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梓
特权,是一个常被提起的词儿。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个别手握权力的人自以为高人一等,强行享受超出政策、法律的高待遇。其实,生活中还有一种特权,是以组织的名义,给小圈子里的人规定特殊待遇,即政策式特权。
朋友所在的大学规定:中层干部男满51岁、女满50岁可以转为教学科研岗,转岗第一年工作量为教学、科研人员的80%,以后每年递减10%,直到50%为止。而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管你是两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还是一般专业科技人员,58岁以前工作量一律100%,58岁以后才减至80%。此规定一出,众声喧哗,一些老师说:在这个学校还是要当官,别看某些领导平时在大会上说得好听,比如“待遇向第一线倾斜”,“专业技术人员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但他们制定起政策来,专业技术人员立即靠边站了。
依我的理解,大学主要是两种人的大学,一是学生的大学,一是教师的大学,行政后勤人员都是为这两种人服务的。说“大学是学生的大学”,指的是大学必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也是大学的终极目的。说“大学是教师的大学”,是因为学生是教师教出来的,没有好教师,很难培养出好学生。
想起一件旧事。民国时代某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受院长朱家骅所托,邀请语言学家李方桂出任该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傅斯年拜访了李方桂好几次,李方桂都不为所动。也许是不忍心让傅斯年再做无用功,最后一次,李方桂直接告诉傅斯年:“我认为,研究人员是一等人才,教学人员是二等人才,当所长做官的是三等人才。”傅斯年平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这次却躬身作揖:“谢谢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对李方桂此论,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民国时期的大学、研究机构出那么多人才,的确与其时一些主事者尊重专业技术人员、保护他们的合理利益有关。现在虽然时代变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不但没有改变,并且有强化之势,我们理应更加重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人才各有所长,每一种长处都应该得到尊重,我们自然可以不提“一等人才做研究”、“三等人才当所长做官”什么的,但在举国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下,个别大学怎么可以以组织的名义给行政人员规定特权呢?
政策式特权的负面效应非常明显。其一,它会让官员享受特权时心安理得。个人强行享受特权者往往会承受舆论压力,受到上级的批评,有的甚至还会被上级纪委追究违纪责任,最后可能身败名裂,效仿的人不会很多。但政策式特权的享受者不同。因为有块“组织研究”的保护膜,个人的责任弱化了,加上享受特权的人数量比较多,可以抱团取暖,一些人会觉得比较安全。特权这种东西像毒品,享用久了会上瘾,官员对政策式特权一旦上瘾,大学的教育环境将不可收拾。其二,它会使专业技术人员失去职业自豪感,出工不出力,一些“识时务”的人必然削尖脑袋往官场爬,买官卖官、以色谋官等腐败问题就会大量出现。其三,特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不公,老百姓最恨的就是社会不公。社会不公往往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而群体性事件又往往影响到稳定的政治环境,使我们原本平和的生活被打乱。
一个容许特权存在的社会很难真正走向法治。要让我们少数官员不敢“作法自利”(制定对自己与小圈子里的人有利的规则),自觉远离政策式特权,办法只有一个:让民意看守权力。这一步做到位了,官员耍特权也好,其他毛病也罢,都不再成为问题。
(作者系著名杂文家)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