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军令
1.大众深陷“排放门”泥沼
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从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大众深陷“排放门”泥沼,人员更替、巨额罚款、赔礼道歉……自此事件爆料后,大众集团内部可谓在此事件上付出了巨大代价。
纵横点评:“德国制造”一直被世界各国奉以为可以信赖的“典范”,德国大众“排放门”事件后,在人们印象中树立的“典范”,信誉可谓碎了一地。东窗事发后,怎样重建信誉又岂是那么简单!事件发生后,关于是否废止柴油车的讨论也是“络绎不绝”,有人甚至预测这一丑闻很可能结束柴油车的历史。此次大众尾气事件给整个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了变局,同时反而给了新能源车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2.原油价格持续下跌
2015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美国非常规油气革命、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美元币值坚挺、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的作用下震荡走低。根据路透社的统计资料,截至2015年12月21日,纽约市场轻质原油价格比一年前低了48%,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下挫了46%。据悉,全球原油供应充裕是油价持续下探的主因。此外,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需求乏力也是油价下跌的重要因素。
纵横点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油价的走动,对车企、对轿车、SUV等车型分布、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车势必会起到连锁反应。
3.车企加推新能源车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趋势发展,新能源车已成为各大车企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大众集团制定了详细的产品规划。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2015年底表示:“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是非常明确的,未来5年将推出15款不同车型。”戴姆勒表示,自2015年6月起,其将与德国第三大公用事业公司(EnBW)合作,销售奔驰品牌的锂电池。奔驰相关人员表示,装备有戴勒姆电池的汽车在炎热与寒冷的严酷环境的考验下成功行驶百万公里。2015北美国际车展上,通用发布全新纯电动概念车Bolt,向特斯拉Mode13挑战。福特则在2015年正式公开了上千项电动车专利和待审批专利。2015年11月20日,丰田汽车公司携31款车型,亮相中国广州车展,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过半。2015年车市收官在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员预测,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0万辆。
纵横点评:伴随现代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日渐受到各车企的青睐。各大车企也是积极备战这一领域,唯恐落后于人,而被时代所抛弃。
4.SUV正在全球火热
时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欧洲汽车市场,对于SUV车型的需求仍然十分高涨。以中国市场为例,201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SUV销售266.1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5.9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比重更是由去年的18.93%上升到了26.36%。得益于SUV需求升至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通用汽车的北美业务在2015年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创下了历史新高,日产等厂商也纷纷提高SUV产量以应对这一市场变化。在SUV热销的今天,那些原先生产超级跑车及豪华轿车的厂商也开始纷纷发力SUV市场。在2015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号称全球最豪华SUV的宾利添越全球首发亮相,代表着宾利正式进军超豪华SUV领域。不仅宾利,各大豪华品牌也争相角逐这一市场。2015年6月份,劳斯莱斯CEO确认了正在酝酿SUV;阿斯顿·马丁同样将目光转向SUV,考虑拓展旗下车型阵容。
纵横点评:SUV作为近年来乘用车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细分市场,已很难阻止车企前赴后继地去分这一块蛋糕。随着油耗标准政策的加紧,SUV市场这块大蛋糕,还够车企吃多久?不过很多车企已经开始盯上电动SUV这块新蓝海。
2015年零部件并购迎高潮
2015年5月份,德国弗里德里西港采埃孚股份公司完成收购美国天合汽车控股公司,标志着采埃孚和天合强强联合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领先的系统供应商。2015年7月,加拿大麦格纳国际公司宣布19亿美元收购德国格特拉克,旨在全面发力传动领域。其实早在年初,普华永道就发布预测,预估201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兼并收购交易额或创下480亿美元新高。
纵横点评:2015年,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化效应更加显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强强联合,打造规模效应,产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采埃孚完成收购天合,二者的联合,不仅创造了规模扩大的效益,同时也实现了战略业务上的优势互补。同样,麦格纳收购格特拉克同样是为了扩大规模,以称雄汽车传动市场。
6.互联网车企与传统车企热衷自动驾驶
当地时间2015年6月,谷歌发文宣布,其所开发的两座自动驾驶小型车已经作好了测试的准备,并且已有部分原型车业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芒廷维尤(Mountain View)上路。在自动驾驶领域,北京时间2015年10月,特斯拉宣布,较新的特斯拉Model S在某些情况下将可以自动转向及泊车。这些刺激着传统车企的神经。在中国CES展上,奔驰展示了其自动驾驶概念车原型梅赛德斯-奔驰F015,奥迪自动驾驶车则经长达560英里完全没有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后来到CES展会。福特2015年也已获准在美国加州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将于2016年开始用福特蒙迪欧的混合动力车在加州的道路上进行全自动驾驶的测试。丰田、通用等汽车巨头携手美国密歇根大学共同建设汽车自动驾驶实验场,通过再现危险场景来开发交通事故规避技术。沃尔沃汽车发展自动驾驶则有着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技术路径。现阶段,沃尔沃Drive Me所测试的技术已经处于高度自动驾驶阶段。
纵横点评:自动驾驶汽车在安全性、舒适度、减少交通拥堵等方面具有着独特优势,也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于是,互联网车企与传统车企在这一领域的争夺也是愈发的激烈。
7.“零排放车辆同盟”2050年将禁售燃油车
2015年末,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由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以及美国18个州组成的“零排放车辆同盟”宣布,到2050年,联盟内的国家将不允许销售燃油车。但是,联盟并没有公布未来对违约成员国及地区如何惩罚。据了解,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做出将在2050年实现碳排放少于80%的承诺,也就是说,除去畜牧业和飞机、轮船等目前无法实现零排放的项目外,其余均将实现碳排放为零。
纵横点评:汽车工业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如果“零排放车辆同盟”宣布的能够依法执行,那便意味着目前的燃油汽车都将成为过渡,未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8.苹果确认造车
2015年10月份左右,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南加州年度技术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行业似乎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非常大。我的确认为该行业正处于剧变的临界点上,不只是渐进式的变化。”他还说:“我认为,未来软件将成为汽车上越来越重要的组件。自动驾驶也将变得更加重要。我们真正想要的、而且希望在短期就实现的是,让人们上车后有一种iPhone体验,而汽车制造商自己的技术表现糟糕,给苹果等公司留下了巨大的机会。”库克此言一出,苹果造车已然板上钉钉。
纵横点评:苹果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苹果iphone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传统的手机使用方式,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曾经的手机“巨头”纷纷败下阵来,走向破产。苹果公司的创造力“如此可怕”,在汽车领域,它将会带来怎样的成果?会带给整个汽车业怎样的变化?大家拭目以待。
9.大部金砖国家车市下滑明显
2015年金砖国家中,巴西车市已经连续下滑21个月,2015年1至11月中,巴西累计轻型车销量同比下跌24.2%至2,256,279辆;包括重型商用车在内,1至11月巴西累计新车销量为2,341,256辆,同比跌幅达25.2%。俄罗斯车市也是经历一年多的大幅下滑,2015年1至11月中,俄罗斯累计新车销量下滑了34.5%,共计1,454,253辆。2015年上半年,南非汽车市场乘用车累计销量为30.3万辆,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0.9万辆。对于中国,2015年行将结束,微增长一词已成为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束语。只有印度,2015年前十个月,印度累计乘用车销量为2,306,267辆,去年同期为2,151,280辆,同比增长22.3%;包括商用车在内的累计新车销量为2,855,354辆,去年同期为2,664,364辆,同比增幅为7.2%。
纵横点评:作为金砖国家,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车市受到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的关注。其车市在过去几年也彰显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一众车企追捧的对象。近两年来“金砖国家”的某些车市却出现疲软的情况,让人不禁担忧“金砖国家”未来的车市发展趋势。
10.丰田拟2020年燃料电池车年销量达3万
据英国路透社2015年10月14日消息,丰田汽车公司对外宣称:计划在2020年前后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达到3万辆的计划,同时在2050年前,丰田旗下的工厂将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氢为主的生产方式,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另外,丰田还表示截至2020年混动版车型年销量目标150万辆,预计到2050年有二氧化碳排放车型将不复存在。而新一代普锐斯的全面升级是丰田2020年混动车销量目标的充分体现,新一代普锐斯动力燃油效率提升了10%,每升油由现款的可行驶32.6km增加到40km。
纵横点评: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一次加氢续驶里程长,加氢时间短的特点,满足了大家对电动车的终极需求,推出后受到高度关注。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也面临着成本高的发展难题,导致其推广不畅。这次丰田高调发布将批量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起全球汽车产业不小的震动。
汽车纵横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