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中 李咏梅 黄韶虹 于淼 徐琳
广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丽中 李咏梅 黄韶虹 于淼 徐琳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6例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资料,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以及现场体格检查的方法对老年居民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慢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236例老年居民中701例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56.7%。645例患有1种或2种慢性疾病,占52.2%;56例患3种以上慢性疾病,占4.5%。患者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为患病率最高的四位慢性疾病;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均为影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广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患者多以生活方式疾病为主,疾病受到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应该加强老年人慢性病预防和管理。
广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也日益加剧,如何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老年城乡结合部是一类相对比较特殊的老年人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的农民暴露在强度不断上升的危险因素中。老年慢性病类型相对较多,且患者发病造成症状不显著,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也愈加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因此,临床上研究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了探讨广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地区1236例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地区1236例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中男657例,女579例,年龄60.2~88.9岁,平均年龄(75.7±3.1)岁。入选患者意识清楚,能够用普通话或方言等进行沟通、交流;排除重症疾病或瘫痪在床者;排除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症者;排除暂住广州者。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完全知晓,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以及现场体格检查的方法对老年居民相关资料进行统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体格检查。根据预调查结果修订问卷。调查员由本院门诊护士和实习护士组成,采用入户调查和集中调查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面对面访谈。本次问卷调查内容着重探讨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等。调查员均进行统一的培训、考核,所有问卷当场回收并检查,对出现问题的问卷立即进行纠正[2]。本次共发放1236份问卷调查,回收1236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慢性病患者患病情况 1236例老年居民中701例伴有慢性病,患病率为56.7%。645例患有1种或2种慢性疾病,占52.2%;56例患3种以上慢性疾病,占4.5%。患者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为患病率最高的4种慢性疾病。见表1。
2.2 影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危险Logistic回归 本次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均为影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701例慢性病患者患病情况(n,%)
表2 影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危险Logistic回归
老年慢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复杂,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且患者随着病情的加剧,症状也愈加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中,1236例老年居民中701例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56.7%。645例患有1种或2种慢性疾病,占52.2%;56例患3种以上慢性疾病,占4.5%。患者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为患病率最高的4种慢性疾病。由此看出: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较高,且多数患者伴有1种或2种以上疾病。同时,患者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可能和老年患者机体免疫下降、喜食肥肉或者含糖较高的食物,再加上机体运动相对较少,从而增加了疾病发生率[4]。本次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均为影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有学者实验结果显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生,慢性疾病发生率较高,且多数患者身体及生活状况等变化,引起生活期望值降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州老年城乡结合部慢性疾病发生率,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老年人自我监控管理,实现监控老龄化。通过健康管理对每一位老年居民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并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充分调动每位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同时,还应该加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贯彻三级预防理念,采用饮食运动化管理,控制疾病危险因素,帮助老年人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实现知-行-果的良性循环,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从而降低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广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患者多以生活方式疾病为主,疾病受到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应该加强老年人慢性疾病预防和管理,并根据每位老人的实际情况在三级预防中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讲,善于运动小区资源向老年人宣传慢性疾病知识,充分发挥老年人主观能动性,让老年人能够从自身做起,降低疾病发生率。
[1]张忆雄,马佳,桂莹,等.不同地区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334-1336.
[2]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等.390名社区居家高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全科护理,2011,9(11B):2921-2924.
[3]戴卫东,陶秀彬,吕建萍,等.安徽省老年慢性病状况与日常生活功能受损的关系.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3(7):536-540.
[4]朱嫒嫒,李士雪,吴敏,等.济南市≥65岁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1,27(4):433-435.
[5]李建霞,画妍,化前珍,等.西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护理研究,2012,26(3):804-80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228
2015-09-11]
510760 广州市黄埔区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