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富山袁琼英
(1.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3;2.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民权初级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3)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沈富山1袁琼英2
(1.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3;2.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民权初级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3)
情感是对人情商的反映,也是人对客观现实态度的真实体验,是人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但能促进人认知活动的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也能消除学生在情感上的滞涩,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希望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为例,探讨情感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然后给出其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感教育的具体策略。
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 价值 挖掘 策略应用
情感教育基于特定目标来培养学习者有关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教育其本质就是一种情感传达,是心态的表现。传统教学以认知为中心忽略甚至漠视了学习者的情感发展线路,急功近利,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精神世界及人格的残缺不全。情感教学是一种唯心教育模式,它相对于“唯理智教育”而存在,可以将它视为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诉求的满足,也有优化学习质量的利好作用。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交流内涵的发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它的人文性底蕴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借助它的天然优势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情感教学的价值意义。
中学生正处于语文学科进阶学习的初级阶段,相比于小学语文基础学习,这一段语文教育融入了更多情感元素,是通过语文培养学生人格及心智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情感教学看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拥有其丰富的表达与浓郁的内涵,同时配合深刻的语言来充实语文教学手段,让教师能够拥有更多创设教学环境的有效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以人教版高一教材中的《再别康桥》为例,它就采用了“诱发——陶冶——激励——调控”的情感教学模式,注重对每一环节情感与语文知识、文章内容的配合,形成一种“以情优教”的教学优化效果。
从诱发环节来看,教师为学生首次展示剑桥大学(康桥)的图片,并配合悠扬慢节奏的音乐,其目的就是希望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对于这篇文章及其背景的认知兴趣。在此基础上来设置教学目标,例如对文章意境、意象及情感的揣摩等等,引领学生共同感受徐志摩的情感世界。
在陶冶环节,主要利用录音示范朗读,让学生直接体验《再别康桥》的节奏美感,给予学生充分的联想空间。然后教师通过音乐配合介绍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内涵。
在激励环节,主要运用正向性评价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始终保持他们拥有热忱的学习情绪,然后基于评价策略形成师生互动反馈机制。比如说当学生感受到诗人徐志摩的情感变化曲线时,教师就可以给予它相应的评价,希望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在文章中找到徐志摩情感变化的节点,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形成更深入学习过程和更多促进性评价,激励学生投入更多情感与精力学习文章。
最后是调控环节,考虑到中学生在语文学习基础能力上良莠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针对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展开“快乐——兴趣”学习情绪培养过程,激发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期待心情。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节奏调换及对比教学的方法来展开徐志摩的另一部作品《沙扬娜拉》,实现比较赏析教学,延伸教学知识内容,让学生揣摩两首诗歌的异同,关键是引导他们深层次体验徐志摩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心智与风格,给予学生从本质上理解诗歌内涵的空间与机会。这也是对教学策略调控的最好方法。
以《再别康桥》这首经典诗歌,中学教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探究中学语文情感教育实践价值优秀蓝本,可以明确情感教学之于中学生学习语文、中学语文推进的现实意义。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更深层次现实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基于文章内涵推进与融合来形成更多支线教学细节技巧展示,延展教学内容,使中学语文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丰富[1]。
1.教师灵活运用情感教学
教师要懂得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情感模式,为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到学生质疑有效引导,并促成交流氛围。
从实践经验中发现,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回答教师所提出问题常常带着自我质疑态度,缺乏对自身问题回答答案的评价能力,此时教师应该给出正确示范,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学会自己设置疑问情境。例如在《背影》这篇课文中,教师就可以基于课文中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线来设置议题“文章中的父爱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任何矛盾吗?”这一议题从其本质来讲与学生实际生活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知心理,愿意主动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基本能够达到教师所预期的围绕父子情感分析,各抒己见的讨论效果。虽然每个学生对作者及父亲的父子情感理解不同,但是教师可以总结在不同环境、不同人身上,父爱的表现形式也会不尽相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别人的视角、立场来看待父子情感,教会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要丰富自己的眼光视角,从多方面来看问题。这也是通过语文情感教学来完善学生的人格及心理特征,帮助他们突破原有的局限性自我,实现对知识的完整内化。
从该教学策略来看,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如何设置关键性提问对学生学习语文,优化情感教学氛围十分重要。良好的问题及情境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文内容及内涵当中,形成基于情感教学的连锁反应,起到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2]。
2.有效拓展课外教学
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多阅读课外图书,开展语文主题活动,从课外知识内容来优化学生情商,体现情感模式之于语文教学的多元丰富性特征。以影视作品为例,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外诸如自习课等等学生自由时间开设影视鉴赏点评课程,推荐给学生情感内容丰富且具有励志风格的作品,比如《美丽心灵》、《当幸福来敲门》、《海洋天堂》等等国内外优秀影视佳片,这些作品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影视艺术中人物故事情感线的细腻独到,一方面也希望能通过电影艺术来丰富健全学生的人格思想,让他们懂得真正的善恶美丑,这对于之后基于情感模式的语文教学顺利持续推进也有正向促进作用[3]。
本文简单剖析例证了情感教育之于中学语文教学优化的重要价值意义与实践对策。教师应该借助语文得天独厚的人文内涵优势,将更多情感力量,通过更多巧妙的教学构思融入到课堂体系当中,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来接触语文情感教学,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热爱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用心去体验感受每一次语文学习过程,进而实现人格价值观完善。
[1] 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28-69.
[2] 王娥.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1.4.
[3] 肖雯.情感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