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商用汽车盘点

2016-03-03 08:30张艳
汽车纵横 2016年1期

张艳

1.国四排放标准全面执行

根据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7号公告》表示,定于2014年12月31日废止适用于国家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国三)柴油车产品,2015年1月1日起国三柴油车产品不得销售,自2015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国四排放标准。

纵横点评:近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油品升级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汽车尾气排放已有了明显改善,但柴油车尾气排放依然严重。按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贡献者,而目前货车基本上是柴油车。2015年开始,国三轻卡停止销售,一些因提前布局国四商用车而导致销量受影响的车企因此迎来发展的阶段性拐点。

2.国家推公交新能源化

2015年11月10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办法(试行)》,加大公交车新能源化的推广力度,对地方新能源车公交推广效果进行考核。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的39个城市中,目前为止完成任务状况并不乐观。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有4个省市(群)完成了目标:上海、浙江、湖南、合肥4省市推广量为62950辆。

纵横点评:公交车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并不大,但其环保效应远大于一般私家车的推广,而且其行车路线固定,更易于推广。国家将公交车新能源化单独拿出来考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3.“一带一路”商用车企新蓝海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及周边国家汽车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为中国汽车企业发掘出新的“蓝海”,而这片“蓝海”对于当前处于市场低迷阶段的国内商用车企业而言,更是带来了新的利好。各商用车企业都在谋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同时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业务。

纵横点评:“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夯实了中国与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的基础,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提供了从政策背景、贸易环境到资金、文化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一带一路”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向,后续应该会有很多配套政策出炉,因此该主题的投资机会值得继续关注。

4.东风与沃尔沃合资成立东风商用车公司

2015年1月26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在湖北省十堰市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始运营,公司注册资本92亿元人民币,注册地点设在东风汽车诞生地——十堰市,其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与沃尔沃集团分别持股55%与45%。

纵横点评:事实上,早在2014年12月18日,合资公司就已经完成了工商登记等一系列中国政府与欧盟的审批程序,之所以选择2015年1月26日才宣布挂牌成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两年前的2013年1月26日东风汽车与沃尔沃集团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这一举动被外界认为是构建起了全球最大的商用车战略联盟。

5.国内首款太阳能电动客车问世

南京金龙秉承技术产品创新优势异军突起,2015年5月11日,南京金龙推出采用太阳能动力的NJL6117BEV客车,这是国内首款太阳能电动客车。NJL6117BEV太阳能电动客车是在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设了太阳能动力,太阳能光伏电板装在11米长的车顶,电板面积有15平方米。根据技术人员测算,按照江苏地区的光照时间,每天充完电后,这款汽车能跑30多公里,太阳能电池用完后,转换器将会把动力转换到充电电池。

纵横点评:南京金龙NJL6117BEV太阳能电动客车是在纯电动客车的基础上增设了太阳能动力,此次南京金龙太阳能客车的推出,是其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发展战略意图进一步的展现。虽然30公里并不长,但在技术上,这已是目前太阳能客车一次充电后能跑的最长距离。这款太阳能电动客车上市后,价格将比纯电动客车贵10万元左右,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上多了太阳能面板和转换器。

6.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云集9·3大阅兵

2015年9月3日上午10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大幕正式拉开,国内众多自主品牌商用车云集于此,大放异彩。此次已经是红旗第五次制造检阅车;北汽集团BJ40作为礼炮牵引车护送“国之礼器”;抗战老兵乘坐安凯宝斯通穿过长安街;东风汽车生产118辆军车参加阅兵式;陕汽军车运载着战略导弹、卫星通讯和后勤保障等装备;一汽解放“胜虎”新军卡负责运送女兵方阵;中国重汽底盘装备的舰空、反舰、后勤三个方队整齐划一;北京福田汽车图雅诺承载了外国元首接待用车的光荣使命。

纵横点评:在此次9·3大阅兵仪式上,接受检阅以及做好运输保障的车辆包括东风、陕汽、重汽、北奔、一汽解放以及安凯等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这些车辆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尤其是商用车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代表着中国商用车产业数十年来坚持自主研发、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借助大阅兵式这些商用车企业同时在这个舞台面向全球展现出他们的实力与精彩,彰显出中华威武英姿。

7.中通客车位列销售收入50亿企业增幅首位

2015年11月,中通各类客车销售突破2000辆,同比增长120%,销售收入突破9亿元。2015年1-11月销售总量超过14500辆,同比增长24%,销售收入增长超75%。目前,新能源客车已成为中通客车的重要盈利点之一。2015年中通新能源客车全年的销量将近10000台,总销售收入在50亿的客车企业中增幅第一。

纵横点评: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已成为中通客车实现企业市值百亿和产值百亿的“双百亿”战略的重要基石。提及中通客车就不能不谈新能源客车,这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牌客车企业,并没有被常规发展思路所掣肘,而是在数年前就开始谋划新能源客车项目,并为此投入了很大精力。在新能源领域,中通客车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的路子,这条道路很准确。

8.“双11”促销大战商用车企收获丰硕

亚星客车出口114辆,南京依维柯一次卖300辆,福田汽车“双11”当天卖1374辆,中国重汽一不小心出口2000辆,上汽大通EV80则更豪气,一次就卖了5000辆。在火爆的“双11”促销大战过后,各商用车企的成绩单纷纷浮出水面、抢占头条,且订单数量一家比一家惊人,2015年的“双11”已俨然成了商用车圈的营销大战和订单比拼。

纵横点评:2015年的“双11”虽渐行渐远,但在“剁手节”期间,中国的各家商用车企业也在这场网购大战中收获不小,并成为企业都不容忽视的促销战场,在“双11”大战中,企业都拿出各自的诚意,从价格到奖品,活动翻新都只为推动销量。

9.货车市场销量持续低迷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国内货车产销分别为2565587辆和2584337辆,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1.91%和10.93%;2015年1-11月,中国重卡市场累计销售49.9万辆,同比下滑27%,由于对2016年预期比较悲观,大多数厂家已经不敢再大量备货和预排产,当前的销量基本反映了市场的真实需求,但这个真实需求,非常的不理想。按照这个趋势,201 5年全年重卡销量很可能定格在54.5万辆左右,同比下滑约27%。

纵横点评:2015年轻卡市场有所好转,重卡一片惨淡。纵观整个货车市场,2015年可谓“一路萧条”,在这场“寒流”中,降幅最小的企业也下滑了8.53%,跌势大潮似乎愈加明显,从近期部分商用车企业公布的产销数据看,市场仍然没有太多好转的迹象。

10.商用车电动化势头猛增长达18倍

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23万辆,同比增长6倍。其中,纯电动商用车生产3.09万辆,同比增长1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3893辆,同比增长97%。在商用车领域,纯电动客车的发展风生水起,产量爆发趋势愈演愈烈。2015年1-11月,国内纯电动客车的累计产量达到6.8万辆,同比增长966%,比2014年同期净增长6.2万辆,2015年欲达到7.5万辆以上(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与此同时,纯电动卡车也开始崭露头角。

纵横点评:当前,新能源商用车大放异彩,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呼声的日益高涨,商用车电动化趋势也将日益明显,而针对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随着低价格、高能量和长寿命新型电池的研究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的强烈呼声,电动汽车将越来越多地在各大城市取代石油能源汽车,而商用车电动化也应紧紧跟随乘用车电动化发展趋势。近几年,中国商用车行业刮起了一阵阵新能源发展热潮,随着该产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聚集的企业也将越来越多,其竞争势头也将越来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