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梅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杨素梅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3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8例。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一种癌前病变,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三级[1]:Ⅰ级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局限于上皮下1/3;Ⅱ级为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达上皮下1/3~2/3层;Ⅲ级为重度(包括原位癌),病变累及上皮全层,细胞异型性明显。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发现患有CIN[2]。目前,CIN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LEEP和CKC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微创手术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治疗CIN的效果,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多种辅助检查方法联合诊断,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CIN。患者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9.3±9.6)岁,有妊娠分娩史270例。据病理报告统计其中CINⅠ级63例,CINⅡ级117例,CINⅢ级 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6.4±8.8)岁,132例有妊娠分娩史,其中有CINⅠ级30例、CINⅡ级60例、CINⅢ级7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1.1±9.9)岁,138例有妊娠分娩史,其中CINⅠ级33例、CINⅡ级57例、CINⅢ级78例。两组患者年龄、妊娠分娩史、病理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排除手术相关禁忌证。观察组采用LEEP术式,患者取截石位,导尿管导尿,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宫颈碘染,确定病变范围。在病灶外缘3~5mm处,使用高频电波刀,环行切除病变组织,切除深度以1.5~2.0cm为宜,电凝止血,重塑宫颈。对照组采用CKC术式,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导尿管导尿,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宫颈碘染,确定病变范围。手术切除组织即时送病理科检查,进行切片诊断。全部患者术后均静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药止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s)
注:两组比较,P<0.0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愈合时间(d)观察组 168 10.8±5.7 18.3±9.6 26.5±9.2对照组 168 32.5±7.8 53.2±11.4 41.5±7.9t16.81 17.52 9.26P0.023 0.018 0.040
目前,治疗CIN的共识是手术治疗为主,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CIN微创式手术逐渐成为主流,临床上主要有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LEEP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创、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术后不影响生育、复发率低等[3]。LEEP 普遍适用于CINⅠ、Ⅱ级的患者及部分CIN Ⅲ级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但不包括原位癌。CKC 是圆锥形切除宫颈病变,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疗效肯定,但越来越多文献报导了此术式的缺点: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
本研究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现了LEEP较CKC具有手术时间短、简单、安全等方面的优势。宫颈锥切手术是通过扩阴器经阴道在宫颈阴道部进行操作,手术活动范围比较局限,同时宫颈的解剖和血供个体差异,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也有个体差异性,术中应掌握好手术范围和深度。由此可见,LEEP治疗CIN疗效确切,与CKC相比有较多优势,手术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
综上所述,宫颈环形电切术是一种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改善了CIN患者的预后,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本研究的随访观察时间短,LEEP治疗CIN的长远效果和远期并发症还需要对大量临床病例进行研究、随访及总结。
[1]农文清.宫颈上皮内瘤变诊疗进展.新医学,2010,41(6):415-418.
[2]刘锦钰.宫颈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安徽医学,2011,32(1):68-69.
[3]刘庆芝,黄山鹰,唐雪莲,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对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比较.现代医学,2011,39(2):162-1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64
2015-08-03]
477200 鹿邑县中心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