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玉波
石油人物
为新中国“加油”的老红军
■ 崔玉波
建国之初,有两位地质部副部长都是老红军出身,第一位是曾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的何长工,另一位是“地道战”政委旷伏兆。
“长工”部长何长工
1927年7月,何坤留学法国前,毛泽东因他曾在北京长辛店做过工,就为他改名为“何长工”,意思是要做人民的好“长工”。
2000年出版的《何长工传》封面
何长工在战争年代战功赫赫,革命胜利后,却和石油结了缘。1952年8月,经周恩来总理提名,他担任了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与科学家李四光一起,带领一支支地质队伍在茫茫华厦大地上寻找石油。
1956年初,根据党中央要求,何长工主持召开地质部党组会议,作出石油普查战略东移的决策。1957年底,他亲自指挥石油地质大军挥师东进松辽平原。不久,松辽平原发现富油层,苏联专家称之为第二个“巴库”。
当时他在地质工作者中提出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他既是这种精神的提倡者,也是践行者。为了找油,他拖着一条病腿,跑遍了大庆、扶余、黄骅、山东、江汉等地,像一名普通的地质工作者一样奔忙着。
在松辽会战时期,石油部曾考虑让命悬一线的“松基三井”停钻试油,而苏联专家米尔钦柯则认为,既然是基准井,就应当由现在的1700米向3200米继续打,取到全芯,透彻了解整个钻孔的地下情况。
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何长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支持停钻试油,同时在“松基三井”旁边新钻一口井,设计深度与“松基三井”相同,全程取芯,补全“松基三井”的地质资料。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体现了何长工在工作中坚持的讲科学、讲效率的精神,为“松基三井”顺利出油节省了时间。
1960年,何长工带队到华北平原开展石油普查。相继在义和庄、羊三木等地获工业油流,奠定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的开发基础。后来,又在江汉平原等许多地方发现油田,使我国基本实现石油自给,宣告了依靠洋油时代的结束。
何长工在地质部工作了整整14年,这位老红军战士用自己在石油地质工作中的无私奉献,践行了给人民当一辈子“长工”的理念。
“地道战”政委旷伏兆
旷伏兆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等职,并参加了长征。1960年3月从军队来到地质部,担任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协助李四光和何长工开展工作。
旷伏兆与妻子许更生在陕北根据地合影
很多人看过电影《地道战》,其指挥者就是旷伏兆将军。当年,为躲避日本鬼子袭扰,冀中等地的群众在自家挖有专门用来藏人的小地洞——“蛤蟆蹲”。 时任晋察冀军区十分区政委兼中共地委书记的旷伏兆就动员大家把各家的“蛤蟆蹲”连接起来,变成了村村相通的地道,既可藏人藏物,又可调兵遣将。没多久,旷伏兆倡导建成的冀中地道被很多部队效仿,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地下长城,为华北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挖石油和挖地道不一样,不仅需要勇敢和智慧,更要有一种科学的精神。当时,旷伏兆主要分管石油勘探和与石油部的协同工作。在地质部里,他是李四光和何长工的助手;而在与石油部协作时,他又是余秋里的助手。在大庆会战期间,他成了地质部与石油部组织协调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另外,他还领导和指挥了地质部松辽石油普查大队501钻机在吉林省怀德境内的钻探工作,打出了多口油砂井,为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等专家判定松辽平原具有含油大构造盆地提供了依据。这一重大战略性石油勘探成果的发现,凝结着旷伏兆的心血。
新中国首任和第二任石油部长也都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他们是红一师的师长李聚奎和独臂将军余秋里。
首位部长李聚奎
红军长征时,李聚奎率领红一师担负掩护中央机关进行转移的任务。李聚奎指挥部队先后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被称为红军长征的“开路先锋”。
1940年李聚奎在鲁西北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成立石油工业部,他被任命为新中国首位石油部长。作为一名一直没有离开过部队的老红军战士,李聚奎在接到任命通知时毫无思想准备,有点发怵。当时,中国在“贫油”的帽子下抬不起头来,老红军战士那种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让他没有理由推脱,毅然走马上任。在新的岗位,他亲自带着专家、技术员全国到处跑,在野地里来回钻,踏寻石油的踪迹。
据一位在20世纪50年代见过“石油部的老李”的独山子油田的技术人员回忆:“我们在工棚里开会,来了一个穿大衣的老头,就坐在后面听。他乘坐的车放在很远的山脚前,我们也不知他是谁。他听大家分析情况,还到食堂问大家能否吃得饱,到井台同大家一起干活……后来问他,他告诉我们是‘石油部的老李’,没一点架子,谁也没想到是部长!”
在陆相生油理论的指导下,在革命加拼命精神鼓舞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多久,他走过的地方便纷纷打出油来了。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原油。
想全面扩大战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李聚奎提出了将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改为石油师的建议,不久获得批准。这一年,他以石油工业部的名义下达了一年内打出40口油井的会战任务。1956年底,40口井全部打出油来,石油产量由1955年的60万吨一跃达到150万吨。
克拉玛依出了油,李聚奎和手下的石油队伍情绪更加高涨。1957年,李聚奎又把目光投向了东北,决定组织力量对松辽平原进行重点勘探。1957年秋,他在石油工业部党组会议上确定:3年内查明松辽平原有没有具备开发价值的油田。会后,组织了300多人的勘探队伍进驻黑龙江省双城县。从此,大庆油田开发拉开了序幕。
1958年,李聚奎从石油工业部回到部队任总后勤部政委等职,并被授上将军衔。1995年,李聚奎将军在军委顾问的岗位上去世。
独臂将军余秋里
余秋里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六军团政治保卫队队长等职,参加过长征。1936年2月,在与国民党万耀煌部作战时,被打伤了胳膊,因治疗不及时,只得锯断,后来就有了“独臂将军“的称谓。
1958年初,我国石油短缺问题严重,首都街头出现了背着重重的煤气包的公共汽车,军队中有的部队演习也因缺少油料被迫取消,石油成了亟待解决的国家大事。这时,在彭德怀同志的推荐下,余秋里担任了石油部长。
此时正值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初,又逢“大跃进”开始,后又面临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期袭来,真可谓临危授命。独臂将军临危不乱,他一边抓好玉门和克拉马依等老油田的稳产和增产,一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松辽平原。
经过长期酝酿,在余秋里组织下,石油部于1960年 2月向党中央提交了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在松辽地区开展一场勘探开发石油大会战的报告。7天后获得党中央批准。不久,从玉门、新疆、青海、四川等地抽调数十支钻井队、2000余名科技人员在大庆地区云集,一场气壮山河的石油大会战拉开大幕。
会战期间,余部长坚持用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作为指导思想,树立“铁人”王进喜为大家比、学、赶、帮、超的先进典型,建立了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分工负责制,使大庆石油会战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生产科研体系,为石油会战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余秋里在石油工业部任职6年,中国石油创业史上,这位老红军的名字将永远熠熠生辉。
在中国石油史上,有两位红军将领都因为受到政治迫害来到基层工作,才有机会真正接触石油工业,并在石油战绩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一位是“六星上将”洪学智,一位是“小主席”谭生彬。
“六星上将”洪学智
洪学智,1929年12月随赤城县游击队一起编入红一军。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历任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因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
1976年洪学智(左1)在吉林油田留影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冲击的洪学智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1972年解除。1974年,担任了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开始主抓吉林省石油化工建设。
到吉林石化局上任不久,他便一头扎到了抚余油田在那里蹲点。扶余油田是与大庆油田几乎同时上马的油田,但因其属浅油层构造带油田,产量较低。洪学智为了掌握石油开采和加工的全过程,这位六旬开外的老人不畏劳苦,下一线、上井架,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边学习技术知识边了解他们的疾苦,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扶余油田能有后来的成就,与学智将军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小主席”谭生彬
另一位在文革中受到打击而从事石油工作的是谭生彬。
谭生彬,陕西省延长县安沟乡阿青村人。1933年2月参加刘志丹同志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红二团)骑兵连,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1935年5月,刘志丹率红26军、红27军解放延长后,他先后任延长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样,谭生彬就成了延长县革命史上首任“红色县长”。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离开延长前,毛主席指着谭生彬说:“我是大主席,你是小主席。你这个小主席搞得很不错嘛!”充分肯定了谭生彬的工作。
当时的苏维埃政权,石油十分短缺,谭生彬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大力支持延长油矿的石油生产和炼化工作。仅1935年12月至1936年2月的三个月中,延长油矿共生产原油约7万余斤,充分供给了红军与机关需用。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1965年10月,因政治迫害而被下放到锦西化工厂任副厂长。在锦西化工厂任职期间,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老红军战士的党性原则。1971年,调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8年又到化工部科技局任顾问。前半生戎马倥偬,后半生则全部献给了中国能源事业。
后来,谭生彬撰文《志丹让我留在了地方》一文,曾表达了到地方工作后对红军部队的留恋:“在我内心深处,至今仍然留藏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遗憾,那就是没能重回红二十六军,没能继续当红二十六军的一名战士。我深爱着红二十六军。当一名红二十六军战士,是我一生的最大骄傲和光荣!”
在延长石油厂领导名录中,可以找到几位战功赫赫的老红军战士。
曹必明,1895年6月出生于陕西延川县杨家圪坮镇。1927年3月在县立二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延川特别区委书记。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初期,领导了延川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32年3月13延川县委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曹必明就此成为刘志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的一员。此后,曹必明领导着这支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6年春,中共西北局办事处委任他为延长油矿管理局局长。在这个岗位上,他辛苦工作,后来因积劳成疾,不得不回乡养病,于1953年4月13日逝世。
高思恭,陕西宜川县云岩镇北苏村人。1931年10月在党组织的支持下,高思恭在家乡开了个“义盛和”骡马店,作为党秘密活动联络点,为党开展工作。1935年身份暴露,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某骑兵大队当战士。1936年在中央国民经济部边区贸易局一分局局长,1938年3月担任延长油矿厂长。他担任厂长时间不足一年,就被调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搞经济工作,活动于南泥湾、临镇一带,为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边区的经济封锁做了大量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在洛川、宜川等地担任公安局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秦安县任县长、甘肃省农业机械局副局长等职。
张永清,江西永丰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长征。1938年,任延长油矿厂长,他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41年12月。这段时间,石油厂在他组织领导下,生产成绩斐然,为保证抗日前线的油料供应做出了贡献。后来,他又担任中央军委直属队政治部科长、冀热辽贸易总局热中分局局长、东北纺织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建国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副厅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
石钟汉,1912年4月生于湖北省孝感县边湾村。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10师少共国际团班长、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供给部政治委员、第31军政治宣传部部长兼军法处处长等职。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补充营营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直属政治处主任等职,并兼任陕西延长石油厂政委。他担任政委时间达5年,为石油厂做了大量的政治宣传工作。1944年5月在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上被选为甲等工作模范,这和他为石油厂的辛苦工作分不开的。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供给部部长等职,为保证辽沈、平津战役和南下作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万品三,湖北天门西燕村人。1931年参加农民运动,1932年参加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并于1935年11月参加长征。1948年开始在延长油矿担任了3年的政委兼党支部书记,后又担任西安石油地质局秘书处处长、石油工业部石油工业干部学校副校长、西安石油学校副校长、西安石油学院副院长等职。一直到病逝,他一直工作在石油战线上,这在从军队到地方的干部当中,是较为少见的。
在中国石油战线上,很多老红军战士在各种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记叙的虽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们留下的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战斗精神,却永远地留存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