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合珍
(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小学 陕西商洛 71150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尹合珍
(镇安县青铜关镇东坪小学 陕西商洛 711500)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思维正处在培养和形成之中,运用数学课堂教学对此进行训练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育人任务,思维能力是其中一个主要指标。在教给学生具体计算方法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分析同类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育人方法同时还会带给学生开阔思路、创新思维和多从角度观察问题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包括数学在内的诸多领域都要求的一种思维特质。就数学学科自身而言,其本身就是一门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并重的学科,严密性与发挥性同时存在。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来说,通过对小学生求知欲望的启蒙,能够使他们愿意接触思维训练和逻辑知识,为进一步培养创造前提。实际上,将分析、综合的思考习惯进行升华提炼,就是我们所说的“发散思考”;而这类思考方式的形成却不那么容易。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散思维如何培养进行的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1]
从时间上说,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智力启蒙成型和培养拔高的阶段。数学作为一个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其中的分析、比较等同时具有发散性和严密性的特质对人的思维水平塑造极有帮助,毫无疑问也对今后更高水平的智力开发、科研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前提。[2]
小学阶段对数学的学习,其目的自然不会像中学阶段一样让升学意图占据主导。甚至可以说,小学数学的学习并不在于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在于对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因数学本身的思维学科特质,其学习研究本身就是提高思维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3]
这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讨论的,二者同时具有相一致性。学生想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进阶更高级的发散思维锻炼,必须在小学阶段利用数学学习打好思维培训的基础。要采取针对性强的数学练习,通过反复强化基础性数学知识,构建起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网络。那些一味的拔高和培优是不一定适宜的,只有在普遍建立起发散思维根基之后才有可能谈论高水平的逻辑培训。对老师而言,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上述的需求进行教学准备和设计,有序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是保证学生按质量获得学习成效的关键。
由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关系和数学现象,就是发散思维的一种体现。留心生活中的各类数理现象结构,也能够激发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时必须十分关注小学生的接受过程和心理状态。首先,要注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避免小学生战战兢兢听数学课的场景出现。这样的心理放松状态有助于他们打开思维闸门,开展发散思维的训练。其次,要多借助“一题多解”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调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并养成习惯。小学数学中的知识性问题虽然不深奥,但是却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教会小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使他们学会调动多种思维感官,训练思维的宽阔性和自由性,从而更加协调和高效地处理难题。“转化思想”、“变式引申”都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广阔性、联想性、活跃度的好办法。最后,教师要自己先锻炼发散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本身就是个难题,其解决也需要教师们开动脑筋,寻找多层次的方法进行试验,这也是发散思维的一种考验。
新课改的丰富内涵不仅仅是小学数学发散思维培养的一个指南,更是一种激励。有了宏观政策上的支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这片肥沃的试验田中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育人,解放更多的思想来尝试。但是,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切忌乱领会、乱解读,必须把发散思维等逻辑训练作为小学数学课改的一个主要方向来抓,并以此统一思想,形成凝聚力。对一些好的经验,应该推而广之。效果不好的教训,也要周知规避。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符合实际现状、符合教育规律。既不能因为盲目追求所谓的虚空目标和新型人才培养,就将发散思维作为空中楼阁来建造,从而忽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强化;也不能继续按照老旧模式,只关注课本、课纲和应试,忽视头脑思维的培育。教育事业的科学性必然会致使各类问题解决起来充满复杂性、艰巨性,这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是存在的。只要能不断尝试、科学总结,就能够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这也是对基础教育应该抱有的一种信念。
[1]程秀卓.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学周刊,2015(7):27.
[2]施宝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6(31):128.
[3]赵晓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J].现代阅读,2013(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