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何国凤
走出课改的困境与创新突破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何国凤
新课改下的教学多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课改的困境,唯有创新突破:教育观念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等。
教改困境观念创新模式创新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从2010年起已在我省全面展开,“20世纪的历史教学”与“21世纪的历史教学”相比,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知识形态的课程”演变为“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让学生真正去认识大众的历史,理解有生活、有文化的生动历史,让历史可以说话。
翻开新课改下的新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与旧教材的编写大相径庭,新教材分必修史和选修史,从政治史、经济史到思想文化史以专题模块呈现,增加了大量史料图片、学习与探究活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次课改改变了以往仅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情感观三维目标的培养。新课改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怎么适应这种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教师不能像以前以传授的方法强迫学生接受,而是引导他们“动”起来。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深深浸透于广大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中,而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还要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和生活方式,许多教师难免感到困惑。我们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高中学生很少主动举手发言,整堂课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不配合,教学硬件不具备,教改难啊!调研中发现,许多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不自觉地用新课本,但还讲老一套。
如何走出课改的困境?目前历史教育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制约了教学的深度和力度,是教师的观念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1世纪的教育被称为学习,学习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思考如何让历史教育适应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时,首先不是考虑如何去教而是如何去学,把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身提高放到比教书更重要的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很难说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创新合作探究自主”是新课改的焦点,要走出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唯有创新。
由于升学指挥棒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难以使学生“内化”基本的历史知识,相当部分学生升入高中后,历史知识十分薄弱,加之传统的关于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困难加大。因此,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占用者的权威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挥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高中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事物具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能力。鉴于此,在历史教学中,可将一些目前尚存争论、对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不同影响、与当代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具有重大鉴古知今作用的历史问题,提出来供学生思考求解。这些问题虽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圆满解决,但它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无疑会对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的塑造产生积极作用。如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不同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奇迹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东阿以冲突探源、作为维新派的康、梁与作为保皇派的康、梁认识等。
教育的核心是人,它要关怀的是人的解放、人的完善和人的发展,“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道尊严”等传统教育观念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的交流成了一种简单的答问式,没有心灵的撞击与激发。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设有学习与探究课,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比如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尊重和发展个性思维,使之健康成长。我们可借鉴许多国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小组学习,依据高中生的认知实际,收集提供历史材料、史学论文及专题研究动态等方面的相关资料,提前让学生作准备。形式以学生讨论争辩为主,在争辩中明史,辩中出新,不惟本本,不惟结论,勇于创新探索,提高独立思考与解决历史社会问题的能力。
多学科知识借鉴,把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阅读、识记、经济分析、人文地理分析等能力要求综合运用于历史教学中。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可通过教师导读设问、学生自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跳跃阅读、概括归纳、分析推理能力等。历史中的某些知识内容可以借用政治学和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角度转换教学,这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运用,又开发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增进了历史与政治、地理的学科综合。如讲《第二次工业革命》,在阐述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展示烟囱高耸入云的工厂图片,结合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环保意识,又可使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走出课改的困境,追求创新教育的新境界。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用自己独特的、开放的和创新的现代历史观念,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感悟探究历史,培养他们优良个性、创新意识和能力。当代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教师要不断创新,在知识和意识上要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历史文化的底蕴,更要成为集独立性、全面性、开放性为一体的具有创新意识能力的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