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03-03 20:4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生活化数学知识

郭 芳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东一路小学 辽宁抚顺 113000)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郭 芳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东一路小学 辽宁抚顺 113000)

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谈一谈我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面我几点看法。

数学 小学生 解决问题 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技能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孩子们学会了用数学的观念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而得到数学信息,形成良好的数感和数学意识,使数学知识技能生活化,这样就自然而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八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四个呢?两个呢?学生也能很快用手指来表示,接着我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办?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这时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引导思考,使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所以,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应该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165-97=165-100+3”一题,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7元的衣服。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营业员找回3元 。所以,多减去的要把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体会,使学习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却比较强。所以,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乐趣,使数学学习的过程形象化,生活化,既加深了印象,强化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探究数学奥秘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首先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汽车车窗的图案,让学生帮助我解决怎样求出梯形车窗的面积,然后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试着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寻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且通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思维,在操作中培养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应用,回到生活中去,使解决问题生活化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每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又与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以生活为起点,以生活为终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学数学,回归生活用数学。

例如我让学生帮助父母测算装修住房平铺地板砖的费用。首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了解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比如有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可以一起探讨什么类型的地板砖可以无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地板砖的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如何支付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通过让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测算平铺地板砖所需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化,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地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精心设计,巧妙结合,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 “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商店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像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将教学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将数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