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1+对+NP2+?”中NP位置的特点

2016-03-04 13:51王佳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王佳勋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NP1+对+NP2+?”中NP位置的特点

王佳勋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NP1+对+NP2+?”结构(NP代表名词,?表示未知成分)中,NP2在名词的选择上会受到NP1的限制。当NP1和NP2的生命等级度一样,或者NP1的等级高于NP2时,句式才成立。及物性理论能解释“NP1+对+NP2+?”结构中NP位置构成的原因。句中NP2是参与者,语义指向不会指向参与者。介词“对”是参与者的标记符号。“NP1+对+NP2+?”中的NP遵循着生命等级度规律。

关键词:“NP1+对+NP2+?”;及物论;标记论;生命等级度

一、提出问题

“对”在汉语中可以作量词、形容词、动词和介词。吕叔湘认为介词“对”有两种解释:“1.指示动作的对象;朝;向。2.表示对待。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1]182因此介词“对”可以连接两个NP对象,使它们产生一定的联系。虽然NP代表了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但在“NP1+对+NP2+?”中并不是所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能随意填入NP1和NP2。外国留学生会在使用“NP1+对+NP2+?”交际时说出“京剧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这样的病句。外国留学生自己很难察觉到句子的错误,而多数母语为汉语的人则将它解释为“……来说”的缺失,或者认为应该改为“京剧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而这已经改变了外国留学生原来使用的句式结构,并没有从本质上解释清楚为什么“我对京剧一点儿也不陌生”是对的,而“京剧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是错的?“NP1+对+ NP2+?”结构中的两个NP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笔者查阅了关于“对”字句的相关研究后发现,文章著作多把“对”和“对于”作区别说明;或将“对”与“而言、来说”等助词联系在一起研究;再或者把“对”字句、“把”字句、“连”字句、“被”字句作对比研究。即使有研究“NP1+对+NP2+VP”的也只是讨论了结构的生成过程,没有从语义和语用的方面作说明。但最重要的是没有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来研究这一语言问题的文章。对外汉语教师很难从纯粹的汉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汉语语言规律,更难用简单易懂的话向外国留学生解释错误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NP1+对+NP2+?”结构中NP的位置进行分析,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NP1+对+NP2+?”中的“?”部分可以是AP,也可以是VP。这里我们主要研究NP位置的特点,“?”部分不作过多讨论。

二、“NP1+对+NP2+?”的特征

(一)语义特征

(1)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教育对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我对京剧一点儿也不陌生。

(2)*我在中国待了很久,中国的名胜古迹对我很熟悉。

*学习方法对我有些明白了。

*京剧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以上(1)组是CCL语料库中的正确句子,(2)组是留学生的错误句子。(1)组中,“我”和“老张”都含有[+人类]语义项。“教育”和“文化”都没有[+人类]语义项。NP2“京剧”没有[+人类]语义项,NP1“我”含有[+人类]语义项。(2)组句子中NP1与NP2都不具有相同语义项,且均有一个NP是指物名词或指物名词性短语。(2)组都是“[+物质]+对+[+生命]”结构。而正确的“NP1+对+NP2+?”句子符合“语义一致性原则”或“生命等级度原理”。句中两个名词语义的相互匹配需要符合“语义一致性原则”,即“如果两个词语能够组合成一个合格的句法结构,那么说明这两个词语之间必定要有某个语义特征相一致”[2]188。NP1与NP2同时是带有相同语义特征的指人或指物名词。例如:

①黑狗对主人,也从未有过什么亲昵的表示。(祝春亭《又见了,小镇》)

②阳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生物》(高中全一册))

句①中的“黑狗”和“主人”是同时含有[+生命]语义项的名词,对于句式“NP1+对+NP2+?”来说,NP1与NP2符合“语义一致性原则”,所以句子成立。句②中虽然“阳光”含有[+物质][-生命]的语义,“动物”含有[+生命]的语义项,但是“NP1+对+NP2+?”已经转变为“NP1+对+NP2的影响+?”。去掉“的影响”后,“阳光对动物也很明显”是说不通的。所以如果NP1与NP2语义不一致,句式“NP1+对+NP2+?”还能成立,就必须拓展介词“对”为“对……的……”,使“NP1+ 对+NP2+?”变为“NP1+对+NP2的……+?”的结构。因此在“NP1+对+NP2+?”结构中,NP1和NP2是严格遵守了“语义一致性原则”的。

“NP1+对+NP2+?”中,一个NP只含有[+物质]并且是泛指,另一个NP含有[+人类]或[+生命],那么NP [+物质]只能在NP2的位置上。NP [+物质]必须是泛指的,如果是特指,则可放在NP1上。但从语义上看,这种特殊情况实际是NP1与NP2位置颠倒后形成的变体结构。我们将“NP1+对+NP2+?”换成“对NP2,NP1+?”进行观察。

③这件事对梁星明震动很大。(张鹤《业余作家梁星明》)

*对梁星明(NP1),这件事(NP2)震动很大。

对这件事(NP2),梁星明(NP1)震动很大。

④这花草对我并没有一点感触和幻想。(司马文敏《寂寞里的吟咏》)

*对我(NP1),这花草(NP2)并没有一点感触和幻想。

对花草(NP2),我(NP1)并没有一点感触和幻想。

③④两句中,“这”和“这件”是NP1的特指限定,去掉特指,则是病句。所以NP1与NP2在选择名词和名词性短语时,一定遵循着特定的标准:生命度等级,即“人类普通名词>非人类有生命普通名词”。NP1和NP2生命等级一样,或者NP1的生命等级要高于NP2的生命等级。

(二)结构特征

宋玉柱(1996)指出,“NP1+对+NP2+VP”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内部结构也可移位,“对NP2”成分可移动到句前,构成“对NP2,NP1+VP”结构。此处“对”同样为“对待、看待”义,作状语,移动到主句前,修饰主句中心语[3]41-43。当然“对NP2”在汉语中还有另一种移动方式,即“NP1+VP,对NP2”。但是“对NP2”后移的结构在汉语中的语用频率很低,在少数情况下才会被用到。那么,可以将(1)组句子进行以下改写:

(3)对NP2,NP1+VP

对老张,我有一点意见。

对文化,教育也有重要作用。

对京剧,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4)NP1+VP,对NP2

我有一点意见,对老张。

教育也有重要作用,对文化。

我一点儿也不陌生,对京剧。

虽然正确(3)(4)是正确的,但是语用频率都很低,汉语母语者甚至不会这样表达。(1)是汉语中普遍出现的结构形式,使用频率远远高于(3)(4)。进一步观察后发现(3)(4)只是语表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句子的语义内涵仍然是“NP1+对+NP2”。原句“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中“我”是“意见”的发出者。变式句“对老张,我有一点意见”中“我”还是“意见”的发出者。所以(1)和(3)(4)的语义框架相同,只是句式的结构改变了,(3)(4)其实是(1)这种构式的不同变体。那么为什么(1)的使用频率高于(3)和(4)呢?从标记论视角来看,(3)和(4)中都突出了NP2的位置,NP2被标记出来,“对”是标记符号。因此(3)和(4)相对于(1)是有标记语序的,而(1)是无标记语序。这一特征符合标记论中的频率标准和分布标准: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比有标记项的高,至少也一样高。在语法中无标记项可以出现的语法环境比有标记项的多,至少也一样多[4] 33。一个范畴的核心成员(也叫典型成员)通常也就是这个范畴的无标记项[4]30。因此,句子(1)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是“典型成员”,而(3)和(4)使用频率低,使用范围窄,是“非典型成员”。

三、NP位置的判断方法

那么“NP1+对+NP2+?”结构中的两个NP要如何确定哪个在NP1位置上,哪个又在NP2位置上呢?介词“对”参与的句子不同于介词“把”和“被”参与的句子有明显的施受特征。“把”字句和“被”字句中涉及到的动词是动作性的,并且动作过程所用的时间很短,很快会结束。例如“你把试卷再检查一遍”、“我被雷声惊醒了”。“检查”和“惊醒”从动作发生到结束的时间都很短。介词“对”参与的句子中所涉及到的动词是非动作性的,NP1与NP2的关系是长效的。例如“我对京剧一点儿也不陌生”。“不陌生”的感觉会是长期的,持续性的。所以“NP1+对+NP2+?”结构没有“施动性”,既非主动,也非被动,应该是“中动”的。Halliday在功能语法中提出的及物性理论(transitive)认为,如果是参与者而非中介处于消息的突出位置,它倾向于带一个介词(即是说,被识解为间接参与者);否则它就不带介词[5]188。“我对京剧一点儿也不陌生”中“我”是动作者,并且涉及了感到“一点儿也不陌生”的过程事实。这一过程从动作者“我”延伸到了“京剧”上。“京剧”是整个过程中的参与者,但不是此过程的产生者,也并非是中介。从位置上看,“京剧”处于整句话中的突出位置,因此必须由一个介词引入“京剧”。介词“对”不是施动性标记,只是加强信息,紧跟在后面的NP是被标记出来的参与者。Halliday指出,介词已经变成了消息中特殊地位的标志[5]188。介词“对”在“NP1+ 对+NP2+?”结构中标记出了参与者的位置,其后必然只能紧跟参与者。要判断哪个NP是参与者,只需要分析结构中“?”部分的语义指向是指向谁的,跟哪个NP关系更加紧密即可。例如,“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中“有一点意见”是指向“我”的,是我有意见;“教育对文化也有重要作用”中“有重要作用”是指向“教育”的,是教育有作用;句①中“亲昵的表示”是指向“黑狗”的,是黑狗有亲昵的表示。那么没有被语义所指的NP自然就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了句子中,并且紧跟在标记符号介词“对”的后面。

Silverstein M指出人类自认为是生命度最高的物体,并且总是认为人或跟人较接近的物体(生命度较高)作用于跟人不太接近的物体(生命度较低),这是生命等级度的认知基础[6]112-171。这种特别强调人的重要性和高级性,只能人作用于事物的现实认知反映在语言中同样适用。生命等级高的NP才是动作的发出者,无论动作持续时间长短。所以在“NP1+对+NP2+?”结构中,一般是生命等级高的NP去作用于另一个生命等级低的NP,或者两者生命等级一样高。运用这条法则学生可以验证自己造出的句子是否正确。

因此对留学生的病句(2),我们可以做出更简单明白的解释。如:“我”和“熟悉”的关系更紧密。“中国的名胜古迹”是参与者,参与者必须有介词“对”在前面做引导,所以“我”和“中国的名胜古迹”应当调换位置。“我”的生命等级度高于“名胜古迹”,符合生命等级度的标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NP1+对+NP2+?”中的两个NP在位置上遵循着生命等级度原理,并且这种结构模式体现了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特点。在分析出“NP1+对+ NP2+?”结构中NP位置的特点后,我们还需要将这些特点加以浓缩为简单的标准教给外国学生,让他们能够避免犯错,正确使用句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学生的病句时,我们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能用简单的话说明复杂的语言规则,让学生明白。这其中需要运用语言学知识,但更需要用教学视角去思考,尝试分析正确句子结构形成的原因,从教学角度总结概括。这不是单纯的汉语语言学研究,而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邵敬敏.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宋玉柱.现代汉语语法论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4]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5]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 SILVERSTEIN, MICHAEL. Hierarchy of Features and Ergativity[M].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Australian Languages, ed. by Robert M.w.dixon. Canberra: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boriginal Studies, 1976.

(责任编辑:董应龙)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P's Position in"NP1+Dui(对)+NP2+?"

WANG Jia-xun
(College of Literatur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Abstract:In the structure of "NP1+ Dui(对)+NP2+?" (NP representats noun,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known component ), NP2are subjected to NP1restrictions on the choice of nouns. If the sentence is correct, NP1and NP2must have the same animacy hierarchy, or animacy hierarchy of NP1 above animacy hierarchy of NP2. Transitive can explain the position of NP in "NP1+ Dui(对)+NP2+?". In the sentence, NP2is participant role, so semantic orientation can't direct it. Preposition "Dui(对)" is markedness of participant role. In the structure of "NP1+ Dui(对)+NP2+?", NP should be following the animacy hierarchy.

Key words:"NP1+ Dui(对)+NP2+?"; transitive; the theory of markedness; the animacy hierarchy.

作者简介:王佳勋(1987—),女(彝族),四川西昌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6)01-0119-03

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