有相关研究,本文是对构建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实施框架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高校建立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以及实施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构建学科自我监测体系的必要性

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是对学科建设信息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激发学科建设各主体的质量共建,并充分利用校外质量保障手段进行联动,来促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目标实现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来看,构建学科自我监测体系顺应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种新途径和必然要求。

1.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客观要求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最新精神对强化高校主体作用、增强质量自律、培育质量文化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学位点合格评估办法》及《学位点动态调整意见》,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每6年对全部学位授权点进行一轮自我评估。高校学科自评从“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校内学科自我监测能够较好满足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对高校的客观要求。它从学科建设入手,主张充分调动高校、导师、学生、用人单位等质量相关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学科建设及自检的全过程,形成上下配合、内外协调、系统有效的学科建设动态监测机制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自我监督机制。

2.高校内部治理的迫切需求

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与载体。随着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实践的深入,学科体系已相对完备,学科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如怎样进行结构优化,怎样顺应学科发展规律,怎样进行学科建设各部分的互补互动等。此外,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科学的学科自我监测体系,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实现全校学科统筹建设,做到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是满足高校内部治理要求的迫切需求。

3.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科生长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学科建设涵盖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学科自我监测通过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从建设目标、建设成效等各方面进行监测,并依据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诊断,可以有效帮助认识学科建设现状,理清学科的不足与差距,寻求学科内在发展规律,适应学科建设与发展建设的内在要求。

4.适应国际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在美国、英国、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高校自我监测与评估已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美国大多数高校设置了专门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部门,针对学校、学院、教师等不同层面进行学科状态分析,为学校提供年度报告供规划与决策参考。此外,美国还成立了国家教育信息统计中心,负责组建庞大的高等教育数据信息系统(IPEDS)。每个高校通过此系统提交学校和学科状态信息,实现学科信息监测与分享。我国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也应当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加强高校自我监测与评估。

二、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的基本要素

从国外相关经验来看,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构建更注重学科质量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监测,监测信息以定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供其他质量评估所用,形成外部质量保障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相互协同的良好局面。参考国外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六大要素:动态监测、制度保障、多方参与、主客结合、外部协同、激励反馈。

1.动态监测

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是以某个教育活动结束或某个契机为节点偶发性开展监测活动,而是一种长期的学科动态跟踪。高校应通过建立学科信息监测的常态化机制,动态集成、监测学科状态,实现对学科建设情况的长期态势跟踪。通过过程常态追踪,及时修正偏差,对潜在风险及时预警。依据学科建设目标及评估标准,通过对学科对象的活动、措施、环境等进行持续收集、动态跟踪、实时监测,形成即时性、阶段性、历史性状态数据,为学科建设提供依据,为高校开展学科自我评估和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提供支撑。

2.制度保障

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贯穿于学科建设的始终,包括导师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学生培养质量等,各个环节都需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因此,从学校层面,必须从制度上加强保障,让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成为各质量主体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有效发挥自我监测与评估在各环节的功能。因此,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来保障监测体系的实施,有助于保证监测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加强质量自律文化建设。

3.多方参与

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的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是各相关主体在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上达成普遍认识的过程。组成学科建设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管理的职权和职责,拥有权力的主体应承担相应的责任[2]。因此,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强调将行政部门、高校、用人单位、导师、学生、评估专家等不同主体纳入体系,构建一个以高校自律为基础,兼顾行政部门要求和社会各方需求的,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质量监测体系,才能充分激发各质量主体参与学科建设的潜力,形成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促进质量提升。

4.主客结合

数据是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科进行科学分析的关键依据。由于学科建设不同方面的考察点和信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的数据必须坚持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如对科研水平的监测,发表论文数、发明专利数、出版专著数、科研获奖数、科研经费数等可量化的观测点较多;人才培养质量大多需要专家、用人单位甚至学生本人进行主观判断;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社会服务贡献等也难以通过定量的数据进行呈现,需要由学科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分析,形成定性数据。在主、客观数据相结合的基础上,确保采集数据的客观、可靠,才能科学准确地对学科进行监测与分析。对于不同的数据表现形式,在后续自我评估时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才能切实发挥学科自我监测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

5.外部协同

建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内外作用的一致[3]。这里的外部协同就是指高校内部的学科监测体系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协同发挥作用。一方面,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数据既要满足后期自我统计分析与评估诊断的需要,又要兼顾外部质量保障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学科自我监测体系力求学科建设内外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有效衔接。高校在建设学科自我监测体系时,如何充分发挥内外质量保障体系对学科建设质量的促进作用,实现内外有效协同,是构建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的又一关键点。

6.激励反馈

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通过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掌握各学科的关键信息,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为高校做好学科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尝试开展学科绩效评价,建立以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学科资源配置机制,充分发挥监测工作在水平评价、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真正让达到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获得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才能真正起到以测促建、以评促建的作用。

三、高校实施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的基本流程

围绕学科建设自我监测体系的基本要素,高校在具体实施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的实践过程中,可按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内容、获取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诊断和结果使用反馈等五个步骤进行。

1.制定监测方案

一是组织成立学科监测评估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的总体协调、决策处理及统筹安排,确保学科建设自我监测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二是强化校内各学科建设监测主体责任,增强质量意识,建立与本单位办学目标和定位相一致的质量标准,统筹构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健全校、院(系)研究生教育分级管理机制。三是要强调监测工作的常态性和动态性以及与外部质量评估的关系,与教师、学院、学科绩效评价的关系,建立包含监测标准、监测方法、监测平台建设、监测结果应用等为一体的监测方案。

2.确定监测内容

一是要在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按照《学位点合格评估办法》《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等有关文件要求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校内师生以及用人单位等各方面意见,科学设计监测数据内容。二是要根据学科建设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及社会贡献等不同方面的特点,坚持主观与客观、规模与质量相结合的原则设计监测数据项[4]。三是根据学校未来整体发展规划及各级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目标等不同,分类制定监测数据项。监测数据既要体现不同学科监测内容的一致性,又要突出不同学科发展的差异性。四是要考虑与外部质量监督与评估项目协同,使监测内容既能满足学校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估的需要,又能满足各类全国性评估项目的需要,实现“一次输入、多项目共享”“平时积累、集中使用”,全面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效率。

3.获取监测数据

高校应根据所确定的监测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自主或依托第三方开发网络信息系统,实施学科数据的定期采集和管理。在数据采集与管理过程中,一是要坚持学生、教师、学科、学校以及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学科信息采集。通过建立在校生和毕业生数据库,开展在学培养质量评价与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调查,实时掌握学生培养质量信息;通过开展用人单位调查,了解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为改进人才培养提供数据基础。二是要充分利用公共数据,减少相关责任主体的负担,也保障数据可靠性。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内各职能部门已有数据,避免数据重复采集,提高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效率。

4.统计分析诊断

高校应利用学科建设监测的实时数据及历史积累数据,结合国家宏观政策与学科建设发展规律,定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帮助学科找准问题,进而开展学科整体诊断分析。一是对同一学科核心指标进行现状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寻找各学科在学科发展上的问题和差距,为确定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目标提供依据。二是对同一学科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寻找学科变化规律,预测学科发展趋势,进行监测预警[5]。三是对不同学科进行横向比较,明确发展重点和特色,统筹规划。四是与兄弟院校进行学科数据横向比较,明晰各个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找出差距和不足,为高校学科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通过这些分析,实现学科诊断、预警、调整,促进学科建设质量提升。

5.结果使用反馈

高校要充分利用监测结果,将统计分析结论及时反馈给各相关主体,以使学科建设自我监测效益最大化。从学校发展角度,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结果可为高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治理学科发展生态,优化学科资源配置,突出学科发展特色提供参照。从学科建设角度,学科建设自我监测结果应及时与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反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重点,明晰学科建设的目标,以便对实施方案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从学科教师管理角度,通过对教师的学科成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帮助从另一个侧面掌握教师对整个学科的贡献度,为校内有关部门考评提供参考。这样不仅优化了校内各部门的现有考核标准,还将考核与奖励政策统一到促进学科发展上来,真正实现个人评价与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导向一致。

[1] 郭平,田联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11(12):25-28.

[2] 林梦泉,龚祯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新趋势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36-38.

[3] 林梦泉,朱金明,唐振福,等.学位点质量评估协同机制探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20-24.

[4] 王立生,林梦泉,任超,等.我国学科评估发展历程与改革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38-41.

[5] 林梦泉,姜辉,任超.学科评估发展与改革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10(21):43-44.

(责任编辑 黄欢)

10.16750/j.adge.2016.12.005

任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助理,北京 100083;陈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林梦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研究员,北京 100083。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科评估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评估依据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