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连云港高级中学)
高考命题促进兴趣培养
王瑾
(连云港高级中学)
如何提高高考的复习效率和备考质量,是每年政治教师重点探究的,但由于定位不准确以及高考的压力,往往会事与愿违。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焦点,从高考命题中探索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逆向思维,激发他们内心的好奇与探索新事物的热情。
高考;兴趣;高效
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把握高考走向,紧跟时代热点,尽快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我们的直接目的,鉴于定位的不准以及高考的压力,单纯地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和备考的质量,很难让学生打开思维,甚至是主动去探索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聚焦热点,并在实际应用中渗透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仍然是指导的主体。笔者认为,高考试卷中,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命题方式来为学生展现我们国家一年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我们为何不换个角度来思考,高考命题为我们展现出的成果,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针对性,全面奏响和谐社会的新乐章,必然某一个方面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内心的好奇与探索新事物的热情。
高考命题反映出的几点变化也值得我们教师去反思,新材料、新背景考查的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课程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材料题中不再是单纯地考查知识点,而是在材料的背景下重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会引起我们对当前热点和时事政治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
试题虽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但切入角度与教材完全不一样,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和管理知识的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授课理念是否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修改,高考命题依据课本提纲到能力意向的转变,更接地气,紧贴时代的变化,把握正确的方向,从教育思想上的转变是首要的,我们总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从高考命题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相对来说,政治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说很枯燥,灵活性又差,课本上的知识很难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如果说连对待政治的兴趣都没有了,更不用说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了。
善于引导,方向明确。政治这门学科时政性特别强,从高考的命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政的出题范围,都是我们平常在央视新闻和中央四台的所见所闻。涵盖的内容包含了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今年的时政题主要是奥运会主办权、世界遗产等,若是单纯地记忆背诵必然会忘记得特别快,学生也会比较抵触,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主题介绍加知识竞赛的形式,由学生自己主办,自我搜索相关的资料,通过活动的举办过程必然会激发部分学生对这个主题的兴趣,主动选择思考适合的材料,去伪存真,借鉴报纸、网络、国内外的评论文章,活动举办得多了,很自然地就会渐渐喜欢上政治,养成读书看报,关心时政的习惯。
巧用技能,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如今的高考政治试卷的设计越来越有时代气息,考生答题的时间较过去也充足很多,牢靠地把握住选择题这个基础分数,主观题对材料的灵活运用,需要的是对知识的反复强化记忆,更重要的是“活”起来,试一试,争一争,这类题花样虽多,变化虽大,但主轴不外乎贴近现实、灵活运用。考生应在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和随机应变上多下些工夫。专题训练和加强训练可以采取“打牌”的形式,典型试题集中在卡片上,以扑克牌的形式,每抽出一张卡片,能够找到相似或者有联系的卡片,以点带面,一针见血地针对性训练,既可以在课堂上大家一起“打牌”,课后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项游戏活动,作为学生缓解压力的方式,把娱乐休闲的劲头运用到学习中,必然会事倍功半。
高效课堂,抢占兴趣的制高点。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关系。如何利用好高考命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认识高考,对高考的理解层次和方向定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中,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该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另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教师的优秀素质、积极进取精神、敏锐的政治智慧与学识对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国的雕塑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兴趣的动力功能是说人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唤起并组织学生的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
[1]范红涛.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J].文教资料,2005(25).
[2]沈海兵.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