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莉(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校)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数学教学困境及改革策略研究
姜莉
(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校)
新课程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课堂改革作为课改的基本途径,教师作为课改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师的业务水平,成为新课程初中数学改革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1.盲目实行新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习和掌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在实际课堂中积极引用。但是,纵观目前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形式存在,并未真正发挥实效。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事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小组探讨交流中“人云亦云”。此外,有些数学知识是不需要小组讨论的,小组讨论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得到小组合作的效果。
2.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教材
通过对实际课堂教学的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材还未理解透彻,没有把握准确知识的重难点,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平移”时,教材的主题情景是几幅平移之后得到的图案,而教师在展示图案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的共同点,完全使学生的思考方向偏离了教材主题情景展示的意图:让学生感受平移过程。并且,很容易误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将全等图像等同于平移。
3.太过讲究课堂形式的丰富性
虽然丰富的课堂形式对课堂氛围和学生积极性都有提升作用,但是,一味追求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忽略了课堂效果,就等于掰了玉米丢西瓜。
例如,学生讲课的课堂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大部分教师只给了最后的评价,并没有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对台下学生并没有起到教学效果。
1.深入研究教材
新课标教材中,设置主题情景的意境图,是给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其内涵,才能在数学课堂中有的放矢,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采用学生讲课的课堂形式,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得出问题的结论,但是没有形成具象数学思维,容易忽略知识重难点。这时,正是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的时机,对学生概念模糊的地方进行点拨和补充,有效确保本节课堂的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操作者,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大胆实践和操作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实际教学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推进课堂改革和新课程改革。
·编辑张珍珍