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和补贴对国企国有股份最优占比的影响

2016-03-04 15:20谢迟向洪金
经济数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进口关税

谢迟 向洪金

摘 要 建立一个两阶段混合寡占博弈模型,结合战略贸易理论考察在开放经济环境里,国企在背负一定的社会性负担的条件下,国企股份制改革过程中我国生产性补贴和进口关税两项政策对国企最优国有控股占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所有前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企有国家信用做保障,更具有竞争力.而在生产性补贴和进口关税政策下,国企最优国有控股占比都随着补贴和关税增加而增加,随补贴和关税的减少而减少.

关键词 股份制改革;混合寡占;进口关税;生产性补贴

中图分类号 F810.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is paper built a two stage mixed oligopoly model to study how tariff and subsidy affec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ptimal stateowned stock ratio within open economy environment, whe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ear some social burden. Our basic results are as follows: when the other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stronger competitiveness due to the state credit guarantee. While considering productive subsidy or import tariff policy, the optimal stateowned stock ratio would decrease with the productive subsidy or import tariff coming down.

Key words SOE reform; mixed oligopoly; import tariff; productive subsidy

1 引 言

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一直是关系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企面临非国企冲击,迫使中小型国企首先进行民营化改造.当时主要进行分类改革,对那些提供公共产品,关系国家安全的企业,国家继续直接经营或控制;而竞争性行业企业则改造成非国有的股份公司或出售.当时在各方影响下,我国中小型国企的民营化改革以非常快的速度展开,并在一两年内完成.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民企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其对我国大中型国企也形成巨大冲击,致使国企利润大面积下滑.基于此历史背景,在中小型国企改革之后,我国大中型国企改革也慢慢开展起来[1].应该说,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国企股份制改革实质上是把其他非国有的产权主体引入国有企业,这对于推进政企分开和产权主体多元化、提高企业治理结构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2].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一深刻阐述为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

现在,随着我国企业的民营化改造深入,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对国有企业多重目标下的最优国有控股比例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诠释.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德国《世界报》发表题为《让开放创新引领中德合作》的署名文章,对中德经贸合作进行回顾,特别提到,中国将积极考虑德国大众汽车提高在一汽大众合资企业中股份比例的请求.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进行了19年来最大幅度的修订,包括取消钢铁等逾十个行业的外资限制.而备受关注的"汽车整车"仍被明确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保持"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政策红线.目前我国对国有股份企业实施了"抓大放小"的指导政策[3],但对于抓在手里的"大"是否控股以及控股多少最好并没有充分研究[4].事实上,国有控股比例过高不利于鼓励投资积极性,反而可能造成垄断,而国有企业的垄断则会扩大收入差距,并对经济增长不利[5].但如果控股比例过低,可能不利于国企承担的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所以,探究企业国有最优控股比例,对国企进一步实现股权结构优化,实现其盈利和社会效益等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我国国有企业不得不进行民营化改革,积极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实践中,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具体实现途径,目的是强化企业管理阶层的自主性,而不是一味将资产所有权转移到民间或者外商,想通过股份制改革来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实证研究也发现,把国有股权转变为非国有股权,企业效率能够改善,尤其增加私人股权比例,对提高企业效率的提升明显[6].虽然许小年[7]认为国有企业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确立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唯一经营目标以及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但由于国企除了追求企业自身利润以外,还承担着税收,就业等社会目标[8],所以在国企股份化改造过程中,国有股份和非国有股份的最优比例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为了研究国企业民营化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混合寡占理论.根据相关文献,把在一个行业中,少数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或是以社会福利作为目标之一的厂商与若干个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厂商共存,并且相互竞争的市场结构形态称为混合寡占[9].当前混合寡占理论已经成为分析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之间垄断竞争行为的有力工具.随着国有企业中同时出现私有控股和国有控股的情况后,使得研究者对企业目标进行了修正,不再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是将二者综合考虑[10].国企国有控股占比应该为多少时能达到强化管理层自主性、提高经营效率、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又能保证社会福利的目的,值得深入探究.endprint

而战略贸易理论以寡占竞争作为基本前提,其主要研究国际垄断市场结构如何影响政策的贸易政策.Brander和Spencer(1985)利用一个"两个三地"古诺(Cournot)竞争模型最先研究了国际垄断竞争对政府贸易政策的影响,发现对本国出口企业进行补贴是政府的最优选择[11].Pal和white则研 究了在开放的经济环境里国有企业私有化对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后能降低政府最优补贴水平,但是最优关税水平在私有化后反而会增加[12].但这些文献反应的都是国有企业完全私有化的情况,与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部分私有化不同.因此,本文在混合寡占市场结构下,结合战略贸易理论,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动态寡占竞争模型,讨论在有外国私企竞争时,我国进口关税和财政补贴对国企国有化程度的影响,进而寻求国企最优国有控股占比.

3 模型设定

以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为背景,假设原来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境外企业的有力竞争,根据Cournot模型理论,构建一个两阶段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以符合国有股份制企业与外资企业并存的竞争情况.模型包括三个博弈主题:我国政府(假设外国政府不干涉)、我国股份制国有企业和外国私有企业.下文中,我们用下标1,2分别表示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和外国私有企业.同时,根据Cournot模型,假设企业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串谋,也就是说寡头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此外,再假设国内外两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服务水平相同,员工努力程度一样,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生产产品全部投放在国内市场,且市场需求函数是线性的[13].第一阶段,我国政府首先行动制定贸易与产业政策:确定国有股份制企业中民营化的程度以及制定生产补贴和进口关税水平;第二阶段,国内外企业根据第一阶段制定的政策进行古诺产量竞争.

又θ∈[0,2]时,(10)单调递增,又θ∈[0,1],所以θ =1时,(10)取最大值.所以θ=1为国企最优国国有股份占比,意味着国企应该100%国有化.这是因为假设国有股份制企业与外国私企产品同质,服务水平一样,且员工努力程度相同.此时人们更愿意选择国企,因为国企有国家信用做保障,大家对国企经营状况更加了解,风险更小.这个结论也与高蓓[15]的结论相似.此时国企中国有股份占比应为100%最优.

3.2 在政府对每单位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的情况下

在实际情况中,我国政府会对外国私有企业的进口产品征收一定的关税,以此来维护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免收外来企业过分冲击,为我国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理,根据上面的假设,设两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下标1,、2分别表示国有股份制企业和外国私企)

根据目标函数最大化一阶条件,令式(20)等于0,得到θ关于t,c的函数,即为国有股份制公司最优国有控股比例.为了对最优国有控股比例θ有更加直观的表示,做出θ关于c和t的三维图像,即可知道在不同关税水平t和边际成本c下,最优国有控股比例.

另外,我国目前关税最高等级为270%,所以t∈[0,2.7],设边际成本c ∈[0,100],应用Mathematica9.0求得式(20)图形等高线,如图1.

在图1中,横轴为关税水平,纵轴为边际成本,只显示C1=0,C2=1,一共2条θ的等高线,根据以上推导,θ∈[0,1],所以应取曲线C1=0,C2=1之间的区域,该区域为合理区域,即国企最优国有控股比例.从图1中不难看出,在同一边际成本条件下,国企最优国有控股比例θ随着关税t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向洪金[16]的结论相似.即在产品同质、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一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越高,则生产同一产品的股份制企业中,国有控股比例越高越好.另外,在同一关税t条件下,国企国有控股最优比例θ随着边际成本c增加而下降,即在某一产品关税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同一产品的股份制企业中,国有控股比例随着该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国企国有控股最优比例应该减少;而且关税t越大,国有最优比例θ应该随边际成本上升而减少得越慢.

3.3 在政府对每单位国企生产产品补贴s的情况下

在面对外资企业竞争时,政府往往会为了保护本国企业而对本国企业进行生产补贴.同理,假设两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下标1,2分别表示国有股份制企业和外国私企):

根据目标函数最大化一阶条件,令式(29)等于0,得到θ关于s,c的函数,即为国有股份制公司最优国有控股比例.为了得到更直观的结果,同样做出θ关于c和s的三维图像,即可知道在不同补贴s和边际成本c下,最优国有控股比例.

设补贴s∈[0,8],边际成本c ∈[0,4],应用Mathematica9.0求得式(29)图形的等高线图,如图2.

图2中,横轴为边际成本c,纵轴为补贴s,因为θ∈[0,1],所以等高线C1=1,C2=0之间的区域为所求的国企国有最优控股比例θ的合理区域.从图中可以得出,在边际成本c为定值的情况下,国有控股比例θ随着补贴s的增加而增加,即在边际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政府补贴越多,国企的国有控股最优比例应该越大.而且补贴越高,增加同样数额的补贴对θ的提升作用越小.这是因为国企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落后于外资企业,产品性价比低于外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容易被外资企业挤出.我国为了保护国企不受外企过大冲击,对国企产品进行补贴,补贴得越多,国企中国有控股比例就可以越高,从而保证国企自身承担的税收、就业等非盈利目标的完成,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等高线图恰好可以证明这一现象.

4 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入,我国必要地对关税、补贴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国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不同于私企单纯地追求企业利润,国企的目标是既要追求企业利润,又要考虑社会福利.现实中,政府对外企产品征收关税和对国企产品进行补贴是两种常用的贸易政策.所以研究在不同的关税和补贴条件下,国企最优国有控股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国企国有控股比例都随着关税和补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关税和补贴的减少而减少而达到最优.研究还发现,当产品的边际成本一定时,采用补贴国企政策,补贴得越少,要求国企国有控股比例增加越大,才能使得社会福利和企业利润获得最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说在对国企补贴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国企国有控股比例来使社会福利和企业利润提升是最有效的手段.endprint

另外,当边际成本一定时,如果采用对外企征收进口关税的政策,税收越多,国企国有控股比例应越大.而且政府对进口产品征收的税越多时,国企通过提高国有控股比例来增加社会福利和企业利润的速度就越慢,也就是说进口产品的关税越低时,国企通过提高国有控股比例来实现社会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就越有效.

当然,由于模型假设的苛刻和现实市场情况的复杂性,模型计算得出的结论难免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本文假设国企和外企的生产效率相同,即产品的边际成本c 是相等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发达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要高于国企.此外,本文为了计算简便,假设企业的成本函数为一次函数,但向洪金[16]等人则假设企业的边际报酬递增,将成本函数设定为二次函数.同时,由于我国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与外资企业竞争激烈程度不一样,该模型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行业.最后,国企、外企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一些其他非市场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模型计算结果有偏差,需要在以后的进一步的研究中细分讨论.

参考文献

[1] 宋养琰.国企改革30年历程回顾[J].中国经贸导刊,2008(19):24-25.

[2] 杨瑞龙. 以混合经济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J].改革,2014(5):19-22.

[3] 何伟.对国企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理论探讨,2011(2):165-167.

[4] 高蓓,高汉. 国有比例与管理授权[J].世界经济文汇,2013(6):14-27.

[5] 陈钊.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J].中国社会科学,2010(3):65-76.

[6] 杨其静.国企改革:在摸索与争论中前进[J]. 世界经济文汇,2008(1):55-63.

[7] 许小年.有效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5):14-19.

[8] 杨卫东.国企改革与“再国有化”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1):23-37.

[9] T MATSUMURA.Partial privatization in mixed duopol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8(70):473-483.

[10]沈悦,徐有俊.国有银行控股比例与管理授权[J].当代经济科学,2010,32(1):55-61.

[11]J BRANDER,B SPENCER. Export subsidies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valr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1985(18): 83-100.

[12]D PAL,D WHITE.Mixed oligopoly, privatization and strategic trade policy[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8(65):264-281.

[13]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9-77.

[14]Ming Hsin LIN,Hikaru OGAWA.Cost reducing incentives in a mixed duopoly market[J]. Economics Bulletin,2005(6):1-6.

[15]高蓓,冯宗宪.商业银行国有化最优比例问题[J].经济科学,2006(6):41-48.

[16]向洪金,冯矜男.国有股份制改革、财政补贴和对外贸易政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5):79-83.endprint

猜你喜欢
进口关税
墨西哥取消对中国硫酸铵进口关税
原产美国部分玩具将被加征进口关税
国务院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
部分配方奶粉进口关税降至零
2018年皮革行业产品进出口关税新动态
孟加拉国政府将提高大米进口关税至28%
我国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
发改委:2018年玉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720万吨
2017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公布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