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琦(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一初级中学)
关注作业细节提升课堂效率
——初中科学学科完善作业教学细节之我见
罗宇琦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一初级中学)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作业设计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对作业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在当前实施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传统的作业已适应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关注作业中的细节,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使科学作业体现出趣味性、层次性、自主性、生活性、探索性、开放性、综合性。
科学作业;细节;改变观念
今天,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粗心而不重视某些细节,或者根本没有这样的细节意识,由于我们没有把细节做好做精,常常使我们的教学走偏,难以导入正规。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学,很多都是细节的教学。就如我们的作业,这正是我们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细节,把这个细节做好了,做深做透做亮了,我们的教学也就好了。
自工作以来,听了许多老师的课,我发现一个细节,就是他们很少把作业摊到桌面上来讨论,作业始终在幕后徘徊,而作业又是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于是翻阅了一些有影响的优秀教师的教学书籍,从他们的教学中发现有一个很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捕捉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完美的教学。
传统“全批全改”的科学作业方式存在作业形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师生信息失真等缺陷。这种方式占用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师来说苦不堪言,而学生也会感到很痛苦。因此,改革科学作业教学迫在眉睫,完善作业教学细节,使作业真正成为“减负”的突破口。
(一)改变教学观念
1.转移——教师的“关注点”
改变一:作业设计——“僵化”走向“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业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作业在题型和内容上不但要新鲜有趣,在形式上还要突出多样性。作业题型设计要力求多样灵活:属于概念、规则等基础知识方面的大多设计一些填空、选择、判断、改错等题型;属于应用方面的则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补充条件、补充问题、自编等类型的题。另外,也可以设计让学生实际操作的题目。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则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实践:A.观察积累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在学生学习《月相》前,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观察月相的形状,并记下观察时间。
B.动手实验作业──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做一些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如,在学习《科学并不神秘》前,让学生回家先自己动手做“水杯吸纸片”实验。
C.课外阅读作业──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所授知识,组织学生搜集并阅读科普读物、辅导杂志、互联网、科学发展史以及科学家的故事、科学趣闻轶事等,从而获取一些信息。如在学习《能量转化》时,要求学生结合时事“嫦娥一号登月”时的能量转化来讨论。
D.口头表达作业──复述化学用语等识记内容,如“动物的结构特点、常见元素符号、原子团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恒星的演化规律、电路的认识、生物的类群”等。教师还应教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学会巧记,而不是死记硬背。
E.开放性作业──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举行课外活动、社会调查(如测定酸雨的pH值、吸烟的害处等等)、参观学习等。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
反思:作业的设计形式还可以有很多种,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作业,教师都要注意把握好每个环节,做到有始有终,防止流于形式,使作业真正能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方面起到它该起的作用。科学教师应以优化作业为着力点,努力使作业“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
改变二:作业批改——“呆板”走向“灵活”
作业批改是继备课、上课之后的又一基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备受重视,作业批改改革却遭遇漠视,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作业批改方式,这既得不到学生的理解,还把学生无形放在教师的对立面,因此作业批改已成为当今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我们为何不改变这种呆板的机械模式,给作业的批改来点创意。
实践:作业的批改可以来点创新。如,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完作业后,走下讲台,来到孩子中间,手执红笔,边巡视孩子边批改作业。这样做可以随时鼓励孩子,及时纠正孩子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而且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孩子订正作业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平常孩子做作业和老师批改作业是分开的,其实这是不合理的。教师还可以轮流面批的反馈方式使孩子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面批”绝不是当面批评,如能采用面批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教师应根据不同习题、不同孩子的特点,创造性地批改,如孩子互批、多次加分、家校联批等,以激励孩子的作业热情,并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
反思:由于作业批改占去了教师相当多的时间,教师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课。优化作业批改方式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改变三:作业效果——“高耗”走向“高效”
据了解,有这样一位老师,一节课的知识要求学生回家做三张试卷,有时回来后学生交起要么不管对错打个勾,要么就放在柜子里束之高阁,既不校对也不用分析。姑且不论这种非人性手段对学生心灵会产生多大伤害,就从效果而言,也是典型的“高耗低效”。只有“体力劳动”,没有“脑力劳动”,还奢谈什么取得了显著效果?
实践: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老师讲解一遍又一遍,批改一遍又一遍,学生还是要错。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待作业的态度不正确,“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长期实践表明,除了要及时反馈作业,还可适当设置一些激励制度,如第一次就做正确的学生可免做部分作业,可以让好的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周围同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减轻了教师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反思:如果只有传统的单一作业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一些学生做作业时不动脑不动嘴,机械地搬运或抄袭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剥夺了学生运用科学进行交际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能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与课堂改革衔接。可概括为:“写得多,学得累,改得苦,效果差”。
改变四:作业时间——“长度”走向“厚度”
科学作业可能是最费时间了,特别是一些作业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需要在这一类题目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可能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往往是将就着抄一个答案应付了事,那也就等于无效作业了。
实践:学生的作业做到教师先做后布置,要求一般学生在课后30分钟左右完成。因此作业的题量上要求少而精,可挑取一些综合习题,采用一题多解,变式运算等方法控制好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反思:许多作业都是常规作业的机械重复,这样只会增长学生的厌烦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还投机取巧。与其如此,不如让学生与作业化敌为友,少留些作业。所以教师要在作业布置的细节上做足文章,不要只讲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如此,学生既减轻了作业量,又掌握了基础知识,还促使学生能自觉、认真地学习科学。
2.捕捉——学生的“兴奋点”
(1)抓住学生的“舌”
作业内容——“乏味”走向“趣味”
科学作业若尽是机械划一、重复与模仿、死记硬背的内容,显然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发展。退而言之,即使基础知识的积累需要进行记忆和模仿训练,学生在厌倦情绪中没有积极的心态,学习的自觉性怎么能培养?学习的效益又从何谈起?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科学生活化”。将各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例如,讲过《透镜》后,学生问到,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我把这个问题留为作业,并提示学生:
①眼镜主要分为老花镜和近视镜,它们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相同吗?
②如何辨别它们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几种实验的方法?
③如何减小实验中不必要因素的影响?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⑤和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判定结论的正确性。
这是一个探索性强、操作简单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对于透镜的折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等课本知识有较深入理解,同时取材方便,多数学生都饶有趣味地进行了实验探究,而且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最后大部分学生得出了正确结论。
反思:当学生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大脑皮层会激烈运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作业设计要注重其趣味性,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烦琐计算、无思维价值的机械练习。使学生觉得完成作业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负担,从而表现出喜悦和求知欲望,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在轻松的气氛中大大增强创新能力。
(2)抓住学生的“眼”
作业形式——“平面”走向“立体”
开放作业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
例如,学完《光学》后,我布置了“寻找有趣的光现象”的作业。结果有的学生一口气从网上找到了“单面反光镜”“天空的颜色”“绿色的太阳”“红色的月亮”“海市蜃楼的成因”等资料,制作成小报贴在墙上供同学了解;有的学生写了一篇调查报告;有的学生动手实践演示“利用凸透镜聚光取火”;有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研究,制作了“简易潜望镜”等。
反思:如此丰富的作业,一定有适合各个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的。这种作业记载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足迹,是新课程下的科学特色作业。作为科学老师为何不充分利用学科特色,把作业还给学生,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呢?
(3)抓住学生的“胃”
作业布置——“专制”走向“民主”
调查显示,布置作业老师掌握着主宰大权,学生只能唯命是从。这种状况虽是中考、高考的环境与机制长期冶炼使然。但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这样“专制型”地布置作业,学生怎么有做作业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怎么不会以应付心理对待呢?
例如,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自己对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就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具体做法如下:
C类作业:此类学生范围不能太大。是针对基础较差、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设计,作业的分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B类作业:针对基础一般、学业中等的学生而设计,面对的是班级大多数学生。
A类作业:这类作业面对的是班级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及一些灵活性较大的作业。
反思: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学优生免受“饥饿”之苦。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作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当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动态发展,相应进行一些调整,尤其要关注C层学生的心理变化,要多关心多鼓励,不能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转变学生理念
改变一:注重习惯——“先看书,后作业!”
有些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力涣散,当碰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思考不出来便会走神;或者受到其他更有趣的诱惑时,作业便会被抛在一边;有些学生喜欢边做边吃,边听音乐或者看电视,必然导致作业时间大大延长,作业效率低下;还有些学生是玩够了再做作业,甚至不及时完成作业。
实践:可指导学生“先看书,后做作业”,一旦看完书就要求学生在不翻书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作业。先看书,后做作业,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还会加快做作业的速度,节省很多时间。因为看书所花费的时间,要低于盲目做作业所浪费的时间。
反思:教科书是编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它通过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例子把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连书本都没弄明白,那么,又怎么会应用书本上的原理、法则、定律等去做习题呢?做作业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过程,作业中出现错误,往往是由于对课本知识没有透彻理解的缘故。只有先弄懂课本中的基本原理、法则及方法等,才能减少解题中的错误。
改变二:强调订正——“订正使你进步!”
在作业订正上,教师很少刻意为学生留出订正作业的时间,学生往往是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业要订正时新的作业又要开始做了,所以只好匆忙订正完甚至还没订正完就又开始做新的作业,这样订正就不可能有效。
实践:有句歌词改一下“给点时间,给点空间,有空多让孩子想想,错在哪里?”我告诉学生作业的订正就如同医生开处方治病,这一步才真正让你进步。所以我在作业教学中有一句口号“订正才能让你进步!”只有关注订正,重视订正,学习才会进步。
反思:如果老师对作业订正查得紧、查得严,学生就订正得快,订正得认真。反之,老师对作业订正关注得少一些,部分学生也就订正得不认真或拖着不订正。
改变三:强调反思——“输入大脑的才是你的!”
在做作业过程中,学生做完一道题目后就紧接着做下一题,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完后回顾检验已经得到的解答,导致学生的解题经验积累也比较少,做完题目后没什么提高,所以作业效果也就比较差了。
实践:平时在处理作业的时候,我都让学生给做错的或者不是独立做出来的题目做上红色的记号,并写上反思,下次上交作业时一并检查。
反思:科学作业的精髓是“精练”与“反思”,反思越深入,练习就可以越精。因此,学生对每次的科学作业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是科学作业是否有效的关键。
我们教师应该以改变教育观念为抓手注重作业细节的实践与研究,加强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的细节,不仅要精选作业而且要设计分层次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加科学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及时引导和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在学生作业过程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以期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提高作业的效果;改进批改作业的方法,并认真钻研批改后管理和引导学生订正的有效措施,认真备课,找出高效率的作业讲评方法,及时进行作业后的反思小结,从而提高我们学生的作业有效性。
姚卫新.从教学细节反思课堂教学观念[J].地理教学,2006(7).
·编辑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