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租金视角下产业集群演化的实证分析

2016-03-04 10:48姜明辉贾晓辉于闯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期

姜明辉++贾晓辉++于闯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资源禀赋、劳动分工与外部性等理论难以对产业集群的整体演化过程做出准确解释。从集群租金角度来看,产业集群产生于生产要素对集群租金的追逐,租金耗散导致集群衰退。本文首先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进行识别。随后,将集群租金作为参考标准,对其生命周期演化过程进行划分。最后,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衰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动集群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集群租金 演化升级 浙江纺织服装产业

引言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资源条件下所形成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会产生租金。而集群租金不仅包含超过简单相加所得经济增量的部分,同时还有主体通过对资源条件的合作共享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集群自身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并呈现出周期性演化过程,导致集群租金存在周期性约束,促使集群租金成为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特征变量。因此,本文试图从集群租金入手,对产业集群的演化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从集群租金视角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主要源于分工和专业化理论的解释不足,相应理论准确性受到怀疑(藤田昌久,2004)。集群租金的主要论点是集聚所产生的收益要比机会成本所产生的收益高,而且集聚资源存在很好的互补性,这种特质促使产业集群产生高于组织之外的超额利润(Alchian & Demsetz,1975;Stiglitz,1990;Colbert,2004)。具体的集群租金研究涉及分类、模型研究等,当前应用较多的是将其分为产业租金、地理租金和组织租金,而模型研究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集群剩余”模型(胡登峰、王丽萍、王巍,2010)。和集群租金的研究相比,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已经相对成熟,核心思想是随着影响集群的环境、需求等要素的变化,其自身的结构、主体关系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朱海燕,2009)。实质上,产业集群本身具备生物学特性,从时间维度来看存在萌芽、成长、成熟、衰退、死亡或者再成长的过程(波特,2001;Tichy,1998),并存在多种产业集群形式,如地理区域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到工业区、创新区(Capello,1998;Van Dijk,1997)、纯集聚型集群、产业综合体和社会网络型集群(Godon,Mccann,2000)等。

总体来看,集群租金与全球化、集群网络结构等息息相关,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宏观阐述,具体的案例分析鲜见,尤其是从集群租金角度分析传统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研究缺乏。针对这一缺陷,本文拟从浙江纺织服装产业所面临的实际发展困境出发,以集群边界确定和定量识别为基础,借助集群租金对产业集群的周期性演化过程进行描述,从而剖析集群衰落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此外,还将结合集群租金内在的经济学内涵,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论述。

实证对象边界确定及识别

改革开放初期,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很多行业提升规模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和组织方式,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有统计资料显示此类集群的产值曾经占到国内总产值的40%(刘世锦,2008)。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等地区,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劳动力、原材料等价格提升,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形势严峻。尤其是劳动力成本费用增加,“民工荒”现象频频出现,要素转移趋势逐渐凸显(于淑艳,2006)。所以,从集群租金角度对典型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进行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划定集群边界。产业集群是企业在空间范围内的集聚现象,而且这些企业所在行业相同或者是存在关联,这种地理空间维度的接近和集中导致产业集群的研究要受到范围边界的限制。而在演化进程中,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影响会对产业集群的空间集中程度造成影响,其中市场作用力量是自发的,主要从是否存在集聚经济性出发影响企业的集聚或者发散;政府作用力量则是主观的,主要是从区域经济效益出发吸引企业进入,从而产生集聚现象。两种影响作用的差异导致对集群边界认定不同,且研究中这两种边界具有明显差别(王勇等,2009)。本文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研究将从行政力量作用的边界进行考虑,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参与度,成为影响集群边界划定的重要因素;二是数据的可得性,将研究限定在行政区域内,能够保证从统计年鉴获取权威数据;三是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实际情况,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选择区位商法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进行识别,其中2002年统计年鉴中未对纺织服装行业进行明确划分,相关识别结果缺失。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区位商连续12年都在2以上,远远大于1,因此可判断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存在明显的集群现象。而从连续变化趋势来看,虽然区位商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在波动发展中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说明集群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减弱。

集群租金视角下演化过程的分析

(一)集群租金的引入

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的研究,要从特定要素集中促使集群现象产生的原因入手。具体来讲,生产要素对空间区域和特定行业的选择奠定了集群产生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分析整个演化过程的起点(戴卫明,2005)。具体如图2所示。

图2中特有的外部环境资源虽然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用,但是地理空间的制约又导致它们不能自由流动。这种情况下,通过推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对这些外部环境资源进行整合,并借助地理空间、组织结构和社会联系方面的临近性来产生地理空间内独有的生产优势,从而促使受到地域限制的环境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所以,生产要素和上述非匀质性资源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集中和联系就成为产生稳定网络结构的基础,促使产业集群获得比其他经济形式更高的生产能力和超额收益,后者即为集群租金。

集群租金的存在吸引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空间地理范围内集聚,出现产业集群的萌芽;生产要素依托地理、组织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产生更为显著的价值,即依赖集群整体优势获得集群租金。在产业集群漫长的演变中,集群租金就成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集群租金的增加提升对外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内部的网络联系日益紧密,整体组织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否则,集群租金的耗散将削弱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并形成不断累积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衰落。因此,集群租金可以成为判断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特征变量。

(二)演化阶段的划分

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划分方法是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根据的。本文根据上文分析引入集群租金作为特征变量,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分解,具体如图3所示。在不同的演化阶段,集群自身产生的效应和内部企业之间的竞合强弱存在差异,所以集群租金所呈现的发展轨迹并不是一直在上升,而是呈现波动发展的过程(戴卫明等,2005)。在衰退阶段,实线代表产业集群直接消亡,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结束;虚线代表集群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新的租金来源,重新进入了新一轮演化过程。

阶段I:在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条件作用下,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开始萌芽,但此时集群租金并没有显现,甚至表现为负值,因而此时集群自身对外界的企业和生产要素没有充足的吸引力。而萌芽期时集群内部的企业数量和所获得的生产剩余较少,即集群租金数量不足,加之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制约了集聚效应的发挥,所以集群租金的数量增加缓慢甚至出现逐渐减少的现象,此时租金的来源主要是地理租金。

阶段Ⅱ:这一阶段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集群租金增长最快,因而能够对外围的生产要素和企业产生较好的吸引力。此时集群租金的来源兼具地理租金和产业租金两种,即纺织服装产业成为利润较高的产业,在知识溢出和信息共享效应的推动之下,生产要素除了空间流动之外,很可能在要素空间粘滞性的制约下从低利润行业进入利润较高的纺织服装产业。

阶段Ⅲ: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已具备相当规模,集群租金增加速度变缓,整体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充分显现,而且一直在持续整合,内部网络结构和主体间相互联系达到最强。此时,组织租金成为租金的主要来源。

阶段Ⅳ: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资源约束开始增强、技术更新速度减缓、产品市场需求减弱,集群租金开始减少,导致一些要素逐渐转向其他行业或是转移到其他地区,形成因果累积的恶性循环。集群面临两种发展方向:一是集群升级,即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并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新的租金来源;二是集群衰亡,即不能迅速做出反应,集群优势丧失,集群租金也会迅速减少,集群规模也随之变小最终消亡。

从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是自身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伴随着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劳动力成本不断推高,产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自然会被削弱。但是,优势的丧失并不表示集群就会走向衰亡。通过发展集群新的竞争优势来获得新的租金来源,仍然有机会进入新的演化循环。

促进产业集群演化升级的对策

(一)演化衰退的原因

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因而所形成的集群具有竞争型集群的特征,包括内部企业同质、主体非正式联系较多但竞争激烈、劳动力和市场等要素的空间范围有限。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具体构成如图4所示,可看出不同地域的产品同质性现象较为明显。

竞争型产业集群和生物种群的结构具有明显相似性,即所拥有的地理空间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主体数量的无限制增加,因而表现出与生物种群相似的逻辑斯谛增长过程。对产业集群来讲,数目较多的企业在有限区域内集聚可以产生外部经济、知识溢出等正向效果,进而推动集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集聚的发展又反过来强化了正向效应,呈现自适应循环的演化过程。但是,资源的有限性决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不良竞争、主体交流成本增加等方面。此时,产业集群出现衰退。

再回到本文所研究的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恰恰是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经过之前多年的积累,具备了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但近年来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应对比较滞后,导致自身竞争力逐步减弱,出现衰退迹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采购需求量和购买能力减弱,导致产品价格不断被压低,很多买家逐步转向柬埔寨、孟加拉等邻近国家(殷浩等,2014)。据统计,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亏损企业达到1021家。从集群本质来看,该集群产生于我国社会从温饱到小康的过渡时期,宏观经济背景的制约导致集群从萌芽开始就存在天生的缺点:发展起点较低,主要人力资源为农村劳动力,人员综合素质不佳;行业进入门槛低,大量企业进入导致恶性价格竞争行为;高端技术和人才供应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缺乏品牌塑造理念,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同时,劳动力资源的成本费用不断增加,集群长久依赖劳动力资源优势丧失,最终出现了衰退迹象,值得给予高度关注。

(二)演化升级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破除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面临的衰退风险,关键是改变当前过度依赖初级生产要素参与竞争的不利现状:

企业层面。制定适宜发展战略,有步骤转变发展方式;技术落后企业逐步向资源成本较低的地域或者是能够产生资源互补的地域转移,例如只在浙江保留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而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新疆等原材料产地;技术先进企业要注重持续的研发投入,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建立研发和技术转化部门,注重先进管理手段和高技术人力资源的引入。

集群层面。打造知名产品,并将其与集群整体品牌构建结合,最终提升集群的市场竞争力;构建服务于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建立针对产品核心工艺的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不同接口的匹配形成知识信息共享网络,并逐步扩大技术引进的范围。

政府层面。将行政干预和政策引导相结合,为产业发展营造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维护产品市场秩序,及时遏止不良价格竞争行为,防止生产利润的内部消耗;构建创新激励机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创新行为。

结论

集群租金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租金的耗散就会带来产业集群周期性演化的终结,并最终走向衰亡。在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集群租金的表现形式和数量不断变化,因而可以从集群租金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从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这类传统产业集群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应该成为推动它们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因为在集群租金耗散和结构失衡的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够改变产业集群原有的演化路径,并重新获得相应的创新租金。因此,笔者认为创新租金应该成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更进一步来讲,在内部机理的探讨方面,可以考虑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学和博弈论的核心理念,以集群租金为主要变量,构建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均衡模型,实现对演化过程的定量刻画。

参考文献:

1.藤田昌久.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Alchian, A., 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5, 62(5)

3.Stiglitz J.E.. Symposium on Bubbles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0, 4(2)

4.Colbert B.A.. The Complex Resource-Based View: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 29(3)

5.胡登峰,王丽萍,王巍.集群剩余模型及集群剩余的效应分析—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11)

6.朱海燕.产业集群升级:内涵、关键要素与机理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

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1

8.Tichy.Cluster: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 [J]. Pion Limited: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1998

9.Capello R.. Collective learning in a milieu approach: Conceptual element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taly[R]. ERSA Conference Papers From 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98, 8

10.Van Dijk M. P.. Small Enterprise Clusters in India and Indonesia,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European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Urban Research, 1997

11.Gordon, I., Mccann, P..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lexes, agglomeration and/ or social networks?[J]. Urban Studies, 2000 ,37 (3)

12.刘世锦.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13.于淑艳,詹玉萍.“民工荒”现象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性转移[J].商业研究,2006(24)

14.王勇,李国武.论产业集群的地理边界与行政边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15.戴卫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05

16.戴卫明,肖光华.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

17.殷浩,祝天羽,郭蔚冉等.欧美服装订单开始回流宁波[N].东南商报,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