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刚
(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九年制学校 四川彭州 611930)
关于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创新型管理模式的思考
王云刚
(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九年制学校 四川彭州 611930)
基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背景,集小学与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逐步兴起,这种学校制度不仅将教学资源有机整合,还能够将教育效益进一步最大化。但较之中小学分离的学校来说,在其学校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的要求将会更大,所运行的学校管理组织机制也相对复杂。为此,如何更好的创新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促使学校管理运作朝着统一协调化方向发展是本文的探究所在。
九年一贯制 创新性 管理模式
随着九年一贯制学校数量的与日俱增,班级庞大、学额等相关问题促使学校管理工作不断面临着新挑战。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之下,九年一贯制学校也不断试验总结,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体制的束缚,促使该学校制度不断朝着完善性发展。所以,如何创新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制度,以累积起深厚的管理经验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探究课题。[1]
九年一贯制学校与传统的中小学分开存在的差异性较大,教师工作量轻重、质量高低及教学难度等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考核评优、绩效分配等方面若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很有可能会导致教师内部矛盾爆发,促使教师管理趋向复杂性。一方面,九年一贯制合并了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合并后缺编,产生了个别科任教师没有编制,这就阻碍了学校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考核制度有待完善,不足之处初表现为缺乏灵活性的弹性机制。小学教育倡导素质教育,重在“素质”二字,而初中偏重升学与成绩的提高,所以考核时学科成绩往往占据重要成分。所以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师工作考核上难度性较大,若想形成统一性的管理较为困难,同样,若是完全实施统一标准的考核制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上难以凸显创新性。[2]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制度较之普通中小学在其教学设施的安全、学生宿管及校园周边环境等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工作量也与之剧增。九年教育贯穿于九个年级,而学生在这一期间的内心发展也不断变化着,思维和心理差异性极大。而这些问题都将会导致学生内心不安、难以适应环境,这也为教师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创新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可采取统一领导、分层管理负责、层层衔接的分段式管理模式。也就是说避免管理制度过于死板,应适当的将权利放出,建立起相应的小学和中学岗位管理,分层管理但又相互衔接。找寻中小学管理工作共通处加以管理,并将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使全体教师皆为学校管理建设而贡献力量。同时,将中小学存在的差异管理工作加以区分,使其分工准确,责至其人。并统一管理行政、德育及其后勤工作,在学制上严格细分幼儿、小学和中学三个阶段,由相应的行政领导来进行管理,执行者则有中层干部来进行,如此,方可真正做到既分工管理又相互联系,听从指挥。此外,还要不断培养优秀的师资团队,构建起相应的网络德育教育,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而在行政管理上也应努力打造出一支具有强执行力、决策力和公信度较高的干部团队。
在科学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学校管理制度应大胆创新,不断实践,以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方式。在课程服务上,要立足于办学理念,围绕育人目标,展开相应的校本课程,并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将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公共课程加以改变,如开设剪纸、捏糖人、足球、跳绳、艺术团等富有特色的课程,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活动承载上,主要以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等引进课堂,应加强如一字千金、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学活动,并以团队式的方式来展开,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品德培养大有裨益。此外,在文化育人上,还应积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师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来自于学校的人文关怀,继而学生自主投入学习,教师更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九年一贯制在建学初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最迫切的莫过于短期内建立起高效完善、适应学校实际状况的管理体制。所以,管理者应当好好规划中小学的分段教学,以提升管理效率。一方面,学校首当确立办学理念,以独特的文化来发展学校,准确切入办学理念的内化设定,使其理念成为学校管理负责人、师生们的一种意识流,以便学校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还应确立总的发展目标,以目标聚人心,使“教书育人、德智在先”的历练真正融合办学理念中,最终推动九年一贯制学校朝着创新性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教育改革发展,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管理工作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最终的办学质量。为此,学校还应积极应对管理制度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不断提出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加强行政、教师及学校人文等方面的管理创新,促进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1]瞿林,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创新型管理模式[J].教师,2016(29):96-98.
[2]朱慧兰,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九年一贯制品牌学校[J].文理导航旬刊,2013(5):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