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南县孟兴庄镇中心小学(222531) 李迎春
高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江苏灌南县孟兴庄镇中心小学(222531)李迎春
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着实践性不强、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这导致学生的语文作业的质量不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实践性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教师可以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并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设计操作类作业、观察类作业、表达类作业、阅读类作业和调研类作业中,采取不同策略和方法,以深化、拓展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实践性高年级
对语文的学习,需要开展实践活动。这要求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高年级。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作业,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确保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实践共同组成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目前,语文实践类作业分为多种类型,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操作类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到更为深刻的学习经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生活与课文知识的联系。这类作业要求学生将在课文中所学到的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运用到日常所接触的事物,能熟练掌握操作的方法,升华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技能。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布置操作类作业时,应要求学生保持思考的独立性,选择最为接近现实的方法来探索求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最佳路径》一文,主要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过程,描述他的焦虑状态以及所获得的启迪。对这篇文章的教学,要鼓励学生敢于相信他人,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这是一篇启示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内涵来布置操作类作业,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安排,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新的学习领域或者一成不变的场景中找到突破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这样布置作业: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某一处景观或者地方制定一份参观计划,如学校或者家乡等;需要在材料中说明参观的顺序以及目的,如何引导参观才能提升“游客”的兴趣等。这样,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在增强学生领悟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实践操作技能。课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无边界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可限量。因此,教师在实践类作业的设计时,可以通过课文的讲解和说明,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合理设想,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观察是知识认知的起点。在实践类作业中,可要求学生对某一件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专注的精神,让学生学会耐心、细心地看待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细腻的心理品质。常规的观察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有序观察,多应用于对景观事物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按顺序对其进行观察,进而全面掌握其特征;同时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观察与想象结合,增强学生的观察感受。二是动态观察,多应用于变化的景物,如季节的变化、动物或植物的生长过程等。这种观察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观察中,逐渐培养他们对所观察景物的情感。三是随机观察,多应用于复杂场景中,如校运会上的精彩瞬间,日常生活中的感动细节等。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的《鸟语》一文,主要围绕真实的生活场景,写作者聆听鸟语、思考鸟语等,从而了解鸟、理解鸟,最后产生出保护鸟类的思想感情。在文章思想感情发展的过程中,作者都是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感悟的逐步变化来体现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体会,提升自身的体悟和理解能力。
同时,观察类作业的布置不应局限在课文内容范围内,应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主要内容。如,让学生利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观察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或者最喜欢的植物,并记录下每一天的观察所得、心理感受。如果是动物,可以从与之亲密的程度进行描述,初期、中期、后期相处时动物与“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等;如果是观察植物,则可以从它的生长周期进行描述,描写它在外观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情感的延伸。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想想自己获得什么的体验,并将其转化成文字。观察类作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增强其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在做好文字记录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积累字、词、句,还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因此,在实践类作业的安排中,教师有必要布置表达类作业;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言语的应用效果,语言表达作业应指向技能方面,而不是思想内容,以促进语文技能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类作业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是交谈,通过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谈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强学习、思想的交流与写作;第二是辩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知识辩论环节,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逐渐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第三是说话,指日常生活中的交谈,即针对某一件事情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这一单元所学习的课文——《二泉映月》《郑和下西洋》等展开阅读,并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上下五千年》,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瑰丽。读好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文字感受力和阅读能力;好读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儒雅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寻理想与方向。但是,书不可“死读”,要吸收其思想营养,也要学习其文字表达的技巧,提升日常交际能力。在《上下五千年》的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演讲比赛,内容以读后感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行思考和感悟,并通过语言文字,将阅读所得进行展示,让学生敢于表达。在人际交往关系中,离不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只有在实际练习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技巧,才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安排课外阅读类型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兴趣的指导。因此,布置阅读类作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以兴趣为出发点,安排定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阅读,读完后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那一部分,说明为什么,以此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是以单元内容为依据,让学生根据某一单元的主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或者题材的作品开展课外阅读训练,使学生在专项训练中掌握适宜的阅读技巧。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还有寓言组成,内容涉及我国的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和伊索寓言。教学这些内容时,要求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所包含的寓意,懂得感知、欣赏形象,并从中有所感悟。因此,在布置阅读类任务时,教师先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神话或者民间故事,并与同伴展开讨论;然后根据故事内容寻找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故事进行深入阅读,这样让学生在理清思维方向的同时,还能增强理解和感受能力;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内容,进行阅读记录,如读后感、人物形象分析等,充分提升阅读感知能力。通过课外阅读类型作业,提供给学生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满足学生阅读的要求,从而起到扩大学生知识广度的目的。
布置调研类作业是为培养学生形成主动搜索和发掘信息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高年级语文的调研类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即运用自身现有的语文能力,主动去收集有益于语文学习的信息内容;同时,将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归整和概括,将其转化为语文学习的素材。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对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方法进行指导,如工具书的应用等。同时,让学生学会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信息的查询与收集,在提升学生信息收集能力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夜晚的实验》这篇科研类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精神看待问题,并掌握科学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深刻体会敢于创新和思考、细心研究以及大胆实验等科学精神。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布置调研类作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科学实验精神。作业内容包括凸透镜或者凹透镜的原理探析;彩虹的形成原因以及现象模拟等。这样,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究,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原理。同时,为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完成调研实践类作业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语文学习中秉持科学精神,并将其作为约束自我学习的原则。
综上所述,对高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教学设计,教师有必要对当前学生的学情实行综合分析,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程度,并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布置适宜的实践类作业,在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1]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2]高青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4).
[3]许培卿.从课程开放视角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5).
[4]钟诗莲.师范生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研究——高师院校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思考之四[J].才智,2010(12).
[5]李娜.让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呈现更高成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
(责编韦雄)
G623.2
A
1007-9068(2016)2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