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义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钟义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数学的直觉思维是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对于数学科目来说,直觉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后才能够对直觉思维有一个概念,才能更好地运用。
直觉思维;初中数学;培养
直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是潜在意识发生作用,直觉思维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够对事物有明确的判断。“直觉思维”有着使人惊叹的思维角度、思维速度,简单来说,凭借直觉思考,人们可以得到最快速、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也有相当大的作用。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数学的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学习能力都是要经过某些活动来激发和培养的,但是忽略了对直觉思维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需要学生对数学有较大兴趣。教师如何通过具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大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来自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可以是有创意的问题;另外,还需要在数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更好地发挥。例如,有一天,一个小朋友去买10瓶饮料,商店老板说:“喝完饮料后,每3个空饮料瓶可换1瓶饮料。”请问这个小朋友一共可以喝到多少瓶饮料?这个问题曾经出现在《我去上学了》综艺节目中,如果在实际课堂中也提出这种探究性的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会专心思索,在思索、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其数学能力。在培养学生自信方面,老师可以采用激励法培养学生的自信,例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就需要化解问题难度,从简单的问起,并且通过眼神和手势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望,学生在回答后,老师应该给予语言上的奖励。比如,你真棒,我都没有你想的这么周全!没想到你的反应力这么快,值得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心中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去促使自己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学习,并且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本就属于一种反应能力,对于某件事有较快的速度反应,才能叫直觉。对于初中数学,主要是对数学结构、知识等进行思考,并且是先整体后分块进行思考,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结合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进行解答。想要培养学生的反应力,有以下方法:(1)可以让学生通过锻炼来提高学生的反应力,比如篮球、乒乓球等,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反应力,一举两得,老师可以经常举办各种体育活动,比如打乒乓球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也可以运用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2)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在平时的练习中,应该对基础知识加以练习。(3)教师要让学生经常思考和分析,可以让学生经常看有思维逻辑的书,或者是推荐几本游戏解题的书,让学生思考。(4)在课堂中多开展智力游戏,或者是锻炼反应能力的游戏,例如“萝卜蹲”将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一组代表红萝卜,一组代表白萝卜,一组代表黄萝卜。喊口令:“黄萝卜蹲,黄萝卜蹲,黄萝卜蹲完白萝卜蹲。”喊哪一组蹲,哪一组要快速蹲下,未按口令动作的孩子算失败。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反应力,还能够渲染课堂的氛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
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基础前提,学生在数学上有了自信才敢于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能够把答案或者想法提出来,自信不仅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还是一种能力。有了自信才会感受到别人的肯定,才有激情继续学习,才有肯钻研的动力。例如,老师在提出一道探究性的题目时,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认真倾听,然后对学生的分解过程提出想法,对的要给予表扬,错的应该给予鼓励,或者是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解答学生的想法,辅导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答案;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评价,并且应该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肯定和支持,在问题结束后会获得较大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最有价值的,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上有较大作用。
数学的直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而初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直觉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所以,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本文所提及的策略,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有效策略。例如,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敏锐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力等。但是培养直觉思维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知识功底,有了扎实的基础,才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1]朱吉.浅谈初中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J].好家长,2014(35).
[2]黄金枝.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2(49).
[3]谢雪琴.初中数学直觉思维的应用举例及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4(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