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探究

2016-03-03 19:04韩婷海南省定安县城南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历史探究过程

韩婷(海南省定安县城南中学)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探究

韩婷
(海南省定安县城南中学)

初中历史课堂要以其特点入手,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历史,体会蕴藏在历史中的文明与人类智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有效性的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历史教学策略,呈现出富于深意的历史内容,使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对历史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缩短自身与历史的距离,在并非遥不可及的历史事件中,学生也可以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在接受历史的洗礼之后显现出自主学习的态度,打造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创新;初中历史;有效性

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要看学生是否在历史课堂上获得了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这个主体,从创新的视角,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情境创设、创新教学策略等,从而使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获得有益的启迪,实现良好而深入的历史探究。

一、有效历史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源于教学的科学化运动,它的理念注重在“规模效应”和对应的“教学模式”之上,而班级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侧重教学的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并着重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结果的评价来衡量,其具体内涵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获取具体的进步与发展,在强化过程教学和评价性的目标管理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现代化的、创新的教学理念。

有效历史教学的目标管理是成功地维持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并以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1.培养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

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数不胜数的历史史实、人物、事件等,这些可用的素材,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分析历史和辨析历史,并用心灵的、独特的感悟去诠释历史人物、事件等史实,在自主的、个性化的理解和辨析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意识,锻炼独立的历史思维,增长学生的历史素养。

2.锤炼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历史的星空是漫长而浩渺的,对于每一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是呈链状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衔接这些链条,在吸收历史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前人的智慧中成长学生的情感经验,在对历史的理解中增长学生的阅历,丰富学生的学识。

3.培养学生准确判断历史的能力

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我们的过去,为现在的事件加以借鉴和解释,并为我们的将来提供有益的观察和引导,在对历史再现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准确地判断历史中的对与错,准确地辨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挖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内在本质,在辨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历练中,培养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历史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

4.升华学生对历史的认同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状态,在对历史进程理解和热爱的前提下,产生对国家、对民族的真挚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培育对祖国的情感认知,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有效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探究

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要采用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并从观念意识转变和课堂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加以研究:

1.观念意识转变策略

(1)历史教学是不断生成的过程

新的课程教学观念要求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要与历史课程融为一体,共同参与历史课程的创新与开发,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意义建构和有效提升。

(2)历史教学是师生互动、共促的过程

历史教学要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由单向的历史讲授向双向的历史信息传递转变,统一化的历史教学向差异性、个性化的教学转变,从而使学生获取历史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

(3)历史教学要注重过程的教学

从历史课程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搜集历史资料、构建历史论据,在研究、思考、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出历史科学结论。这个过程是个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要牢固树立。

2.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课程的历史跨度较长、涉及内容较多,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采取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提升历史学习效率。

(1)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师要设置有针对性的、适宜的历史教学目标,这一历史教学目标要具有科学性,即要将历史知识具体化,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学的延伸;要有量力性,要根据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历史的引“知”激“趣”教学;要有程序性,体现出历史教学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进行合理的程序教学;要有全面性,要注重历史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具体化,侧重对学生的情境引入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的《万千气象的宋代生活风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体验,思考宋代的服色的规定,如,紫色、朱色、绿色、青色(黑白)缠足,还有平民穿什么服饰?贵族穿什么服饰?他们的吃又有什么不同?宋代男人和女人的服装有什么不同?变化如何?等等,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概括性的表格设计;可以制作成精美的网页课件,在比较宋代饮食、服装、居住、出行等方面的差异过程中,思索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环境等内容,得到有效的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升华。

(2)合理创设“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大都有“导语”和“课前提示”,教师要合理运用这些“导语”和“课前提示”,创设适宜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教学中,可以将“导语”创新设计成问题:罗斯福的生平你们知道多少?他的一生之中表现出什么可贵的品质?新政中的“新”寓意新的政策、模式,它在较大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为什么呢?如此有针对性的问题创设,可以有效地制造历史悬念,埋下教学伏笔,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激情,在逐步深入的学习中,逐一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析,最终获取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素养。

(3)注重历史教学的动态生成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在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闪烁出智慧的光辉,在智慧与有效教学并存的历史探索旅程中,我们要把握动态生成的教学策略,绝不能一成不变地固守某一种教学线路,而要根据课堂的变化,进行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的机智处理,在临场应变的灵活和巧妙应对中,显现出有效、动态、良好的历史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的《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中,出乎意料地,许多学生居然都认为谭嗣同很傻,认为他是作无谓的牺牲,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束手待毙,针对学生的想法,可以转变教学设计,以“从谭嗣同之死想到的……”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之中,许多学生意识到谭嗣同并非死得轻如鸿毛,而是在国家、民族的意义上追求着生命,他的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无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变法图强的改革精神,需要加以弘扬和倡导,在重新认识谭嗣同的转变之下,许多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观念都得到了升华和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用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探究的兴趣,在教学观念创新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探究和辨析,在理解、辨识历史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增长历史课程知识,升华学生的人格品质,在创新的历史教学策略下,以教学目标为条件,进行有针对性、有差异性的教学,并根据课堂教学变化,进行灵活巧妙的教学创新变化,最终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夏艳芳.初中历史课中战争史教学的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2.

[2]林雪琴.初中历史课中材料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编辑王团兰

猜你喜欢
历史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历史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