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 柯
石油人物
鼎力相助的阿鲁德热夫副部长
——援华石油专家略记之二
■ 宫 柯
1953年,制定第一个恢复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时候,不仅现有的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的合计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四分之一,而且资源勘探的前景一片朦胧,除了东北蕴藏的油母页岩储量比较清晰之外,再无可以指望增加产能的潜力。
鉴于发展石油工业的紧迫性、重要性和特殊性,为加大全国油气资源的普查力度,开发好现有的几处小油田,1955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7月30日做出决议:撤销燃料工业部,分别成立煤炭部、电力部和石油工业部,任命李聚奎将军为第一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统一领导全国的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炼化加工。
在原燃料部石油管理总局基础上诞生的石油工业部,设立在北京城垣北墙外的六铺炕,1955年9月1日挂出了牌子。四天后,部长李聚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部务会议,决定派出两个考察团分头去国外学习如何建立管理石油工业的体系和相应技术。当时任部长助理兼勘探司司长的康世恩,奉命带领其中的一个考察团于9月10日启程西天取经,前往苏联首都莫斯科。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的康世恩,虽然就读过清华大学地质系,但是因为投身革命参加了八路军半途辍学。1949年9月,在解放大西北的进军中他奉命率领一支快速部队接管玉门油矿并出任军事总代表,与地质学密切相关的石油工业与他再续前缘。在石油工业部首届高层领导干部当中,康世恩是受过高等教育并最先涉足石油行业的佼佼者,率团出访苏联考察石油工业非他莫属。康世恩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到底该怎么搞?不仅红军将领出身的李聚奎部长寄以厚望,国务院乃至中共中央都在期待。以往,康世恩虽然与苏联援华的一些石油专家有过密切的接触,但是并没有到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产油国。临行前他做足了功课,抱定虚心学习的态度拜苏联老大哥为师,尽一切可能多学些勘探开发石油的专业本领。
1955年9月,康世恩(右6)率领石油考察团赴苏联学习
中国石油考察团到达莫斯科后,受到以前苏联石油工业部副部长С·А·阿鲁德热夫(以下简称阿鲁德热夫)为代表的官方热情接见。
阿鲁德热夫副部长豁达豪爽,浑身洋溢着老布尔什维克的热情,他对中国同行的态度非常友好,快言快语,有问必答。首先向中国石油考察团全面介绍了苏联石油工业的基本概况。当时,苏联的石油年产量已经是5600万吨,世界排名第二位。通过全苏联的油气田分布图,中国考察团看到老巴库和第二巴库两大石油生产基地的含油面积比英伦三岛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两倍多,其中一半以上的石油产量来自第二巴库。苏联积累的油气田勘探开发经验和总结的石油理论,如同一座藏书丰富的专业图书馆,中国石油考察团一时半会儿学不完。
从1955年初秋到入冬,在阿鲁德热夫副部长的安排下,整个苏联石油界对中国石油考察团完全敞开,一路绿灯,为期三个多月的所见所闻,不仅了解了苏联石油工业的基本现状,而且还获得了中东、北非、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等产油大国的最新信息。从设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的石油科学研究院所、石油专业院校到分散在广阔地域上的多处油田,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实验、野外钻探,采油生产、油气集输、炼化加工以及人才培训,有了整体性的感观认识。
这次考察,对刚成立的中国石油工业部来说不仅是大开眼界,而且是满载而归。但是康世恩并不知足,12月31日考察团其他成员启程回国后,他却继续滞留在莫斯科不走,原因是临行前接受了一项务必设法完成的使命,代表中国石油工业部洽谈采购苏联最先进的石油勘探装备。
当时中国了解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苏联已经大规模的应用,尤为新颖的地震方法是探测地层构造效能最高的手段。整套精密的仪器设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制造,如何能够从苏联引进这项先进技术,是康世恩绞尽脑汁想要达到的目的。
康世恩率领中国石油考察团一到莫斯科,就婉转提出了请求,却迟迟没有得到苏联方面的答复。康世恩非常着急,考察团回国后,他天天到苏联石油工业部办公大楼坐等结果。
工夫不负有心人,康世恩终于再次见到了曾热情接待过他的前苏联石油工业部的副部长阿鲁德热夫。他惊讶地问:“康同志,你们的考察团不是回国了吗,你怎么没有走?”
康世恩不好意思地回答:“还有些问题没有最后解决。”
“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吗?”阿鲁德热夫热情地请康世恩上楼,“走,到我的办公室去谈吧,喝一杯你送给我的中国茶,详细谈谈你的问题,也许我有办法帮你解决。”
康世恩非常感动,与阿鲁德热夫并肩走在一起,边走边说:“我们急需10台‘五一型’地震仪,到现在还没有着落。”
来到副部长宽敞的办公室,阿鲁德热夫请康世恩坐下,立即打电话叫来负责向中国提供石油勘探器材的下属,责问他为什么没有把援助中国的事情办好。
下属如实地向副部长报告:“中国方面要的仪器是我们最先进的产品,现在仓库里没有存货,安排工厂制造来不及。”
阿鲁德热夫摸着自己的下巴颏,思忖了半天,很难为情地对焦急等待的康世恩说:“真是对不起,你想要新的仪器不可能现在解决。我很理解你们急迫勘探石油的心情,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下一个命令,把我们自己在用的仪器停下来检修一下交给你们使用,可惜就是旧了一些。不过我保证性能上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你看可以吗?”
康世恩急得火上房,毫不迟疑地回答:“太感谢您的支援了,旧的仪器我也要。”
“那就好办了,我马上安排抽调10台‘五一型’地震仪,把它检修成新的一样立即运往中国,并且还要带上全部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保证你们学会使用不成问题。怎么样,康世恩同志这回你该满意了吧?”
康世恩抑制不住对阿鲁德热夫副部长的感激之情,一步跨到他跟前,用欧洲人的礼节与他紧紧拥抱。
这10台苏联人使用过、再经整修翻新的“五一型”地震仪器,成为中国石油工业部门的开山之宝。其中一台被送到西安的石油仪器制造厂解剖仿制,还有一台交给北京石油学院用于地球物理专业的教学,剩余的8台武装了石油工业部组建的地球物理地震勘探队。苏联援助的地震仪器,结束了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只能依靠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老三样进行地质调查的原始状态。从1957年开始,参照从前苏联学到的地球物理地震勘探方法,展开了从西部到东部各大盆地的地质调查,为在松辽盆地和环渤海湾地区发现油气田立下了赫赫功勋。
通过第一次对苏联石油工业的全面考察,康世恩与前苏联石油工业部副部长阿鲁德热夫结下了很深的友情,邀请他在方便的时候到中国访问。
1957年4月,阿鲁德热夫副部长如约而至,率领苏联石油代表团来到北京访问中国石油工业部。这时候康世恩已于1956年10月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工业部的副部长,主管勘探开发工作。老朋友相会分外高兴,按照对等接待的外交礼仪,一连几天盛情款待,亲自陪同阿鲁德热夫游览了修葺一新的皇家西苑颐和园。安排部门负责人和石油地质专家详细介绍了石油工业部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取得的进步,得到阿鲁德热夫副部长的高度好评,他高兴地说:
没有想到你们那样有成效地把在苏联学到看到的方法,把我们提出的许多建议已经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了。这预示着中国石油工业很快会取得大的成果。
1957年康世恩(中)、李人俊(左2)陪同苏联石油工业部副部长阿鲁德热夫(左1)、特拉菲穆克(右2)、巴巴扎杰(右1)游览颐和园
苏联石油工业部代表团访问期间,四川盆地正在进行石油钻探,部署在巴县石油沟的巴9井钻遇高压天然气层,引发强烈井喷燃起大火。从2月到 4月连续烧了60多天,四川石油管理局用了多种灭火方法都没有扑灭。
康世恩陪同苏联石油代表团到四川重庆地区考察,阿鲁德热夫副部长得到消息后要求到井喷现场亲自看一看情况。康世恩希望他能帮上忙,便一起来到井场观察火情。阿鲁德热夫不仅是苏联石油工业部的副部长,而且还是一位富有钻井抢险经验的行家,他提出了一个中苏两国钻井工程师未曾想到的空中爆炸灭火方案。这一招到底灵不灵?缺乏钻井经验的中国工程师感到疑惑。从理论上说发生爆炸时氧气瞬间被大量消耗,大火或许会熄灭。但是怎样在天然气猛烈燃烧的火焰上空安放炸药,是一项既危险又难于掌控的技术活。
情急所致,康世恩采纳了阿鲁德热夫副部长的意见。与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张忠良一起研究了实施的具体方案,并布置了应对可能发生新险情的防范措施和救护方法。
1957年4月中旬,康世恩陪同阿鲁德热夫副部长再次来到井喷火灾现场,坐镇指挥。第一次尝试,由于TNT炸药用量少和降温的供水量不足,灭火没有成功。总结经验后,阿鲁德热夫副部长决定把TNT炸药的用量增加到100公斤,改进了降温的供水方式。4月21日,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阿鲁德热夫副部长亲自查看了一番,信心满满,认为此爆一定能够成功。8时20分,苏联专家潘德格诺奇合上电闸,引爆了悬在火柱中心的TNT炸药,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奇迹真的发生了,肆虐了78天的井喷大火瞬间熄灭,喷射的水枪迅速降低了井场的温度,控制住喷出天然气的井口不再复燃。抢险现场顿时一片欢腾,康世恩也激动得与阿鲁德热夫副部长紧紧拥抱,感谢他在关键时刻再一次帮助中国解决了棘手的难题。
1957年5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阿鲁德热夫副部长被请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主席与他亲切握手,并高兴地说:“欢迎您来到中国,特别感谢您帮助把那个气老虎给制服了。”
在苏联援助中国发展石油工业的专家里虽然没有阿鲁德热夫的名字,但他却是一位真心实意为中苏友好出力的苏联政府官员,中国石油工业部的奠基开局得到了他给予的鼎力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