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琼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教育局)
审美情趣审美体验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张雅琼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教育局)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初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注重学生的情操培养。其中,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能够达到净化心灵、平静心绪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具体全面论述。
在当前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中,为了有效完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需要老师紧跟时代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美,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渔舟唱晚》和《松花江上》等音乐作品时,老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渔舟和松花江的视频,将其动态美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优美的意境。这样不但能够达到延展音乐内容的目的,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全身心融入音乐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想象主要是通过对表面现象进行加工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其中,由于音乐是一门利用声音表达美好的艺术情境的学科,所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感知音乐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同时,音乐的内涵美,也只有通过学生发挥想象力才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体现出来。
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瑶族舞曲》时,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瑶族舞曲的魅力,首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细细聆听老师诗意的语言:“在那个非常幽美的晚上,从远方忽然传出非常动听的瑶族长鼓的声音,将人们引入到平静祥和的瑶族山寨中。这时,山寨中的人们都身穿节日的盛装,从各个方向迎面而来,且参与晚会的人们越来越多,让整个晚会呈现出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其次,老师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感受瑶族舞曲魅力的同时体验不同音乐的艺术方法,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音乐课堂是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场所。因此,为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美感培养,必须坚持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出发,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从而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美。
例如,在学习《神奇的非洲会说话的鼓》时,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活动,并积极与他们共同舞蹈起来。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非洲舞蹈的粗狂和奔放。同时,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几段非洲的民间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模仿和舞蹈起来。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用敲打桌子来代替响鼓,甚至迫不及待去搜集材料制作会说话的鼓。通过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非洲舞蹈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够体会到鼓在非洲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亲自制作过程中掌握鼓的结构和知识。
又如,当老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利用打击乐来共同演奏《彩云追月》时,首先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让各个小组的学生纷纷进行拍手、拍腿、跺脚和模仿伴奏乐器;其次,老师再按照音乐作品的声部进行分组,让不同小组演奏不同的节奏,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节奏美、旋律美、意境美。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加入其他类型的乐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尽量根据音乐的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自我创作表演。尤其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握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班级内部组织歌唱比赛,让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将自己的感受表演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对美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其中,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学生对美的感受为基础的。通常在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中,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创作表演,就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锻炼,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传达的情感进行理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种传播美的艺术,而音乐老师则是美的传播者。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采取良好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从而帮助学生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杨斯奎.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6):62.
[2]徐冬冬.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强化音乐教学效应:中学音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3-114.
·编辑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