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娟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119)
【语言学研究】
“那+疑问代词”结构的语用探析
罗娟娟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710119)
在日常话语交际中,最常见的“那+疑问代词”结构大致有“那啥”“那谁”“那什么”三种,此结构多用于非正式场合的交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指示语指代话语交际中不愿说出或者无法用词汇表达的部分;二是作为话语标记组构话轮、转换话轮、进行话语修正,对话轮的组构又体现在引出新话题和延续话轮两个方面。
“那+疑问代词”结构;指示语; 话语标记;话语修正
日常交际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语言成分,如现代汉语中的“这个”“那个”“你也知道”等,英语中的“you know”“I think”“to the contrary” 等,它们不传达实质性的信息,语法功能上独立于其他句子成分;语用功能上,是整个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话语交际中最常出现的“那+疑问代词”结构,如“那什么”“那啥”“那谁”等。这种结构在交际中运用广泛,在话语中结构功能也多样,属于交际中这一类特殊的语言成分。[2]本文主要通过话语交际的实例,从指代作用、话语标记、形成原因三方面来探析此结构的语用意义。
例1:
(1)甲:我们一起去聚餐吧。
乙:让我考虑考虑吧。
丙:(对乙说)咱不是要去那什么/那啥吗?
乙:(对甲说)那我们改天再聚吧。
(2)我心中的女神啊!居然找了那样一个男朋友,真是一朵鲜花插在那什么/那啥上!
(3)你俩关系那么好,你还背地里说她坏话,你也太那啥了吧?
(4)那谁,把文件递给我一下。
(5)甲:这次得奖的人是谁呢?
乙:不就是那谁吗?
甲:谁?张三?
乙:上次发言的那谁。
甲:哦,原来是他!
(6)你那什么博士考得怎么样了?
为方便表述,下文用“N+S”代指“那+疑问代词”结构。例1(1)中,“N+S”跟在趋向动词“去”之后,代指(名词)交际者乙丙共知但甲不知道的事情;例1(2)交际者都知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句俗语,但说话者不愿直接说出“牛粪”这个名词,所以“N+S”结构来代指;例1(3)中,“N+S”结构作为形容词跟在程度副词之后对前半句的行为进行评价;例1(4)中,语境中可能有多位听话者,也可能只有一位听话者,但听话者一般都知道“N+S”结构的指代对象;例1(5)乙第一次用“N+S”代指“他”时,甲不确定乙代指的对象,当乙用“上次发言的”来修饰“N+S”时,甲就知道其指代对象;例1(6)中,“N+S”只是一个插入语,没有明确的语法意义和结构意义,但其语用意义是对“考博士”的情况不太了解或者不太赞成听话人去考博士。
参照以上例子,我们发现“N+S”结构在通常情况下指代动词、名词、形容词和人称代词。
(一)指代名词
“N+S”结构指称一些人们无法明确给予定义的对象或是一些不便直接表达的语义内容,用这种结构在交际中造成一种言外之意。交际双方可以通过语境推到这一结构的指称意义。[3]此结构指代名词时,在句中常作宾语或主语。
例2:
刚干完活,房东请马良喝酒。马良说:“酒不喝了,把工钱给我就行。”房东说:“你是实在人,干的活我很满意,但现在钱实在不凑手,容我缓几天,你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工钱我一分也不会少,少你一分,我就是那啥。”马良说:“我遇到的那啥太多了,头顶的这块疤就是包工头找人给打的。”
其中,“N+S”指代不道德的人,第一个“那啥”是房东为取得马良的信任,加深程度地进行发誓,为了避免诅咒类的词对自己不吉利,就用“N+S”代替;第二个“那啥”是马良对交际的延续,是马良对房东的一种反面讽刺。
例3:
方芳上完厕所回来,一边甩着湿手一边哼着小曲儿,谢红马上转向她,一脸认真地问:“你说那谁跟那小妖精还会和好吗?”方芳跟小陶一样,她话一出口马上就知道说的是谁。
例3中,谢红由于主观感情原因,对伤害过她的人表示憎恨,所以有“那谁”来指代她不愿提起的那个人,听话者也知道“N+S”的指代对象。
(二)指代动词
“N+S”结构指代动词时通常与“就”或“去”连用,表达一种内心的无奈和迫不得已,此时“那啥”通常指称具有贬义色彩的内容;在“去那什么”结构中,“那什么”指代一种不便直说的行为,指代动词时,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4]
例4:
(1)昨晚一宿没睡,今天就那啥了。
(2)没经受住诱惑,他就那啥了。
(3)我们不是要去那啥吗?你先别答应他。
例4(1)和例4(2)中的“就那啥”结构,代指“睡着”和“抵抗不住诱惑做的一些不合情理的事”;例4(3)用“去那啥”结构代指一种不愿让第三方知道的将来行为。这些都是交际者在语言使用中力求委婉表达,从而减少一些粗俗和敏感词语的使用,从而遵循了会话过程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三)指代形容词
“N+S”结构指代形容词时也仅限于“那什么”和“那啥”,常与“太”“很”等程度连用,说话者想最大限度地突出所描述事物的特征,但又无法找到适当的形容词。因此,用 “N+S”代替这部分空缺,完整语义,同时也表现出说话人惊讶或感慨的情绪。[5]
例5:
(1)卧槽,海外反动网站又来恶毒攻击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求翻译大神:Armani Communist怎么翻译?翻成【丐帮净衣派】会不会太那啥?
(2)他也太那啥了吧?背着我借给她那么多钱。
(3)一个人吃火锅会不会太那啥?
例5(1)中,将Armani Communist翻译成“丐帮净衣派”明显是不符合正常逻辑的,用“N+S”结构来形容这一翻译的失当程度,句尾的表情和整个句意呼应;例5(2)中,说话者完全没有意料到丈夫会背着自己借钱给前女友,所以用“N+S”结构来形容丈夫这一行为的不可思议;例5(3)中,“N+S”形容“一个人吃火锅”这一行为的反常性,正常情况下,都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吃火锅。
总之,“N+S”作为指示词时,其突出的特点是语义的模糊性,必须结合语言使用的语境对话语加以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这种语义模糊性又遵循了会话合作原则和会话礼貌原则,在交际中巧妙地回避了粗俗词汇的使用,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缺失,从而使得交际顺利进行。
作为话语标记的成分,在句中不影响整个交际命题的真假,同时它不存在实际的语义内容,起到一定语法化和语气词的作用。“N+S”结构的话语标记作用主要体现在组构话轮和转换话轮两个方面。
(一)组构话轮
张伯江、方梅(1996:162)认为:虚化的“那什么”相当于一个语气词,但从“那”字身上隐约感觉到说话人的某些定指意义,至少是指示自己下面想说的话。这说明“N+S”在话语交际中具有引出新话题,进行话语标记的功能。[6]如:
例6:
(1)呃……那什么,今天我给大家通知个事,省上领导要来咱村考察,大家洗得白白净净,穿得整整齐齐,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领导们!
(2)老兵稍微一摆头,看到队长过来了,说,那什么周中明,你站哨,既然你没去省队,选择来当兵就好好站岗,我还有事先走了啊,再见!
(3)那什么,要不我们谈谈你和桃子的事。
(4)那谁,你给我听好了,你再不出来我就翻窗子了!
例6(1)中,“N+S”结构用于提请听话人注意,引出话题,并且有意停顿片刻后才开始讲话,这有助于突出话题的重要性;例6(2)中,说话人先用“N+S”结构引起听话人的注意,再重点强调要谈论的事情;例6(3)中,“N+S”结构引出说话人难以说出或者说话人认为较庄重的话题;例6(4)中,用“那谁”引起听话人的注意,再说出后面带有威胁意味的话语,具有话语标记作用。
2.延续话轮
例7:
(1)甲:这是什么牌子的电脑?
乙:这是……那啥……华硕的。
(2)这演员不就是那谁吗?……恩,演过《陆贞传奇》的那个赵丽颖。
(3)甲:哎,小赵啊,你倒是快点啊,怎么这么磨叽,我都等半天了!
乙:那什么,她是慢性子,做事认真,您别着急。
例7(1)中说话者在交谈时暂时忘记了电脑品牌,但他用“N+S”结构延续话轮,最后说出了电脑品牌;例7(2)同例7(1);例7(3)中乙用“N+S”延续甲的话题,持续话轮。“N+S”结构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通常引出新信息,或者延续对方开启的话题,有效避免了话轮的中断或话语权旁落。
(二)转换话轮
当“N+S”结构在话语中所提引的新信息与正在交际的话语不相干时,就出现了一个新话题,此结构避免了旧话题直接到新话题的突兀,使之自然过渡到新话题上。在新的话题开始时,此结构仍是强调或突出新话题。
例8:
(1)甲:听说他俩最近又闹别扭了,真是,都研究生了还鸡毛蒜皮的。
乙: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两个人都不咋的,上次我听说……
丙:那什么,我们下周一起去看许巍的演唱会,怎么样?
甲:好啊,听说门票挺贵的……
(2)甲:你妈都快六十了,还更年期?
乙:那怎么啦?也不想想我妈是谁。
甲:那啥,我妈可喜欢你了,说你长得漂亮嘴又甜。
例8(1)中,丙想引出新话题,但直接引出显得很突兀,或者无法中止甲乙的话轮,用“N+S”引出“许巍演唱会”这一新话题,转换了甲乙两人正在进行的(背地里讨论别人)话轮。例例8(2)与例8(1)雷同。
(3)话语修正
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受语境的影响,在遣词造句时会出现口误现象,当意识到说错话之后,会修正表述上的错误。“N+S”结构往往作为修正话语的开头,起到标示修正信息的作用。另外,口误也可能产生误解,此结构还起到缓和尴尬气氛的作用。
例9:
(1)甲(男):喂,您好!我找杨芸。
乙(女):不好意思,杨芸和她男朋友出去逛了。
甲(男):啊?谁?男朋友?男的女的?……那什么,她有男朋友?我是说咋样的男朋友?
(2)(早上在六楼上课,老师进教室时气喘吁吁)
学生:老师,您也是爬上来的吗?……那啥,我是说您也是走楼梯的吗?走楼梯好,锻炼身体。
老师:(笑了笑)是啊,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多锻炼身体。
(3)甲:你结婚了吗?
乙:结了。
甲:有爱人吗?……哈哈,那什么,我是说你爱人有小孩吗?
以上三个例子中,“N+S”结构都作为话语修正的开头,没有实际的语义内容,也不充当任何语法功能。但作为话语标记时,相当于一个语气词,在交际中具有引起听话人的注意,避免尴尬气氛的语用功能。
语言反映着社会发展中语言使用的演变。语言单位的演变与语言本身及人的主观性是分不开的。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促使“N+S”结构形成的动因主要有交际原则的约束、语言形式的主观化、交际语境的特殊性。
(一)交际原则的约束
交际双方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都会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如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合作原则是交际顺利进行的保障,礼貌原则是保持交际最佳状态的润滑剂。违反礼貌原则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在本文例1(1)中,丙对乙说:“咱不是要去那什么吗?”乙马上拒绝了甲的邀请,丙乙两人在交际中遵循了特殊语境中的合作原则,但丙对于甲的交际又违反了合作原则;例1(5)中,在交际中随便说出“牛粪”一词会显得很粗俗,没有礼貌,所以用“N+S”来指代;而例2中,因为是诅咒用的词语,在交际中为避免晦气,便用“N+S”来指代形不良品格的词语。
(二)语言形式的主观化
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引起了语言形式的主观化。Lyons (1977)认为,“主观性”是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时,话语中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也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而在话语中,“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就称为“主观化”。本文例1(3)和例5(2)中,用“那啥”形容“背地里说好友的坏话”和“背着媳妇借钱给前女友”两种说话人主观认为不好的行为,但具体用“那啥”代替哪个形容词,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交际双方都可以依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评价来确定“那啥”的指代对象,所以交际中交际者的主观性是“N+S”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7]
(三)交际语境的特殊性
何兆熊在《语用、意义和语境》一文中,将语境研究与语用研究结合,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的语境和语言外知识的语境两大类。语言知识的语境,包括所使用的语言知识和对语言上下文的了解;语言外知识的语境,又包括情景知识,如交际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本文交际语境指的就是语言外知识语境。
本文例1(1)中,甲不能理解乙丙两人所说的“去那什么”是因为“去那什么”的交际语境具有单一性,仅仅适合于丙乙两人之前的交际语境;例1(2)中,交际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交际双方都知道“女神”是谁、都了解“女神”这一流行语的文化涵义、都知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一俗语的意义。
在交际活动中,有时为了达到某些特殊的交际目的,交际者会违反准则来传达一些“言外之意”,听话者依靠语用原则推导出其中的“隐含义”。Levinson (1995)将推导出的隐涵义分为两类:特殊隐涵义和一般隐涵义。特殊隐涵义要依靠语境推导,依赖于语境,一般隐涵义不随语境的改变而改变。最初需依靠语境对特殊隐涵义进行推导,随着这一推导过程的反复进行并逐渐扩散,特殊隐涵义逐渐固定,成为一般隐涵义,并经过反复使用之后逐渐固化为语言单位的固有义。根据这一原则,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完全可以采用简短的无标记的形式来进行交际,但交际者为传达“言外之意”以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会采用复杂的有标记的形式。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能根据交际原则和语境可推理出交际内容的“言外之意”。这些依靠语境和语用原则推导出的“言外之意”,就是“特殊隐涵义”。所以,“N+S”结构的最重要的形成机制是语用推导义的固化。
在一个交际话轮中,说话者完全可以不用“N+S”结构来拖延时间,直接采用无标记形式就可以达到交际目的。本文例1(1)(2)(3)(5)中“N+S”结构的使用都违反了交际中的质量准则来传达特殊的言外之意,“N+S”指代的内容需要依靠各自的特殊语境来推断;例6(1)(2)(3)中,“N+S”结构相当于一个语气词,既没有实际语义,也没有语法意义,说话者违反数量准则使用“N+S”结构以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
综上所述,“N+S”结构作为交际中特殊的指示词,代指说话者不想说出或不能说出的内容,在日常交际中常代指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动词;“N+S”结构作为话语标记时,交际者可用此结构组构话轮、转换话轮、进行话语修正;在语言交际中,促使“N+S”结构形成的动因包括交际原则的约束、语言形式的主观化和交际语境的特殊性;在交际中,说话者为了表达特殊语境中的言外之意,会违背语言交际原则,所以“N+S”结构形成的最重要的机制是语用推理和推导义的固化。
[1]殷树林.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语法化和使用影响因素[J].外语学刊,2009,(4):93-94。
[2]杨娟.话语标记“说实话”的形成和功能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8-39。
[3]王刚.“话语标记(你)有所不知”研究[J].潮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5):72-74。
[4]项开喜.“舌尖现象”的语法化——“那谁”与“小他”.[J].语文科学,2009,(5):449-452。
[5]朱军,史沛沛.“那什么”的话语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4(3):86-88。
[6]王彬.浅析“这、那”的主观性差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53-55。
[8]何兆熊.语用、语义和语境[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5):10-11。
[责任编辑兰一斐]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Na+Interrogative Pronoun Structure
LUO Juan-juan
(Schoolof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Nasha,NashuiandNashenmoare the three most frequently used phrases in informal communic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Na+InterrogativePronounwith two main functions: used to refer to the utterance reluctant or embarrassed to speak out; used as discourse remarker to form discourse, change discourse and correct discourse.
Na+InterrogativePronounStructure; demonstrative pronoun; discourse remarker; discourse correction
2016-02-13
罗娟娟(1991—),女,甘肃天水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H136
A
1008-777X(2016)03-00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