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琼(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
如何激发高中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吴琼
(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已经成为数学老师,乃至所有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内容,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所教授的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普通班,这些孩子的特点是基础差,懒惰,不愿独立思考,而这些缺点恰恰是数学学习上的最大绊脚石,在教授课本上的新知识点时,基本所有学生理解的都还可以,但是一到老师领着学生做习题或将知识向外拓展后,差距就出现了,有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把老师留的练习题做完,而有的学生根本做不明白,甚至在老师讲解完之后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如果将进度提快,那么基础差的学生就会跟不上,慢慢的就被落下了,有可能就会出现当想听的时候发现根本听不懂这样的状态。但是如果一味地照顾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对理解好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直在重复一件事情,那么他们也就得不到提高。所以这又能照顾教学进度,又要让每个学生不掉队,在高考的数学学科上得到满意的分数,无形中的压力就都给了数学老师。针对这样的现象我采取了小组教学制,按班级的人数将学生分成几组,基本保证每组6到8人,以一个班36人为例,分6组,每组6人,将这6人按他们的数学成绩由高到低进行编号,为1号到6号,将每组的1号学生作为该组的小组长,当提问比较简单的公式时可以规定每组的第6号进行抢答,如果回答正确,老师加相应的分数,随着提问难度的升级,老师指定各组的固定号码进行抢答,将最大难度的题留给每组的1号学生。在数学课上让学生按小组坐,这样可以进行探讨,如果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或题可以在小组内部解决,这样的教学形式我已经在班级适用一段时间,感觉这样的分组加分制,可以提高中下等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基础好的学生有了学习上的成就感,随着给基础差的学生讲解的过程,既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又能培养他们的领导合作能力,平稳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愉快的合作探究气氛中把所谓的“枯燥”的数学课学完,随着知识上的积累,自己解题能力的有所提高,慢慢地就会建立学数学的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成绩的提高,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小组加分制适用一段时间以来,它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教学,这样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最少的时间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编辑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